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相利
(江苏省泗洪县归仁中学 江苏 泗洪 223900)
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整体教学任务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无论是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还是帮助学生了解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作用。针对目前调查研究发现的相关问题,我们对提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的主要引领者——教师的文言文教学能力与素养策略进行了深入探究,希望能为语文教师在文言文教学能力与素养的个人发展方面提供一些策略,进而促进初中文言文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
首先,从学校层面来看,可以请专门的课程与教学论专家教授为语文教师进行理论层面的讲解和分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解读”为专题进行面授,从宏观上明确课标的重要性,从中观上明确新课标与旧课标的区别与改进,从微观上具体分析课标内容与具体要求。其次,从教师队伍层面来看,语文教研室应当自发组成研究小组,结合日常教学经验,对课程标准进行逐条分析,个人的力量较为薄弱,且思维闭塞,而与研究同伴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则可以集思广益。只有明确了具体的要求和标准,才能在教学方面有整体性、系统性的计划,同时也使日常课堂教学目标更为明确。最后,从教师个人层面来看,教师可以自行报名参加“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研究”等专题网课,阅读相关专著,自主学习,自主研究,同时记录学习心得,撰写学习笔记。在总体性研究解读课标的情况下,教师应当有针对性地深入剖析初中语文教学的难点——文言文部分,加强对初中阶段文言文教学的重视。目前,有许多教师主观上认为文言文教学是非常简单的,只要学生背诵好文学常识、课下注释和总结的习题,考试一定能够得高分,文言文教学的目的就达到了。
2.1 首先,教师应当对初中教材中的全部文言文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读与剖析,并且设计出最佳的、个性化的、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优质教案。教材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媒介,在学习阶段,我们需要通过教材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和思想人格的培养。无论用什么版本的教材,或教哪一篇课文,都不能够脱离文本、自由发挥,必须要立足于教材,以教材为例。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对教材的掌握、理解与分析至关重要。如果教师对教材都不熟悉,又如何能够得心应手地利用教材进行教学呢?尤其是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难点部分——文言文,更需要教师进行全面而深入的解析与整合。教师既需要统观全套文言文,了解教材编者的选篇意图,又要熟悉每一篇文言文,明确各篇的具体内容与重难点。从单篇文言文来看,一方面教师要掌握文言文篇目的基本内容,包括选篇的出处、作者、作品、朝代、文体、文学常识、历史背景等,另一方面教师要深入剖析文言文的具体内容、具体词语、具体文言知识、具体语法等,通过对课文的精读明确教学的目标,突出重难点,通过抓住主问题,梳理出课文的主要结构,进而选择合适的媒体,确定正确的教学方法、活动组织与反馈方法,并根据不同的文体,突出其特质,把握创作手法和写作技巧。最后,教师要进行主题思想的多元解读,要避免对各种经典名篇的“标准化”解读。教师要在做好充分准备的情况下,再融入文言文教学方法,进行教案设计。
2.2 教师应当综合拓展个人的文言文阅读知识储备。对于一名语文教师而言,掌握文言文阅读的相关知识是基本素养。《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就要求学生掌握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用法,能够辨析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能够翻译、理解并背诵默写课标所要求的重点篇目,并且能够对选篇或选段进行赏析与评价。但是就目前现状来看,不仅学生没有达到相关的要求,部分初中教师也并不具备文言文教学的专业性。对于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文言知识,大多数教师能够掌握最基础的部分,但是深究其具体用法,则无法详细解读,而对于语法知识和文言句式更是掌握不足,当课上遇到相关内容或学生提问时,便以不需要学习为理由直接忽略。这既是初高中文言文教学出现断代的原因,也是现在初中文言文教学中教师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言文教学在近现代语文教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对学生学习古代文学,了解并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