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现状与改革路向

2021-11-23 06:03罗尧成彭若薇
职业技术教育 2021年27期
关键词:高职院校

罗尧成?彭若薇

摘 要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是深化国家“放管服”改革、推动教育“管办评”分离、实现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设计。目前,教育部确定的诊改试点院校复核工作已基本完成,系统分析总结试点院校的工作推进具有重要意义。对试点院校官网关于诊改工作的宣传报道开展分析是了解院校诊改工作实施情况的有效方式。通过对全国27所高职诊改试点院校官网相关报道的分析发现,在推进诊改工作过程中,存在院校对诊改理论把握不够科学,国家诊改政策不够明晰连续,院校缺乏典型案例和经验示范等问题,需要科学把握诊改制度核心理念,深入分析诊改运行机制,聚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关键词 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院校;官网报道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1)27-0039-06

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对于深化国家“放管服”改革、促进教育“管办评”分离具有重要意義。职业院校实施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称“诊改”)是“管办评”分离的必然选择、学校履行主体责任的重要内容以及持续提升培养质量的重要抓手[1]。2020年,《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提出“健全职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自2016年教育部确定诊改试点院校(其中高职院校共27所)以来,截至2020年底,已完成三批共24所高职试点院校的复核工作。《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提出,要“注重宣传,各职业院校须在学校官网设立专栏,发布校本诊改实施方案,及时反映诊改工作的进展与成果,充分利用公开媒体宣传报道有关工作及成效”[2]。学校官网的报道,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学校工作的重点,对于引导全校教师的工作开展和精力投入具有积极意义。为深入了解高职试点院校对诊改工作的关注程度及推进情况,本文选取参与试点的27所高职院校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其学校官网有关诊改工作的报道,发现试点院校目前推进诊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后续诊改工作的科学、有效开展提供借鉴。

一、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分析

利用试点院校官网的导航、浏览及搜索功能,查找整理了27所高职诊改试点院校2016-2020年诊改工作的相关报道,以此为研究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在27所院校中,有9所院校的官网没有搜索引擎,对官网首页所显示的“校园新闻”“通知公告”“新闻动态”等栏目逐一浏览后,筛选得到与诊改工作有直接关联的报道。对于18所官网首页有搜索引擎的院校,利用关键词搜索的方法,依次以“诊改”“诊断”“质量保证”“复核”为关键词进行搜索。根据浏览、筛选和关键词搜索得到的报道,剔除与诊改工作相关度较低或完全不相关的报道,共得到有效报道样本576条。

(一)高职诊改试点院校2016-2020各年度诊改工作报道的数量

对576条报道样本进行整体性分析,由图1可知,27所试点院校在2016年到2020年间,通过校园官网进行诊改工作报道的院校数及标题数呈比较明显的先升后降趋势。2016年,27所试点院校中有18所在学校官网发布了诊改工作报道,共67条。其中,在2016年5月31日之前,开展诊改工作报道的院校仅5所,标题只有13条。其后至2016年12月底,对于诊改工作进行报道的试点院校数增加了15所,标题数增加54条。有关诊改工作报道的试点院校数和标题数大幅增加的原因是:2016年5月31日,教育部发布《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明确了实施试点院校的改革做法,有效促进了试点院校诊改工作的开展。2017、2018、2019年,有诊改工作报道的试点院校数(报道数)分别为23所(151条)、21所(203条)、23所(132条)。2020年,由于大部分高职诊改试点院校已完成复核工作,且当时全国处于新冠疫情常态化期间,较大程度上影响了学校诊改工作的开展。该年度内,对诊改工作进行宣传报道的高职试点院校只有10所,相关报道标题仅23条。

(二)高职诊改试点院校中各院校诊改工作的报道数分析

2016-2020年,27所试点院校对于诊改工作的报道数存在显著差异。如图2所示,诊改工作报道数排名前十的有11所院校,分别为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95条)、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71条)、铜仁职业技术学院(63条)等等,滨州职业学院和黑龙江职业学院并列第十,均为19条。排名前十位的11所院校诊改工作报道数共441条,占27所试点院校全部报道数的76.6%。数据统计显示,不同试点院校对于诊改工作的重视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对该项工作重视的院校,诊改工作报道的数量相应较多。

排名前十的11所院校2016-2020年各年度的报道数情况如图3所示,这11所院校中,有6所院校系第一批完成复核工作,5所院校属于第二批完成复核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表明,能积极报道和宣传诊改工作的院校,其诊改工作开展的效率、工作取得的成效也更为明显。反之,27所试点院校中,有2所院校自2016年成为试点院校以来,对诊改工作未有过相应报道,还有1所院校的相关报道数仅为一条。截至2020年12月31日的诊改工作复核结果显示,全国教学诊改专家委员会也未组织开展对这3所院校的复核。结合各高职试点院校的诊改实践可以发现,试点院校的诊改工作报道数已成为学校诊改工作开展的“晴雨表”。

(三)试点院校中诊改工作报道标题的关键词分析

为全面反映诊改工作的实施现状,除了统计以“诊改”“诊断”“质量保证”及“复核”这4个直接体现诊改工作本质的核心关键词搜索得到的报道标题之外,还统计了与诊改工作有密切关系的其他关键词,如“质量管理”“质量文化”等。如表1所示,在以4个核心关键词搜索所得到的报道标题中,“诊改”出现的频率最高,达335次,占比47.86%。其次是“诊断”,出现194次,占比27.71%。基于对上述关键词的分析发现,“诊改”与“诊断”这两个关键词占比较大,表明试点院校在重视开展诊改工作的同时,也及时进行了相关工作的报道宣传。目前有24所高职院校完成了诊改复核工作,“复核”出现的频率为41次,占比5.86%,主要体现为复核工作前发布的通知、动员会、培训会、复核工作调研及反馈会等。“质量保证(质保)”出现的频率居中,为194次,占比也相对较高,诊改工作的直接目的就是建立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此外,其他关键词包括“质量管理”“教学督导”,分别为5次和4次,“目标链”“质量监控”及“质量文化”均出现1次。诊改工作强调“目标链”和“标准链”两链的打造,要求重视校园质量文化建设。利用4个核心关键词搜索到的报道标题中,上述其他几个关键词也能揭示诊改工作的实质,反映出试点院校多维度实施了诊改,这对诊改工作地深入开展具有积极意义。

(四)高职诊改试点院校中诊改工作报道标题“五层面”的分析

诊改工作强调建设“五纵五横一平台”,其中“五横”是指由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层面”各自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基于报道标题的分析发现,见图4,目前诊改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标题数达473条,占总数的78.18%,说明各试点院校的诊改工作都注重从整体出发,在学校层面率先、积极推进。专业、课程层面的诊改工作相关报道数占比仅为9%,相对较低。鉴于专业、课程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关键,数据统计显示,目前学校诊改工作开展对其关注还相对不够,不利于诊改工作朝纵深方向发展。同时,教师、学生层面的诊改工作报道数也远低于学校层面,分别为23条和57条。教师、学生是学校开展各项活动的主体,学生则是诊改工作的落脚点,相关报道偏少,表明诊改主体的参与度不够,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诊改工作的实施成效。

二、主要结论和问题分析

(一)主要结论

第一,国家诊改相关政策文件的颁布有力推动了诊改工作的开展。教育事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法规制度作为支撑,教育行政部门颁布的政策文件为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促进院校相关工作的持续展开。为推动职业院校的诊改工作,教育部和全国诊改专委会先后颁布了多份政策文件。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教职成厅[2015]2号)提出了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目的意义、内涵任务以及实施工作要求;2016年,教育部又先后发布了《关于成立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专家委员会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0号),《关于确定职业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试点省份及试点院校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6]72号)两个文件;2017年,教育部颁布专门推进文件《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17]56号),要求在全国职业院校全面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2018年,全国诊改专委会发布《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试行)〉的通知》(职教诊改[2018]25号),对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的开展进行具体指导;2020年,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强调健全职业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深入推进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切实发挥学校质量保证主体作用。体现在试点院校诊改工作的报道数量上,每一次诊改政策文件的颁布,都带来诊改工作报道数的快速提升,进而有效推动了试点院校诊改工作的开展。

第二,试点院校的诊改报道数量密切关联其诊改工作实施的进度。全国27所高职诊改试点院校中,绝大部分院校积极践行诊改工作理念,有效落实诊改工作要求,并积极开展相关工作的宣传报道,取得了预期的实施成效。统计显示,诊改工作报道标题数排名前十的11所院校,均在第一和第二批诊改复核院校完成名单之中,其中6所院校在第一批中完成复核工作。这11所试点院校有关诊改工作报道标题数之和占全部总报道标题量的3/4,主要包括开展诊改工作理论培训会议、院校交流学习会议、专业及课程建设讨论会、教师及学生发展专题讲座会以及诊改复核研讨会等,上述会议和活动的召开举办,反映了学校开展诊改工作的具体过程与内容,有效推动了诊改工作的宽度与深度。

第三,诊改工作“五层面”实施的差异体现了各校诊改工作的特色。诊改工作强调职业院校内部“五纵五横一平台”的系统化建设,高职试点院校最终要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横向“五层面”各自建立起完整且相对独立的自我质量保证机制。通过对试点院校诊改工作报道标题的分析发现,各院校对诊改工作横向“五层面”的开展存在较大差异性。对官网相关报道的统计结果显示,在五层面均开展诊改工作的院校有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铜仁职业技术学院、滨州职业学院等十余所院校,诊改工作在各个层面展开,有利于诊改工作目标的最终实现。其他院校诊改工作的开展主要集中在学校层面,也有部分院校对专业、课程、教师及学生不同层面分别实施了诊改。如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在专业、课程、平台方面的诊改工作较为突出,而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有关学生层面的诊改报道相对较多。

(二)主要问题分析

教育部通过颁布诊改工作系列文件、成立全国诊改专委会、确定全国诊改试点院校,并提出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要求,为全国职业院校开展诊改工作提供了基本保障。全国高职诊改试点院校充分发挥带头作用,积极采取各项措施落实诊改工作并顺利完成复核,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试点院校官网关于诊改工作的相关报道来看,各院校在实施和推进诊改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挑战。

1.院校对诊改理论把握不够科学,诊改工作在徘徊中行进

从全国职业院校整体来看,诊改工作仍处于试点工作收尾阶段。试点院校积极落实诊改政策文件要求,并积极开展相关实践,但由于缺乏对诊改理论科学、全面的认识,导致整体推进工作缓慢。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是以“大教学工作”为对象,包含学校组织的一切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和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活动[3]。然而,一些试点院校将“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简单、片面地理解为对教学工作的诊改,尽管这些院校按照“五纵五横一平台”的建设要求进行了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五个层面的诊改,但由于对各层面诊改实施的主体、对象、内容、要求等不甚明确,且未意识到各层面诊改工作之间存在的内在关联,最终还是将诊改工作局限于学校的教学工作。同时,诊改工作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为基本理念,以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为根本目的。从上述报道标题“五层面”分析中发现,试点院校有关教师、学生两个重要主体层面的诊改报道数量较少。一方面由于学校领导对诊改理念理解不太全面,进而对教师和学生参与的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进行有效动员;另一方面是部分教师认为诊改工作本就是学校管理者的事,与自身发展无密切联系。此外,诊改工作预期成效的实现需要转变质量管理理念,同时关键在于打造目标链以及与之相契合的标准链[4]。从关键词统计的角度发现,试点院校虽然有对“质量”“目标链”及“标准链”这些理念的报道和宣传,但其数量较少,说明对诊改工作本质的理解还存在一定偏差。

2.国家的诊改政策不够明晰连续,诊改工作在观望中开展

教育政策是发展教育的重要手段,政策导向性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特征[5]。2015年,教育部首次颁布关于职业院校开展诊改工作的专项政策文件。随后,教育部、各省教育厅(市教委)又相继出台了指导诊改工作推进的政策及方案。截至2020年底,教育部(全国诊改专委会)层面颁布的诊改专项政策文件共有7项。但是,从国家颁布诊改政策文件的时间来看,2019年和2020年均未颁布有关实施和推进诊改工作的专项政策文件。相应的,诊改试点院校对诊改工作的实施推进与报道宣传也呈现出先热后冷的态势,学校官网上发布的诊改工作报道从2018年的203条降至2020年的23条。其实,2020年颁布的《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中提到,“深入推进职业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将诊改工作确定为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重点内容,但毕竟不是作为以“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为主题词命名的专项政策文件出现,加上该文件的内容较多,不足以引起高职院校对诊改这项工作的特别关注和重视。另外,教育部已决定将全国层面诊改工作的实施开展,委托给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进行实施指导,这也对各试点院校推进诊改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导致院校对诊改工作的开展处于观望状态,进程放缓,效率降低。

3.院校缺乏典型案例和经验示范,诊改工作在探索中推行

“诊改”对我国高职教育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改革探索;对高职院校内涵建设来说,是一个系统工程,很难在短期内建构并凸显成效,缺少典型案例是当前教学诊改在院校层面推广面临的最主要问题之一[6]。在试点院校官网报道中,有关诊改工作报道数较多的院校,其推进诊改工作更多体现在通过邀请全国诊改专委会专家来校指导,出席全国诊改培训会以及前往其他院校调研、走访和观摩等“请进来、走出去”方式实现。部分已通过复核的试点院校在实施和推进诊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开展了相关交流活动,并进行了相应报道,但未形成理论性、系统性、针对性的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推广。2020年12月,全国诊改专委会发布了《关于公布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优秀案例的通知》,在全国职业院校共征集了475个案例,最终遴选出124个优秀案例,其中高职院校83个。同时,部分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省级专委会)也发布了相关通知,征集所在区域职业院校的诊改案例,但从上交的案例来看,发现其仍存在名称不规范、内容没有反映诊改工作的本质特点等诸多问题,体现出院校在落实诊改工作过程中,还存在对诊改工作内涵理解偏差、实施范围和行动举措不够明晰等诸多不足。

三、进一步推进高职院校诊改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一)把握诊改制度的核心理念,提高诊改工作实施科学性

对于任何一种教育制度来说,它若想成为有意义和有成效的教育制度,就必须以一种明确、深思熟虑、富有理性的哲学或世界观为基础[7]。科学理念、创新意识和先进工具是开展诊改工作的前提,是支持高职院校质量变革的根本力量。第一,科学理解诊改工作实施的内涵及要求。学校领导要重视深入学习诊改政策文件,将诊改工作的核心理念、实施要求等准确传达给二级学院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在部署诊改工作时,要根据诊改工作的实施要求,既要重视学校、二级学院、教师和学生个人发展等方面诊改目标链、标准链的打造及“8字质量改进螺旋”的建设,也要学习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塑造学校质量管理文化,并提升诊改工作主体人员的质量意识。第二,组织开展对全校师生诊改工作的培训。除“五横”中明确提出开展教师、学生层面诊改外,学校、专业及课程等层面诊改工作的完成也与教师和学生密切相关。要分层分类对全校教师开展专项培训,介绍诊改理念、理论,解读诊改实施方案,培训质量管理工具及平台使用方法。让教师充分意识到自己也是“诊改”工作的重要一员,以乐观的态度参与到诊改中,将诊改工作的内涵真正贯穿于教学实践中[8]。要以学生成长成才为主线规划育人过程,让学生自己确定目标,学校和教师制定标准并提供辅助,并探索开展学生各年级学习情况全过程纵向评价、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9],促进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第三,挖掘现代信息技术在诊改工作中的潜能。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创新质量管理平台、信息支撑系统和各类评价工具,减少诊改工作中的多头评价、重复评价,切实减轻学校和基层人员的负担,实现诊改工作从智慧化走向智能化的常态性、周期性和持续性开展。

(二)深入分析诊改运行机制,形成可复制的典型案例

教学诊改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质量,改进的形式是灵活多样的,方法和过程应是可监测的[10]。对于全国诊改专委会遴选推荐出的优秀案例,要组织专门研讨,对其中的典型案例做进一步的运行机制分析,按照诊改院校或诊改主体层面进行分类,形成在全国可推广、可借鉴的诊改工作实施经验。首先,注重典型案例中所包含诊改工作要素的全面性,体现诊改工作实施注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基本理念。案例要包含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横向五个层面的诊改工作;同时要体现横向五层面对应的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个系统的功能及运行过程。其次,要突出典型案例中诊改运行机制的特色,按照院校诊改过程中对“8字质量改进螺旋”设计与运用的不同,进行分析比较。各院校和部门要能够在运行中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与特点正确理解螺旋,做到操作简便易行[11]。最后,典型案例要突出诊改工作的本质,重视目标链、标准链及制度链建设在诊改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保障作用。教育行政部门、全国诊改专委会以及试点院校要遵循公开化、透明化的原则,将实施诊改工作的質量管理理念、信息支撑系统及质量文化的创建分类总结和宣传推广,便于其他院校的有效学习和借鉴。

(三)聚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推进诊改工作深入开展

内部质量保证的长效机制能够确保内部质量保证活动持续、有效地开展,是职业院校实施诊改工作的动力源泉。教育行政部门作为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监督者和复核者,一方面要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进行事中、事后监管,又要通过“复核”督促院校健全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长效机制;另一方面,要通过制定诊改专项政策为院校开展诊改工作提供依据与保障。要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技术,发布诊改工作指导内容,开展生动有效的政策宣传,营造国家支持和鼓励高职院校自主诊改、建立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政策环境,形成院校内外结合的质量保证体系。职业院校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第一责任主体,是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院校要在已形成的有效质量保证体制机制的基础上,融入创新性质量管理理论,通过优化质量保障环节实现诊改工作的战略规划、运行机制、支持服务全覆盖。此外,质量保证更重要的是要从人的价值层面和精神领域入手,改变人们的态度、习惯及做事方式。只有这样,规章制度、标准准则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贯彻执行[12]。高职院校在建立和完善诊改工作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过程中,要尤为重视人的角色和地位,注重发挥其主体作用,营造院校质量管理、质量文化氛围,使全校所有成员树立起对教育质量的责任感,提高他们自觉参与诊改工作的内生动力。

参 考 文 献

[1]任占营.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3):41-46.

[2]关于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建设的通知[Z].教职成司函[2017]56号,2017-06-13.

[3]周俊.基于质量提升的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26):35-38.

[4]徐洁.“双高”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1):81-87.

[5]李玉静.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价值逻辑[J].职业技术教育,2020(10):1.

[6]李小娃.高职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理论命题与实践问题[J].高等职业教育探索,2017(4):6-10.

[7]杰·阿·阿基比鲁.教育哲学导论[M].董占顺,王旭,译.北京:春秋出版社,1989:109.

[8]刘慧.学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的难点及对策研究[J].教育评论,2019(6):137-140.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EB/OL].(2020-10-13)[2021-06-13].http://www.gov.cn/zhengce/2020-10/13/content_5551032.htm.

[10]万德年.高职院校开展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研究[J].职教论坛,2017(16):46-49.

[11]杨应崧,袁洪志.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运行基本单元探析[J].江苏高职教育,2020(4):21-26.

[12]臧强,唐霞.剑桥大学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7):66-69.

Implementation Status and Reform Direction of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nalysis of Official Website Reports of 27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Pilot Colleges across China

Luo Yaocheng , Peng Ruowei

Abstract  The teaching work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system is an important system design to deepen the national reform of  “delegation, administration, and service”, to promote the separation of“administration, running and evaluating”of education, and to achie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colleges. At present, the review work of the pilot colleges for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determined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has been basically completed, so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ystematically analyze and summarize the work of the pilot institutions. I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underst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work in the pilot colleges by analyzing the publicity and reports of the diagnosis and development work in the pilot colleges' official websites.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official websites of 27 pilot colleg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is found that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of promoting the work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For example, the lack of scientific grasp of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theory in colleges, the lack of clear and continuous national policy, and the lack of typical cases and experience demonstration in colleges .Accordingly,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are made for further implementation of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work, such as scientifically grasp the core concept of the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system, carry ou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operation mechanism of diagnosis and development and focu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nal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teaching diagnosis and improvement; pilot colleges; official website reports

Author  Luo Yaocheng, professor of the Scientific Research Division of Shanghai Publishing and Printing College(Shanghai  200093); Peng Ruowei, master student of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作者簡介

罗尧成(1974- ),男,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科研处处长,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上海,200093);彭若薇(1995- ),女,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职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

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项目“教学诊改服务平台”(沪教委高[2020]34号文)研究成果,主持人:罗尧成

猜你喜欢
高职院校
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功能及运行机制研究
城镇化背景下高职院校教师培训探析
新时期下高职院校如何为学生心理健康保驾护航
新时期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现状研究
高职院校创客文化的发展模式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大学生顶岗实习存在法律问题的成因分析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