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春燕
(广东省湛江市徐闻县曲界镇第二中学 广东 湛江 524132)
道德教育历来是学校教育的工作重点,培养独立思考、尊重社会公德的劳动者是教育的目标。道德教育过程是一个动态的系统,是一个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是教育者以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影响受教育者,启发他们自觉地接受教育,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思想道德过程,只有做到知、情、行的统一,道德教育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实践能力薄弱。因为传统的初中道德教育太过片面和孤立,学生的价值观没有得到正确引导。这种思想观念不能根除,教学效率也不高,教学目标难以实现,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难以提高。因此,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德育教育教学质量。文章就如何开展初中德育工作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给教师们带来一些思考和启发。
教师要使学生在特定的德行情境中受到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培养德性,不仅是德性教育的关键内容,而且是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初中学生的学习与活动主要集中在学校和班级中,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学校和班级的德行认知。所以,校风作为一个典型的德行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异常活跃的教育要素,它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德行情感、行为习惯等都会形成重大而直接的影响。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教师,能否通过努力指引学生共同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关系到能否营造一种健康的德育教育氛围。实践中的班风建设越来越感到优良的班风能够使全班形成一种强烈而动人的氛围,优良的班风能够充分发挥情境教育的功效,对学生形成无形的渗透作用,使学生自然地受到其熏陶、感染和同化,从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目的。
好的班风之所以能形成如此巨大的教育效用,是因为在这种优良的德行氛围的熏陶下,能够使学生有明确的是非标准,能对来自各方面的影响做出正确的判断,能对美丑善恶有正确的判断。与此同时,在优良的德行情境中,也存在着健康、公平公正的集体舆论,这对学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健康舆论的陶冶可以使学生自觉地培养自身正确的道德行为,使其不断地改正错误的道德行为并反省自身行为。
模仿性教学是指通过模仿道德模范人物和其他先进典型的思想观念、行动和品德,指引学生形成优良道德品质的教学方法。教师既是人类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者,又是学生生命力之路的引路人。教师和学生朝夕相处,他们的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教师是学生心中最直接的仿效榜样。作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模范作用,首先要做到学生自己做的事,一方面要向学生传授道德规范,另一方面要加强自己的道德修养,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在和学生交往时,要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以身作则,既要言传身教,又要身体力行,努力成为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模范。
教师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筹款,到附近的养老院关爱老人等。在每周班会上,可以组织学生发言讨论,做出科学的德育教育评价,有助于教师统筹安排下一阶段德育工作。教师可以组织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如:走进养老院,帮助留守老人;走进附近农村地区,进行农村地区劳动教育;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极大地拓展了德育教育的空间,扩大了德育教育的内涵,使学校与家庭、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德育教育的功能得以充分发挥。
通过网络技术,使德育活动更好地发挥其直观性。初中生对电脑的喜爱毋庸置疑,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指引学生积极投入德育活动。通过校园网平台,教师可以实现德育教育信息的传递,既方便了学生接受信息,又能很好地指引学生的思想观念,使教师与学生有很好的沟通交流和互动。与此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平台开设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寓教于乐、发人深省的栏目,以激起学生积极投入德育活动的主动性,推动学生积极投入德育教育实践。此外,还要指引学生杜绝不良网络信息和思想观念文化侵蚀。
总之,道德教育是初中学校教育的关键内容,是推动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一个关键要素。初中道德教育是一项需要所有初中教师高度重视的工作,但它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从改变德育教育观念、德育教育方式和德育内容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培养初中生较强的德行意识和道德品质,树立学生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德行原则,更进一步健全德育教育方式,推动初中德育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