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泉市第四中学 王晓英
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正在推动教育的变革与创新。阳泉市第四中学努力探索,大胆实践,趟出一条基于信息化的课改之路,形成了新时代的四中教育新常态。
我们的改革目标是:一个中心、两个转变、三个提高。围绕这个目标,我们多措并举,先行先试,逐步实现管理者管的转型、教育者教的转型、学习者学的转型。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进行汇报:
教务处、教科研室想方设法借助信息化工具辅助管理,优化管理模式。一是利用“教学工作群”、“教研组群”、“教研组空间”发布工作安排,通报工作进程,表扬好人好事,传达文件通知,交流心得体会,推送优质资源,解读中考信息,为老师们提供了不受时空限制沟通交流、上传下达的平台。二是优化学习通界面,根据本校工作实际设置教学应用栏目,比如移动听评课、调课查课、实验室管理、专用教室预定等功能,提高教学管理的效度。三是启用希沃“智慧校园”运维管理系统,实现教室集中管控,教室软件与线上空间、数据平台融合互联,获取教室各种环境参数,实现智慧教室的情感感知和环境管理。与新的管理方式相匹配,我们制定了新的规章制度,有要求、有导向、有量化、有考核,通过落实,让教师常规工作信息化、信息化工作常态化。
杜威说,如果我们用昨天的方法教育今天的学生,我们就剥夺了他们的明天。教学方式变革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和命脉,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只有通过教学方式的变革才能固着为鲜活的教育实践。教学改革说起来容易推进却很难,教师对新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消极观望,改革不情愿、不主动。传统教学方式在现行教学实践中仍然大行其道,四中也不例外。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我校不吝经费投入,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教师培训策略,积极为教师创造条件、搭建平台,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研讨活动,更新理念,掌握方法,投身课改。
付出总有回报,经过几年的学习培训、课堂实践,每一个学科、每一位教师都在不同程度地尝试着教学手段、教学方式的改变,信息化在教学中的应用由“要我用”变成了“我要用”,“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的信息化教学新常态已初步形成。信息技术的使用在四中真的不是作秀,而是达成了传统手段无法达成的目标,起到了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作用。走进四中的课堂,95%的教师能灵活运用智能交互式一体机上课,教学中微课、PPT、网络课程交相呼应,图片、动画、视频浑然一体,平台备课、平台授课、H5应用日趋成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
现在的学生,在电视屏、电脑屏、手机屏、iPad屏“四屏时代”中生活,他们获取知识渠道的多样化使他们不满足于线下被动接受老师传授,更爱线上主动搜寻自己感兴趣的知识。在四中这块肥沃的信息化土壤,学生的线上学习显得尤为突出。他们点一点“百词斩”记背单词、“趣配音”训练口语,点一点“NB”软件模拟理化实验;他们登录“喜马拉雅”听书读书,登录“学习通”自主选学网络课程;他们在课堂上利用拍照上传、互动游戏、发送弹幕、广播分享等功能完成传统课堂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线学习、在线作业、在线释疑,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的网络化学习新模式正在形成,学生称之为“指尖上的学习”。
我校倡导教师充分应用阳泉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即“学习通”进行平台备课、平台授课,人人建设、人人完善自己的空间,形成了“分管统筹、教务组织、教研引领、技术保障”的管理体制。采取多种措施,使“网络学习空间”成为全体师生积极探索方式转变、信息共享和业务交流的阵地,成为学校开展教研、加强培训的重要途径。实施网络课程创建工作,以教研组为单位,责任落实到人,逐步形成具有四中特色的精品课程社区。教师通过发布课程,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在线检测、讨论互动等服务,即时收集学生学习行为数据,通过分析和反馈,对教学活动做出进一步改进,达到教学目标和重难点的跟进与强化目的。
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主阵地,课改首先是要改课。几年来的教学摸索和实践,我们初步形成了“双线三段四环节混合式教学模式”,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
所谓混合式教学是一种将线上的数字化在线学习与线下的面对面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三年来,我们成立了6个混合式教学班,通过在选定的教学系统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交流、探究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通过组织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展示课、课题研究实践课等公开课活动和交流研讨活动,以展示促应用,以交流促提高。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上级有关精神,我校从五个维度对所有在籍学生进行评价,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用客观的、动态发展的眼光去评价主体,使评价的着力点最终放在综合素质的提高上,放在学生的未来发展上。比如社会实践维度,一是考查参加社团活动的情况,有戏剧、机器人、创客、集邮等11个社团,每周三下午有两节课时间开展活动,雷打不动。二是参加团委组织的社会实践,有社区活动、现场义卖、志愿者服务等。
阳泉市第四中学基于信息化的课改实践,一路走来,步履维艰。尽管改革之路布满荆棘,改革成效差强人意,但我们会以积极的心态、创新的精神继续挑战、继续探索,为教育信息化走向常态化、深入化、高效化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