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

2021-11-23 06:12廖仲珂胡奥森河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灌篮 2021年36期
关键词:知识结构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廖仲珂 胡奥森 河南工业大学体育学院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以来,从根源上改变了人类现有的生存方式及生活方式,且知识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较大。而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是衡量国际经济竞争及综合国力的一项重要指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对国家及民族发展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与此同时,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育的充分支持,而创新型教育势必需要依靠创新型教师。并且,对于如何培养教师的创新能力及创新思维,近年来我国高校领导层对此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及重视。此外,体育作为高等教育教学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当教师具备创新教学能力的基础上,能够保证创新教学的质量。如果忽略创新教学能力培养,则不利于教学工作顺利、有序开展。鉴于此,从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提升及体育教学工作质量提升等角度考虑,本文针对“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培养”进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

一、创新教学能力相关内容概述

(一)创新及创新体育的概念

通常,创新指为人类社会文明及进步创造出更多有价值,且创造出的前所未有的物质及精神产品的一种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创新产品不同于其他产品,主要以发明、革新及改造成分为典型特征。再者,创新理念的适用范围较大,往往超过发明或改造的范畴。由此可见,体育创新可定义为,经创新主体在体育领域中对创新客体,以现有的体育理论及实践基础为依托,进而产生的发明、改造及原始创新的一种行为及意识,其本质为实现一定社会价值的创造性活动。而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满足国家强盛的要求,近年来得到越来越多从业人员的关注及重视。

(二)创新教育及创新能力的概念

(1)创新教育。创新教育指侧重培养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教育方法、理念及思想的统称,在小、初、高以及大学教育中,创新教育理念均适用,是提升各学科教学水平的有效理念方法。

(2)创新能力。对于创新能力来说,可进一步划分为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及创新意识三方面的内容。一方面,创新方法为创新能力的智力性因素,是实现创新教育的有效举措。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指具有引起某种创造动机的创新意向及愿望的一种意识,以追求创新为集中体现,强调树立创新为荣的观念,被视为创新实现的一大前提条件。此外,创新思维,指发明或发现全新方式用于处理某种事物的一种思维能力,以思维状态主动性、思维运行综合性、思维进程突发性、思维方式求异性及思维表达新颖性为典型特征,创新思维是保证创新活动有序开展的一大关键要素。值得注意的是,在创新方法+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三者协调融合的基础上,才能够使创新的目标得到有效实现。

二、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及知识结构分析

在高校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扮演了尤为重要的角色。而对于高校体育教师来说,在具备创新能力及丰富的体育知识结构的基础上,才能够确保体育教育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结合高校体育教育现状,高校体育教师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及知识结构具体如下:

(一)应具备的创新能力

创新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需要创新型教师的充分参与。换而言之,如果教师缺乏创造性思维,则难以开展创造性的教学教育活动,进而不仅会影响到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效果,而且还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社会经济及学生个体的长远发展。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结构,更需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按结构体系,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素质结构体系包括的内容较多,具体包括:其一,教育教学能力;其二,运动训练能力;其三,组织社交能力;其四,保健能力;其五,科研能力;其六,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能力。以其中的教育教学能力为例,为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一大核心能力,为衡量教师创新教学能力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此外,对于科研能力、现代科学技术应用能力来说,为增强创新教学能力的保障性指标。从高校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素养的全面提升角度考虑,需重视上述各项创新能力的掌握。

(二)应具备的知识结构

教育实践工作表明,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合理性,与取得的教学成效、教学质量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高校体育教师需积累现有的专业知识,同时还需了解及掌握更全面的综合性知识,从而满足有效运用知识体系的要求,进而保证整体教学效果。并且,为了主动迎合时代发展潮流,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进程,实现体育教学水平进步的目标,高校体育教师必须不断丰富现有的知识结构,以基础理论为依托,夯实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将其作为自身知识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不断优化及完善,使自身知识结构不断丰富。以“运动技术与理论”课程为例,包括了健美操、武术、体操、球类、田径及新兴运动项目等内容,教师需广泛参与教学学科理论的学习活动,使自身在运动技术与理论方面的知识素养不断丰富、提升,进而确保体育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

三、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具体培养途径分析

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培养是一项阶段性、周期性及长期性的工作,并不能在短时间实现目标,势必需要组建完善优质的学术队伍,才能为教师群体创新教学能力培养提供有效支持。总结起来,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具体培养途径如下:

(一)及时转变教育观念

思想意识及行为观念的改变,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更新体育教学方法。当高校体育教师形成正确的体育观及教育理念的基础上,才能够使教师的体育素养及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展现。因此,在实际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需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原则,侧重转变体育教师原有片面的教育教学观念,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及桎梏,通过组织学期前、学期中及学期末教学检查活动等方法,帮助体育教师彼此之间深入探讨,并交流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全新创新、全新现象及全新动向,从根源上改变体育教师对高校体育教学改革发展趋势的片面认知,树立“健康第一、以人为本”的教学指导性思维,为体育教学工作的创新提供有效支持。

(二)树立教育教学创新意识

名言有云“环境是滋生新事物的先决条件,意识是所有行动的精神指导。”因此,为了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势必需要创设和谐良好的工作环境,以此激发教师的创新欲。例如:营造极具激励作用的外部环境,包括高校体育教学小环境、高校体育改革及发展中环境、社会大环境等,帮助体育教师从根源上认识到树立创新意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各个层次外部环境的反复刺激作用,使体育教师形成创新教学意识,例如:在创设积极向上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通过组织教师创新教学经验交流,或学术研讨会议活动,形成和谐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使教师在其中互相交流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创新教育意识。

(三)创新体育教材教法

《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确提出:“体育课程教学内容需始终遵循民族性与世界性、科学性与可接受性、选择性与实效性、文化性与健身性相结合的原则”从而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实现创新教学的目标。因此,相关高校需突出体育教学方法的多样性及个性化,重视探究式及发现式教学模式的实施,适当拓展体育课程的空间及时间,给予学生自主选择课程内容、任课教师及上课时间的权利。并且,需贯彻领会纲要精神,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及桎梏,尽量选择符合现代高校体育教学发展及学生需求的教学材料,搭建全新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创新教学能力,不断丰富现有的教学方式方法,从而使高校体育教学的效率及质量能够得到全面提高。

(四)提升体育教育科研水平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水平快速发展,需要体育科研工作的支持。并且,由于体育学科的科研工作进程相对缓慢,尤其是对于高校科研工作,长时间处于滞后的局面。与此同时,现状下体育科研工作水平不足的原因相对复杂,与高校自身对体育科研工作的重视程度不足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此外,部分体育教师自身科研工作意识薄弱,动手能力不足,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科研工作的成效。由此可见,高校体育教师势必需要增强自身科研能力,提升自身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及新方法的能力,进而使教学实践成果得到有效提升。当然,除扩大科研推广力度以外,还有必要通过引进科研激励机制的方法,全面提升高校体育教师的科研创新能力水平。

(五)创建良好的体育文化

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不仅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还能磨砺学生意志,进而达到重塑自我的目标,甚至对增强教师业务素质及培养创新能力具有显著价值作用。从本质角度来看,校园体育文化是体育文化及校园文化功能的“连结体”,被视为教育文化及体育文化的结合部分。高校体育教师作为校园体育文化的倡导方及组织方,势必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引领作用,积极组织丰富多彩且具有创新意义的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例如:组织开展体育项目竞赛或校园运动会等,以此有效开阔体育教师的创新教学思维,满足培养教师创新教学能力的要求,进一步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

四、结语

综上所述,培养高校体育教师的创新教育能力显得非常重要,在高校体育教师具备创新教育能力的基础上,才能够保证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因此,高校方面需高度重视体育教师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分析现状下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学能力不足的问题,然后采取相应的培养措施,例如:创设全新环境、革新教学方法、强化培训力度等,必要时引进奖惩机制,大力推行多元化评价模式,以达到激发教师内在创新动力的目标。此外,还可以组建科研学术队伍,充分发挥科研学术骨干的指导性作用,以此促进高校体育教师创新教育能力水平的不断提升,进一步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效率及质量的提升起到保驾护航的作用。

猜你喜欢
知识结构体育教师创新能力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工程管理专业大学生知识结构及其评价
“简单的运动”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