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晶玲
(湖北省宜昌市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 湖北 远安 444200)
在应试教育的背景下,学生不得不通过死记硬背这样的方式来取得更可观的成绩,但是这样的方式僵硬死板,并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也许成绩提升了,但是学生的个人能力下降,甚至丧失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因此,探究如何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对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效果提升至关重要。
为了增加班级内每个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可以分配学生组建小组,完成课堂的讨论和具体实践内容,这样每个学生在小组都会担任不同的角色,在讨论中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在实践中互帮互助,取长补短,更加有团队意识和学习欲望。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会自主学习,掌握信息技术学习技巧,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提升专业素养。通过小组比拼的形式进行教学,学生的胜负欲和集体荣誉感就会被激发。学生许多时候不愿意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是因为对学习的内容提不起兴趣,信息技术学习的核心素养就无法通过实践得到提升,最有效的解决对策就是教师加强对学生的了解,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学生经常接触的生活素材挑选教学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如在进行《数据采集》一课的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是一家人,扮演不同的家庭角色,现在,每个小组要为自己的家中添置新家具,完成新家的装饰,疫情期间,很多家具商场都不开业,为了安全考虑,你们选择通过网购的形式完成家具购买,但是你们对家居品牌和价位没有测评过,现在需要到各个家具的网站搜索信息,与家庭需求匹配,完成采购任务,各组之间进行比拼,哪组能够用最少的钱添置质量最好并且数量最多的性价比最高的家具,哪组就可以获得奖赏,这样的游戏互动环节,可以使学生在像过家家一样的游戏环境中,完成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任务,游戏角色感和趣味性更强,同时这样有输赢的游戏,能够利用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倒逼学生不断进行数据获取和数据比较。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也能够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培养集体荣誉感,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将学生对游戏的积极性和专注度,巧妙地转移到对高中信息技术学习上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程的导入过程是进行课程教学的第一环节,可以采用问题导入、复习导入、情境导入等多种方式,教师应该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选取合适的导入方式。正确的导入方式和引人入胜的导入内容,能够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比如在进行《人工智能》一课的教学时,把机器人带到课堂上为学生提供观赏机会是不太现实的,组织学生去技术馆参观又有经费问题和安全问题,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机器人的动画片或者影片,带领学生进入机器人的世界,看到机器人的形态,更加清晰的了解机器人的行为特征和功能特征等。同时可以利用一些多媒体插件,制作机器人活动的动画,为学生播放,让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机器人进行了解,教师还可以下载相关的机器人APP,让学生在课堂上通过这些APP体验与机器人的语言互动,给学生更多对机器人的想象空间,使学生对机器人有更多的理解。这样的情境创设导入,将学生带入了智能世界,引起学生对机器人的浓厚兴趣,同时,增强了信息技术科目可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了课堂的趣味性,也使课堂的互动性更强。
基于小组合作的基础,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等,督促学生形成自我反思意识,主动去发现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更改。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操作顺序不同、操作方式也不同,出现的问题更是五花八门,仅靠教师在课堂规定时间内,是很难完成对每个学生的针对性指导的,学生之间的这种评价机制,可以提供更充裕的时间,减轻教学压力,也能在小组中对学生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为了个人成果的更好展示,学生就会在小组中主动提出问题,请求帮助。每个学生能力不同,在小组中的初步评价,最后会提交上完美的作品,获得表扬,也能够提升同学日后的学习积极性,更多参与课堂教学中,树立信心。
学生参与度这样的指标不仅仅对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至关重要,对于每一个学科,每一个年龄段学生的培养都至关重要。现阶段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课堂无论是从形式还是内容都比以往更加丰富充实,但是对于提高课堂的学生参与度和师生的互动性,还有许多地方需要完善,需要学者们深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