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搭配研究现状

2021-11-22 16:22赵慧洁
现代英语 2021年22期
关键词:二语语料受试者

赵慧洁

(广州华立学院,广东 广州 511325)

一、引言

搭配是指词与词之间的横向组合关系。它是二语学习的重要方面,是体现学习者二语水平的重要指标。近年来,从早期分析受试者产出语料的离线行为研究到采用在线加工的实证研究方式,二语搭配研究成果颇丰,研究方法更加科学。文章旨在对搭配实证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并尝试提出以后的研究思路与方向。

二、研究方式

搭配的实证研究经历了由分析受试者产出语料的离线行为方式到心理语言学视角下在线加工方式的变革。

(一)早期的搭配实证研究

早期对二语搭配的研究主要采用翻译、写作等离线方式对学习者产出的语料进行错误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语学习者搭配错误类型多样,搭配能力较弱。其主要原因有受试者不能正确区分母语和二语的关系、受试者在测试过程中受母语影响等。 比如:Siyanova and Schmitt(2008)通过分析受试者论文的方式对比英语母语者和二语者的搭配能力。研究发现二语学习者虽然能在写作中产出大量的搭配,但即使是高级二语学习者的搭配正确率也无法和母语者相比。在国内,对二语学习者产出的搭配语料的研究更是数不胜数。这些文章或分析错误原因或提出应对策略,对国内二语教学有一定的启发作用。比如:王瑞(2015)探究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写作中的动词和名词搭配错误。研究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语际错误、语内错误严重。原因主要在于学习者在产出二语搭配时习惯错误的调动母语概念。王文宇和李小撒(2018)通过分析60篇博士生的写作语料考察了受试者对动名搭配的掌握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即使是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动名搭配的掌握也不尽人意。

而最值得注意的是,以往研究大多是对受试者的书面材料进行横截面分析。书面语便于整理,其研究数量庞大也在情理之中。口语也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面,但针对二语学习者口语方面的研究少之又少。对此做出重要突破的是蔡金亭和徐华珍(2018),研究分析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历时两年的5次口头叙事语篇中使用的形名搭配。除此之外,王文宇和周丹丹(2020)分析了73名英语专业学生在一项口语任务中的动名搭配的使用特征、存在问题以及搭配使用和口语传出质量之间的关系。

由此可见,早期的对搭配的实证研究大多是分析受试者的产出语料,这类语料的特点是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有时学生还能查阅字典和其他参考资料以提高正确率。显然,这类研究结论不能准确地反映受试者的英语水平。且多数研究只关注受试者的书面材料,对口语方面的研究为数不多。而口语是人们沟通交流的重要工具。从语言的起源和发展来看,口语是第一位的,书面语源于口语,因此未来研究可在此方面多多努力。

(二)心理语言学视角下的在线加工

随着实证研究更加科学化,心理语言学视角下搭配的在线加工研究首先在国外兴起,逐渐推广到国内。研究主要关注于搭配频率、搭配的一致性等方面。

1.搭配频率

搭配的频率是指组成搭配的两个字在语料中共现的次数。Stubbs(1995)谈到一个词组要同时满足一定的搭配频率和不低于3的MI值才能算作搭配。搭配按其在语料库中出现的次数可分为高频搭配和低频搭配。MI值体现了搭配单词的搭配力,MI值越高,词组的搭配力越强。这种在语料库中提取受试材料时对搭配频率的严格量化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实验的科学性和可推广性。但是语料库中所收集的搭配是集各种文体的综合,内容涉及方方面面。经过严格量化的搭配频率可能并不适用于来自不同地区,受过不同教育的二语水平受试者。因此有些学者在进行实验之前,采用五级量表的方式请另一批学生依据直觉划分受试材料频率等级,这批学生和将要参与实验的受试者在语言水平、教育环境等各方面尽可能相似。例如,魏兴和张文霞(2017)就以一批和受试者相似教育背景的学习者对受试材料感知的熟悉度为依据对受试材料进行划分。这种对搭配频率进行划分的方法更加实际和方便,但可推广性不强。如何解决搭配在语料库中的频率和受试者的经验频率之间的矛盾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搭配频率在搭配加工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近年来,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对搭配的频率进行了考察。早期的研究证明在一语搭配加工中,学习者对高频搭配反应更快更准确;而对于二语搭配加工,频率是否起作用观点不一。Wray(2002)否定了频率的作用,他认为二语学习者无论其水平高低在处理语言时都更善于分析,而不是整体加工。因此他们不能够注意第二语言中搭配出现的次数,频率因素作用不明显。Wolter and Gyllstad(2013)研究了搭配频率在一致搭配和不一致搭配中所起的作用。研究结果发现高水平英语学习者对频率效应显示了强烈的敏感性,而对于低水平受试者来说,效果并不明显,这符合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观。按照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学习者大脑中所储存的语言知识来源于自身对语言使用的体验。高频搭配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受试者对这些搭配较为熟悉,因而反应也更快。

2.搭配一致性

在搭配类型上,Yamashita and Jiang(2010)首先把搭配分为一致搭配和不一致搭配。一致搭配是指在英语学习者之间的母语和英语词汇之间可以实现一对一的翻译,比如:“beautiful girl”在汉语中可以直接翻译为“漂亮的女孩”。这种搭配在两种语言的语义概念和组成结构上通常对应。而不一致搭配则指在英语学习者之间的母语和英语词汇之间不能实现一对一的翻译,比如:“brown sugar”在汉语中表示“红糖”。自从 Yamashita and Jiang(2010)提出一致搭配和不一致搭配的概念以来,多数研究都是按照他们的思路,把语言材料分为一致搭配和不一致搭配。近几年来,一些研究者在Yamashita and Jiang(2010)的基础上把受试材料分为一致搭配、一语独有的搭配、二语独有的搭配还有基线词。目前多数研究结果已发现二语学习者在处理加工一致性搭配比不一致性搭配时反应更快,准确性也更高,这是因为母语的启动效应加速了这种反应过程。

此外,搭配的一致性和搭配频率之间的关系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Wolter&Gyllstad(2013)以英语本族语者和瑞典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进行在线判断任务。研究发现在高频英语搭配加工中,一致效应会被频率效应部分抵消,即母语对搭配加工的促进作用因受搭配频率的影响而被弱化。瑞典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在结构上存在很大的相似性,当实验材料足够为受试者所熟悉时,这种频率效应更加凸显也在情理之中。而汉语和英语属于不同的语言体系,两种语言在构成上存在很大的差别,搭配一致性对两种语言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未来研究可控制搭配一致性和搭配频率之间的关系,请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探究二者的关系。

三、语料库的重要作用

语料库语言学的兴起,使搭配研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研究者不再只是从理论层面研究搭配的定义、分类等,而是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测评二语学习者对搭配的掌握情况,量化二语学习者的搭配能力。早期研究者利用学生的写作产出材料自建语料库的方式是语料库语言学的雏形,这种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析受试的产出结果,但是研究不具有普遍意义,没有可推广性。而语料库语言学的建立为搭配的实证研究提供了丰富的选择。研究者可以根据需求在语料库中提取满足条件的搭配而不必再耗费精力收集材料。总而言之,语料库语言学的出现使二语搭配的研究更加科学和深入。

四、总结与展望

文章主要梳理总结了二语搭配现有实证研究成果,以期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总体而言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一步深入:

第一,受试者。目前国内研究才刚刚开始,多以英语专业的学生为研究对象,对受试者水平缺乏系统的分类。未来研究可对受试者水平进行具体的划分,以丰富现有研究成果。第二,影响因素。学习者对二语搭配的掌握程度受搭配的频率、母语知识、教师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可围绕相关因素进行多因素交叉验证。第三,测试任务。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有启动词或无启动词的词汇判断任务测试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启动词能够激活受试者心理词汇网络,从而使受试者大脑迅速辨别是否为正确的二语搭配,然后做出反应。如果受试者对双语一致搭配比不一致搭配的反映更快(受母语的影响),那么如果直接把启动词设置为相应的汉语,这种启动效应会不会比无汉语的启动反映更快?未来研究可以以本思路作参考,灵活设置测试任务,全方位,多角度研究学习者的搭配水平。

猜你喜欢
二语语料受试者
浅谈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下药物Ⅰ期临床试验受试者的护理
二语习得理论对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实践探索
海量标注语料库智能构建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视频语料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
可比语料库构建与可比度计算研究综述
An Analysis Study of how social school differs from cognitive school
The Application of Interaction from Sociocultural Perspective in English Teaching Classroom
The Role of Native Language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适度惩罚让人进步
重要的事为什么要说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