张文超
(三亚学院艺术学院 海南 三亚 572022)
空间构成课程或空间建构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连接基础课和专业课,学生与认知环境设计专业构成的桥梁。该课程对学生的认知和思路的开放有非常明确的要求。以前环境设计专业的很多课程沿袭了国外的空间构成课程,教学内容多关注物体“形”、结构化和构成化,忽略了“形”背后的“义”,这个“义”的内涵就是想法、思路和观念,也可以叫作形的语义。想法的多元化使语义的理解和解读出现多种可能性。当今,学科的交叉性,使设计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结合得更加紧密,在艺术和设计相结合的背景下,把当代艺术性、观念性和建筑学的空间中的构建作为环境设计专业的空间构成、空间建构课程相结合,发现空间建构课程的新起点,探索空间建构教学的方法,内容上跟其他学科相关联,思考空间建构和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平向、纵向交叉,尤其是观念性和艺术性的方法和空间构成的教学相结合,“形”和“义”更深层的关联。
长期以来,环境设计和空间相关的课程,都是以立体构成为基础的教学方法,这一方法对学生理解空间、初步接触空间构成是有一定帮助的,但在当代的学科交叉背景下,艺术和设计结合得更加紧密,无论艺术还是设计,都更加注重设计者主观感受和个体感知。因此,在教学背景下要了解学生的情况,关注学生的个人表达在空间构成作品中的表达,关注个人情感、意识在空间构成作品中的表达。
实验性是当下很多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发展趋势,在国内众多的美术学院教学中,艺术与设计的关系,尤其是当代艺术和设计的关系,当代艺术的学习方法,就是建立在实验性的基础上的,并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在不断实验过程中不断改变,尝试新的可能性,使界线不再被限定。打破常规,推陈出新,也是艺术的使命。该方法也运用到了设计当中,运用实验性的方法是学生调动大脑的意识,主观的分析、研究,把个人的想法在空间建构中更多地反映出来。
当今在与空间设计相关的内容中,观念和感性的结合,感性和理性的同时存在,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设计课程空间建构教学缺乏对构成设计理念的深入探索挖掘,如果只是单纯地为形式创造形式,从形式的角度去考虑设计,这对其他课程的学习也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形式需要有文化和观念的支撑,这样才能有形式和内容的结合,因此,在空间建构课程中要有个人情感和观念的融入。
在教学摸索和总结过程中,在关注学生各种能力提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下,参考国内外相关环境设计和建筑类设计的发展趋势,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当结合观念艺术,使学生从观念艺术出发,在建构空间时放开思路,拓展思维宽度和广度,不断尝试和探索,在课程教学上增加实验性和探索性,引导学生从各个方面与角度思考空间建构的必要性。
建筑学在20世纪60年代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空间和建筑学领域很多著作表明,在建筑学空间建构思维方式中,从单纯追求外在几何形态的空间造型,逐渐转向对对象的外在空间形态所蕴藏、隐含的观念含义和哲学意蕴的思考。在此之后,近现代建筑、后现代建筑都逐渐的偏向现代艺术和现代哲学,逐渐向它们靠拢。我们去看后现代和当代建筑,除了居住和实际的功能性以外,它的构思所涉及的艺术理念跟现代艺术和当代艺术有相通之处,很难有明确的边界线了。
艺术的思想观念和非实用功能使人们能够借助艺术思维来研究和探讨造型与意识形态之间的具体空间关系,艺术家、设计师、雕塑家等用同样的思维方式去创造空间关系,他们将人类创造的文化的、传统的、不同民族特色的产物进一步融入空间建构中,他们很多的作品灵感也都来源于不同的艺术文化领域,例如,书法、舞蹈、音乐、传统手工艺和民间工坊等,都能从中汲取思想和观念性的营养,转化为空间建构的一部分,使其拥有更加活跃的生命力。在这一活跃条件下,对于艺术观念在空间建构中的表达体现,也应有一定的限制性和符合艺术观念思维模式的要求。第一,观念的表述要顺其自然,合情合理,不能有牵强表现;第二,观念是隐藏在作品内层的,需要人们进入作品之中去观察思考,不一定直接被看到;第三,作品的形式是由观念支撑的,是由观念转化而来的;第四,观念在作品中的存在要有非常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第五,空间构成和建构作品中出现的抽象概念及其应用,应该避免具象化的陈述和表达;第六,空间构造和观念之间应该连接得非常巧妙有一定创意。
以上几点是可以参考遵循的一些方法,空间建构是一种有形的东西,必须有极强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要有艺术性、观念性做指导,因为它们是思想性的,有一定的思维指导性,变现的方法不是实体性的,其在理解和思维上是一种抽象方式,学生要尝试相结合,并在结合过程中不断理解、转换训练方法,优化知识结构,充实自我,从而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二者之间的关系,并体会领悟得更深。
通过对空间建构课程的讲述,对一些理论的学习、文献资料、图片案例的学习,建立一个关于空间和在空间中设计的知识背景和语言环境,使学生初步建立并理解空间、设计、建构概念,理解模型制作,并会绘图,使教学达到比较理想的效果。通过对课程的理解和优秀建筑案例的创作理念和思路分析,使学生认识空间、建构与观念性的创作之间的关系,也能为后续的教学打下一定的认知基础。
对环境设计专业来说,对空间的理解和界定是一个最基础也是最初始的话题,任何空间设计课的教学发展变化都是围绕空间展开的,也都是围绕着这个问题进行探索的,空间构成形式的建构,是空间专业基础课程训练过程中最基本的语言表达。对空间问题的主观专业知识和理解,是对新空间建构的进一步认知。认知的要求有几点:第一,通过抽象或几何形式的构成,不能是具象图案或图形的;第二,要有形式美感,有一定的美感规则秩序;第三,要符合建筑的客观规律性;第四,要符合相应的建筑规律和概念;第五,要对材料进行尝试,并熟悉材料的特性;第六,要体现个人设计理念与练习题目的结合;第七,在设计构思时要大胆尝试提出理念和观念。
空间是对秩序的理解和构成,秩序是空间建构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建立在抽象概念基础上,多以抽象的几何形式出现,是由点、线、面、块状、球状、柱状等组成的三维空间建构,这些元素也是空间建构作品的最基本元素。这些元素在组合构成过程中会遵循一定的秩序,这些秩序成为空间建构作品所存在的可依靠感。秩序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显式顺序和隐式顺序。在各个不同时期建筑的发展过程中,设计师和建筑师都按照一定的顺序,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建筑实验。西方古典主义的建筑构造秩序主要体现在方形与圆形以及对称轴之间的关系,对这种关系的组织和应用有了明确的依据,这样的秩序被称为显性的。现代主义一出现,建筑学便受其影响,建筑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在经历了建筑的矛盾性和复杂性之后,由显性逐渐向隐性转变。事实上,这种变化可以理解为秩序从外部形式结构向内部内在含义的转变。现代的建筑学实践都逐渐超越类似于古典的外在秩序的空间关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要懂得使用相关的构建材料,让形式之间有一定的秩序关系,对学生和老师来说都有一定的难度,但追寻和推敲这种秩序关系也是空间表现的重要环节。
在整个课程教学过程中,空间形式和语义结合实践,最终构建的成果有不确定性,因此学生的很多作业都是在不断讨论、尝试并改进的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在既定的方向中不断地探索、修改和调整。在整个完成过程中,教师参与讨论,指导并共同实践。从最终的结果来看,在制作过程中,一些小组学生事先有了更好的想法、绘制方案和材料,受许多不确定因素和材料的影响,作业最终没有达到预期。而有些组一开始定的方案一般,但最终的作业效果非常好。这就说明,在教学过程中,预期设定和最终实现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而这些差距形成的变化都是不可控因素,所以教师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是共同学习和探索,双方都需要建立一个全面的构思方法和实践实施的知识结构,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更多的是指引学生建立一个方法体系,对这一体系进行探索,并在体系中围绕着既定的目标完成作业。这与传统意义上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主导学生的教学方式有所不同,教师也要从教学指导者变为实践参与者。
第一阶段对学生进行课程引入。要使学生建立起对空间建构的认知和个人理解,对该课程有一个了解,对将要完成的课程作业有一个知识框架。通过对一些国内外相关领域案例的学习提高学生认识水平。现今艺术设计类学院对现代艺术的涉及和视野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在该课程初期也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艺术对设计的作用,艺术思路、观念艺术、实验艺术研究以及一些哲学类的思想观念运用到了和空间设计相关的领域。通过欣赏建筑师、艺术家、设计师的作品,学生能够洞察和自己有关的设计艺术观,进一步融入语境的意境与空间营造相结合。研究可以通过教师、学生参与案例讨论和学生课后阅读来进行相关资料。
第二阶段分组研究讨论。同学以自发组队的形式按一定的人数比例组队。教师留课堂作业时,要对学生提出一定要求和限定,学生通过讨论后选择主题、方案构思,每个组确定一个方案,学生可以根据空间建设方案确定的主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个是通过空间中几何和抽象概念的形式对建构进行表达,表达个人对几何和抽象概念的认知,并偏向于艺术性和观念性;二是在抽象的构思中体现一些中国文化的精神缩影,使空间构成的形式与中国传统书画中的虚实、空间、意境等概念结合,利用现代化空间形式的语言建构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当代性。
第三阶段作品材料的选择。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材料的理解和扩展。在现代艺术中,尤其是装置艺术对材料的理解是非常开放性的:每一种材料都有特殊的属性,都可以作为作品的素材,即使是废弃的材料。在引导学生选择材料时思维不能有局限性,使学生对材料的选择不受局限。但是在学生在寻找和选择材料之前,应使其清楚不同材料的性质决定了空间形态的特征。例如,竹条的柔软容易构成软性空间,木材的坚硬容易构建转折分明的空间,线绳便于连接缠绕空间,铁丝容易构建组织各种线形空间形成多样性变化。总之,材料的特征决定最终形态的特点。学生在运用材料时,应充分了解不同材料的特性和可操作性,便于完成作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念和想法。
第四阶段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逐步训练学生从概念到形式构建的转变。一个模型如何表现形式感?想法如何通过空间结构实体形态展现?这些问题都要逐步解决。空间建构与观念的融合不能太生硬,不能牵强。在构建上学生也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搭建的空间有一定的美感,美感和立体的空间有一定的关系;二是在构成过程中每个形体之间要有一定的逻辑关系,这种逻辑关系也是形态构成的基础。在整个制作过程中,学生应该不断比较、追寻、探讨、思考更好、更合适的方式来体现想法和观念。因此,原方案在整个实施过程中不是简单的制作,而是不断地改进和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