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生态给养”转化有效性研究

2021-11-22 07:30陈芝芳
读与写 2021年13期
关键词:支架学习者大学

陈芝芳

(长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湖北 荆州 434023)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大学教育越发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在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帮助下,我国在线教育资源越发多样化和丰富起来。以先进的信息技术为依托,许多教学平台广泛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掀起了“云课堂”新型教学模式的热潮,而这类新型教学模式便被称为混合式教学的新型模式。

1.“生态给养”的简单概述

“生态给养”概念最早由Gibson提出,Gibson继而在专著中阐述指出给养是环境与生存其中生物相关的属性,这种属性能够直接被生物感知并引发相应行动。环境的给养是环境给予、提供和配置给动物的内容,可能是积极或消极的,与环境、动物同时相关,也暗含动物和环境的互补性。Norman是将“生态给养”概念引入信息技术研究领域的第一人,主要关注信息技术本身的人机互动功能设计,并对“生态给养”概念进行了补充,认为信息技术环境中只有促发使用者采取实际使用行动的内容才能转化为给养。给养的感知来源于大脑对事物的解读,而这种解读取决于个体已有信息技术知识及其使用经历。

2.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的“生态给养”转化有效性策略

2.1 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与评价模式设计。在制定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与评价模式时,我们应该将教学活动目标的实现呈现在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和心理运动领域三个方面,使每个领域都能够充分发挥作用,构建起明确的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并结合这些目标构造出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将培养这些核心素养贯穿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其一,认知目标。评价项目包括课本学习、随堂测试和期末笔试,学习内容包括课前预习,课后练习,词汇、语法、写作能力、阅读理解等,评价方式主要依靠教师评价。其二,技能目标。评价项目包括学习档案、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学习项目选择等,学习内容包括通过在线自主学习的方式,观看与英语学习相关的资料,利用线上学习平台进行资料接收和分享课程讨论等,完成英语演讲和表演等项目,评价的方式将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主。其三,情感目标。评价项目包括学习策略和行为、写作与创新能力及文化素养与国际视野等,学习内容包括小组合作学习能力、创新思维培养、中国传统文化与英语文化的交流等,评价的方式将以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为主。

2.2 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期,加强教学存在支架搭建。混合式学习过程中期,由于线下与线上学习资源形式、学习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都存在着不同,此时,教师应通过搭建结构化引导、及时反馈等教学支架,强化教学设计与组织,推进学习者学习行为。同时,此阶段是学习者对知识的探究与整合阶段,教师应为其提供认知存在支架,帮助其认知的形成。期初学习者在高水平社会存在支架协助下,已经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存在,教师可逐步减弱此支架强度。中期阶段,线上学习过程中,部分学习者呈现懒散、潜水现象,教师可通过增加线下反馈、评价等教学支架,针对部分懒散、潜水的学习者学习行为进行干预,督促其学习行为,避免学习者成为聚类中前期积极后期潜水者。

2.3 举办相关的比赛促进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大学英语教师还可以通过相关的比赛来鼓励大学生进行英语的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微课和慕课的教学形式将和传统英语教学的形式结合在一起,共同推动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升。例如:举办微课的制作大赛。相比于慕课,微课的时长较短,并且制作步骤简单,因此为了让大学生能够切实感受英语的魅力,可以通过微课制作大赛的形式来提升大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具体而言,大学教师可以选择几组固定的英语主题,如英国饮食文化、英国戏剧、英格兰长裙等,然后将大学生分成九组,每三组大学生可以选择一个相同的主题,然后进行微课的策划和制作,最后由全年级的学生和英语教师进行投票和点评。在微课制作大赛结束后,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将大学生制作的微课集合在一起举办相关的微课内容展示。通过展示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内容,还能够有效激发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

结束语

在大学英语混合式教学过程中,应强化教学设计与组织,提高教学存在、认知存在与社会存在三维度水平,提升学习有效性。利用教学支架理论与实践,对大学英语混合式学习过程初、中、末期进行不同类别的支架搭建,能强化教学意识,加强教学设计与组织,通过各种教学设计与组织为学习者搭建不同强度的教学支架,提高三维度水平,提升学习有效性。

猜你喜欢
支架学习者大学
“留白”是个大学问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口腔CT支架的设计与分析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大学》
48岁的她,跨越千里再读大学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大学求学的遗憾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