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宇欣
(江苏省苏州高新区玉山幼儿园 江苏 苏州 215163)
笔者在对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的基础上,运用自然观察法进行记录,以及和教师访谈法进行交流后,发现大班幼儿的负面情绪主要有生气、沮丧、悲伤、紧张、焦虑、害怕这六种。研究表明:在进行对研究对象的自然观察与记录后发现,幼儿较常出现的负面情绪以生气(占40%)、悲伤(占17.5%)、焦虑(占10%)、沮丧(占20%)为主,其中害怕(占5%)、紧张(占5%)等消极情绪在研究对象中也有出现但频率较低。
其中幼儿生气情绪产生的次数最多,在总数80的记录中占据了32次。生气指在不合心意而不愉快或发怒。记录者或教师判断幼儿生气的依据主要是幼儿的语言表达以及表情。幼儿生气时语言直接表述的情况较多,如提高音调并说“我生气了”,面部表情较为狰狞,嘴唇紧闭,有时幼儿会伴以摔玩具等肢体动作,也有部分幼儿会有哭泣行为。
研究者在进行观察的过程中,记录事件发展的前因后果,并进行归纳总结后整理出能够对幼儿的负面情绪进行调节的手段大致可以分为自我调节(占32%)和教师介入调节(占51%),同时同伴间的互动或安慰等(占17%)也能够帮助幼儿调节自身的负面情绪。
在研究者的观察记录中,幼儿在发生同伴冲突时选择自我调节的情况较多。赵绘(2013)在研究中提出,情绪调节的目的在于适应外界环境。大班幼儿在情绪转变的过程中,自己选用解决办法的情况较为常见。由于大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已经有了显著发展,产生消极情绪的幼儿会选择主动沟通交流等手段调节自身负面情绪。部分幼儿会依靠主动转移注意力进行情绪调节,如幼儿在与同伴发生冲突而交流无果后,会停止争执并选择自己接下来要做的事从而调节负面情绪。但由于幼儿发展水平有限,所以幼儿在对自我的消极情绪进行调节时手段较为单一,且有意识地进行情绪调节的情况较少,大部分幼儿通过注意力转移即可消除冲突事件引起的负面情绪。
根据对研究结果的整理与分析,研究者发现不同幼儿在表达负面情绪的方式上既有共同点又有个体差异性,引起幼儿负面情绪的原因是来自多种方面的,如教师、家长、环境等。教师在面对幼儿表达负面情绪的情况时采取的措施也有所不同,但是由于班级儿童较多、教师自身态度等因素的影响,对于幼儿的负面情绪教师容易直接忽视或批评。
3.1 儿童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研究中大班幼儿的主要负面情绪有生气、悲伤、焦虑等,且产生负面情绪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保持幼儿良好的情绪状态或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需要多角度的重视。随着年龄的增长,大班幼儿面对的情况变得越来越复杂和丰富,对于情境的体验也更加多层次。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动作表达等有了显著发展,表达情绪的方式多种多样,且根据个性差异、气质类型不同、所受家庭教育不同、外界环境等的影响,幼儿产生负面情绪的频率也不同。幼儿情绪情感能力发展水平与其生活环境息息相关,不能单单强调某一方面。
3.2 教师不够重视且指导方式单一。研究者在观察时发现教师面对不同幼儿的负面情绪会有不同的对策,对于负面情绪出现次数过多,例如常常发脾气的幼儿,教师选择不给予及时的重视,有时直接采取忽视策略,面对幼儿情绪时也会进行否定和批评。而对过于内向或不善于用语言表达的儿童,教师会直接告知处理办法并建议幼儿去做。大部分时候教师应对幼儿消极情绪时都能够选择积极介入的方式,倾听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用语言完整表达,并询问幼儿处理情绪的倾向。在与教师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表示由于班级幼儿较多,个性差异较大,所以在面对个别幼儿的负面情绪时没有办法及时进行处理。部分幼儿由于所受家庭教育的原因较为自我,与人交往时常有矛盾,教师无法在偶然事件中事无巨细地进行及时教育。
在对研究中有关幼儿负面情绪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后,研究者结合相关的文献资料,综合对现实实践的考量,提出面对幼儿的负面情绪的正确态度以及根据情况不同灵活选用应对方式、将情绪教育融入到幼儿日常生活中等相关建议。
4.1 关于正确对待幼儿消极情绪表达的建议。
4.1.1 认识到幼儿表达消极情绪的意义。“情绪作为个体对刺激物的一种内在反应,它既是生物体的本能感知,也是生物体内在欲求的表达。”刘晨波(2019)在研究表明当幼儿处于负面情绪下时会表现出更少的亲社会行为,而情绪调节能力是帮助幼儿更好地适应社会与人际交往的重要能力。消极情绪作为情绪的组成部分,是幼儿面对特定情况的重要表达。良好积极的情绪表达固然重要,但是在幼儿消极情绪产生的过程中,需要成人的关注以及重视,教师介入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消极情绪在幼儿心理中的印象,如果教师一味忽视表达消极情绪的幼儿会对幼儿的人格健全发展起阻碍作用。教师在帮助幼儿进行恰当的消极情绪调节与转变的过程中,有助于幼儿良好情绪表达习惯的养成。
4.1.2 面对幼儿的消极情绪采取积极策略。“支持性的方式是指当幼儿表达消极情绪时,教师能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并予以帮助和指导,具体包括帮助和安慰、开展情绪教育等方式;消极的回应方式是指教师对幼儿的消极情绪采取忽视、批评甚至惩罚的态度予以回应。”在研究中,教师应对幼儿表达负面情绪的情况有时会采取消极对策,如忽视或否定批评等。教师作为幼儿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角色,应当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变化,当前对幼儿心理健康的要求有了进一步的重视,情绪情感的变化在幼儿心理健康发展中具有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应该敏感于幼儿的情绪状态。教师在注意到幼儿的情绪的时候,很大程度上就能有意识地站在幼儿的角度考虑问题。当教师注意到幼儿产生负面情绪时,应根据专业知识和教学经验进行判断,对各种积极回应的策略熟悉并能灵活运用。在陶亚哲(2018)的研究中提出,安慰与鼓励幼儿积极表达的策略在应对幼儿负面情绪时的效果时最好的。对幼儿进行安慰或鼓励时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温暖和安全感,有利于幼儿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教师要重视幼儿表达其负面情绪的方式,从幼儿的行为分析幼儿的情绪情感能力和社会适应水平等相关发展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策略,更好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
4.2 关于培养幼儿情绪调节能力的建议。
4.2.1 重视偶然事件的教育意义。儿童表达负面情绪的情况是不固定的,在一日生活中常常以偶然事件的形式发生。所以教师在注意到幼儿负面情绪产生时,应当及时判断负面情绪的种类,并根据情况选择恰当的时机作出积极的回应。教师对于幼儿间偶然事件的态度是十分重要的,这对于幼儿消极情绪的调节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教师本身的情绪状态在日常生活中不知不觉被幼儿所模仿,所以教师的积极态度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良好的榜样,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幼儿。
在偶然事件中如果忽视幼儿的消极情绪,很容易让幼儿的消极情绪累积进而妨碍心理的发展,长期的消极情绪会危害幼儿的身心健康,进而导致幼儿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降低,让幼儿对自己负面情绪的表达有不良印象,出于对“批评否定”的担心或者对“被无视”的无奈而压抑自己的负面情绪,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4.2.2 在集体活动中进行情绪教育。情绪教育开展情绪教育是指教师不仅能够及时关注到幼儿的情绪动态,还能够对幼儿负面情绪的表达给予积极的指导,引导幼儿了解消极情绪产生的原因,帮助幼儿培养积极的情绪调节的能力等。
张丹(2019)在研究中提出,丰富的活动形式是帮助幼儿培养情绪情感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师应当创设温暖愉悦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敢于表达,乐于表达。在集体活动中,教师可以将情绪教育渗透到活动的内容中,在各领域活动中重视幼儿情绪情感体验。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在集体教学活动中占据主体地位,其情绪情感体验在身心发展的过程中至关重要。教师组织活动时,要关注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同时也要顾及到个别幼儿的社会性发展情况,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是既独立又与同伴相互配合的个体,和谐的同伴关系中良好的情绪状态和积极的交流是基础,能够促进幼儿培养其亲社会行为。教师可利用绘本、图书、角色游戏、集体谈话活动等帮助引导幼儿理解情绪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4.2.3 家园合作,共同配合。培养幼儿的情绪调节能力不仅仅是教师在幼儿园内的任务,情绪的表达与调节受到包括家庭、社区等多方面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幼儿习惯的养成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所以配合多方共同关注幼儿负性情绪表达及并调节对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教师应当跟家长进行合适及时的交流,从不同角度了解幼儿,根据双方交流的内容对幼儿的行为做出合理的分析与评估。家长与教师在生活中的情绪表达习惯会影响到幼儿的认知,双方应该共同配合,重视自身榜样的力量,提升自我管理。在生活中展现积极乐观的态度和良好的情绪表达方式,将情绪教育渗透到幼儿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