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民族地区中学生学习动力的实践研究*

2021-11-22 02:07齐晓霞
读与写 2021年31期
关键词:职业生涯校本动力

齐晓霞

(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中学 甘肃 酒泉 736400)

初中生正处于一个“尴尬”的成长时期,他们既会在心理上产生一种“朦胧”的成人意识,又会对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感到迷茫,至于自己的“今后”和“将来”,也只能是两个熟悉而又陌生的词汇。尤其是民族地区的中学生,天然的地域条件和特定的历史原因,使得他们祖辈只能以游牧生活为主;生活环境的不固定,加上父母的溺爱,使得他们缺乏明确的努力方向。与此同时,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氛围不良、职业意识淡薄也就成了这些初中生的“标配”,成了当下民族地区学校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教师更新观念,及早向学生渗透职业意识,开发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模式,同时,重视体验式教学,拓宽教育途径。引领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树立职业意识,并让这种意识成为自己学习的动力。

1.及早渗透意识,明确学习目标

初中阶段,学生思维的组织性、灵活性以及深刻性较之小学阶段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对于自己的未来也有了些许美好的憧憬。他们喜欢争论、怀疑,也不畏权威,敢于挑战,善于通过周围人群的经验,制定自己的学习动力体系。

1.1 分享经验,激发意识。虽说初中生不畏权威,即使是自己最崇拜的人也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但是他们思维灵活,思想前卫,更容易借助各种媒介获取更多的信息。同时,在这些信息资源的刺激下,他们的视野得以拓展,思维得以开放,使得“潜伏”在大脑中的“理想”、“职业”、“前途”等意识因子得以激活,从而明确自己努力的原因和目标。

比如,可以邀请本校毕业的、在高等学府就读的优秀学子现身说法给初中生讲述自己努力的过程和结果;可以搜集学生比较喜欢的、崇拜的社会成功人士的成长历程相关视频资料师生共同分享;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年少有为的人物故事资料供他们分享。这些经验和信息的分享,会不由自主地、顺其自然地激发学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意识。

对于初中生诸多的心理特点和成长特色,教师应该尽可能地为他们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借助一切机会向他们灌输关于未来的信息、规划将来的发展、渗透职业生涯的意识。这些做法看上去有点过早、有点超前,但对于民族地区的初中生来说,却是学习观念的更新、思想眼界的拓展、个人发展走向动力的激活。这样,有助于学生确定明确的努力目标。

1.2 及时引领,激活动力。初中生思想中的“职业”潜意识一旦被激活,就会产生巨大的动力。这种动力会敦促他们改变以往的拖沓、漫不经心和得过且过,会引领他们主动为自己的“理想”绘制蓝图。这种动力会促使学生进一步认清自己、分析自己并了解自己,让“职业生涯”这个概念不再只是文字中的“似曾相识”,而是学生心中真正的动力“导航”所在。

比如,教师不妨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成绩和他一起计划:本学期要读哪些书籍,本学年要参加哪些社会实践;当学生在努力的过程中遭遇挫折时,不妨辅助他们分析其中的原因并重新“启航”或者“转弯”;或许在前行的过程中学生也会由兴致勃勃到“偃旗息鼓”……此时,需要教师及时的“导航”,重新激活学习动力,向自己的理想彼岸靠近。

实际上,初中阶段的学生,虽然对自己未来所谓的“职业生涯规划”概念不是太清晰,但他至少懂得自己喜欢干什么?以后想干什么?当下教师唯一要做的就是通过引导,激发学习动力,让学生明白自己现在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概念变成现实,要做运筹帷幄的将帅,而不是纸上谈兵的将军。

2.开发校本教材,创新教学模式

对于民族地区初中生职业规划教育,学校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来进行引导,而是把它归类于心理健康和德育教育方面,这就需要引起学校和教师的重视,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创新初中生职业生涯教学模式,助力他们向自己的奋斗目标靠近。

2.1 重点开发,有的放矢。对初中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助力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的一个开放性、前瞻性教学计划。虽然没有设置专门的课程进行引导,但是可以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这种规划意识,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目的的开发校本教材,引领民族地区初中生尽早学会思考,学会为自己的“将来”早做打算,并以此成为激励自己努力前行的动力。

比如说,可以针对民族地区的特殊性有目的的开发一些重点课程,可以开设“掌声响起来”主题课程,引领学生认识自我并挖掘自我潜能;可以是每周一节的“筑梦者和幻想者”专项课程,引导学生能够直面现实,分析现状,及早制定行动计划;当然也可以是“乐观心态助我行”的心理课程,助力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以此成为努力学习的最佳动力。

其实,对于初中生来说,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不只是为了“填充”课表,也不是一种“特殊”的体现,它是学校、教师以及学生自身对未来学习、生活的一种科学计划。或许在前行的过程中也会因为各种客观因素而遭遇变化,正如我们常说的“计划不如变化”,但学生心中一旦种下“理想”的种子,势必成为他(她)为之坚持、奋斗的动力。

2.2 尊重差异,满足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为民族地区初中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为曾经迷惘的学生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只是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因素,需要教师在课程的开发和设置过程中要尽量尊重学生个性、兴趣等方面的不同,对这些特殊群体进行单独指导和辅助,以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实现课程开发的美好初衷。

为了避免职业生涯规划给部分学生的“未来规划”带来不必要的障碍,教师在开发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主观因素和客观条件。比如,天资聪颖但客观条件不理想的学生应该怎样努力;天赋一般但主观意识较强的学生又应该如何发展;同时,课程设置要密切联系实际,要灵活多样,有助于学生从中明确自己真正的发展方向,由此产生为之努力的动力。

实际上,凡事都有利有弊,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校本课程的开发和设置也不例外,在满足部分学生学习需求的同时,势必给部分学生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课程设置时,尽量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需求,考虑到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关注到个体差异并进行个别指导,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明确自己奋斗的方向,进而产生奋斗的动力。

3.重视实践体验,拓宽教育途径

民族地区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不仅仅是在课表上增加几个字符,也不是每周按部就班上一节指导课,而是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自己未来为之努力的方向。。因此,我们既要关注实践体验,又要重视家校合作,拓宽教育途径,助力学生提升能力。

3.1 实践体验,拓宽途径。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潜意识中的“职业生涯”意识被激活,再通过相关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学生对自我的了解、认识、兴趣以及发展思路就更加明晰。与此同时,需要学校、教师在理论指导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更多的实践平台,以此拓宽教育途径,有助于学生真实体验自己的“未来”。

比如,“我的职业我做主”心理剧策划及表演,模拟职场面试场景;引领学生参观社区工作场所,了解工厂生产流程;搭建平台,让学生体验农耕之辛苦,体验不同行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性质等。这样,不仅拓宽了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途径,而且让学生深切体会到职业选择不同,工作生活环境的差异性也不同。这样的切身体验,胜过课堂上教师数次的理论指导。

实际上,通过职业情境的创设,耳闻目睹的亲历和真实场景的参与,加上周围生活环境的影响,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梦想、生活规划已经有了一个清晰的轮廓。关键在于他们能不能以此为源泉,将其化为学习上的动力,在坚持不懈中慢慢向“蓝图”靠近。

3.2 家校合作,确定方向。家庭是一个孩子生活、成长的重要场所。对于民族地区初中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个话题,仅仅依靠学校的重视、教师的关注也难以达到我们预期的目的,还得结合家庭这个重要“合作者”。尤其是要激活民族地区家长的职业生涯意识,在引领学生的同时先更新他们的思想观念,重视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孩子将来的发展方向。

比如,学校可以邀请部分优秀家长作为学校职业生涯规划指导教育的平台资源,让他们现身说法为学生讲解“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也可以联系家长进行亲子研学,让家长带孩子入社区、进工厂,了解不同工作的性质和特点,从中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和努力目标。

在实际生活中,大多数家长对孩子的职业生涯规划都是基于自己的认知程度,要么是固守传统观念而固步自封,要么是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两种观念都会影响孩子今后的职业生涯取向。只有家校结合,理论指导和实践体验结合,才能让孩子对自己、对未来确定一个奋斗的方向。

在民族地区学校开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可以引领学生进一步了解自己、分析自己的优势所在和不足之处,同时对各种职业特点有一个清晰、理性的了解和认识。让学生对自己的未来有一个明确的方向,继而激活自身潜能并转化为学习动力,从而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个人综合素质。这样,不仅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还可以为自己未来生活的幸福指数和整个人生走向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职业生涯校本动力
论如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渗透职业生涯教育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奔五”的凯莉·米洛:从邻家女孩到流行歌手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阳光动力
动力船
Kobe Bryant beats Michael Jordan’s career poi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