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语文课程基地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2021-11-20 00:13郭静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2021年11期
关键词:课程基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郭静

摘 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许多地区结合本地的语文教学实际,建设了一批语文课程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与运作积极推动了语文课程的改革与发展,同时,对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提升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依托本校的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从几个不同角度论述了课程基地建设对于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所带来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语文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基地

新课程实施以来。许多地方都结合本地区的语文教学实际,组织和开展了语文课程基地建设,语文课程基地为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条件。中学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主要任务是构建中学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发展中心,凭借语文课程基地,我们可以组织本地区、本学校的语文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研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应用新的语文教学研究成果,立足于服务语文教学和学生的语文学习。

但一直以来课程基地的研究重点偏重于对学生素质的提升、教学方式的转变和教学设施的改善,而对开发与实施课程基地的主体——教师的重视相对不够,对教师在进行课程基地开发的具体条件认识不够,没有发挥语文课程基地的引领作用,仅仅把语文课程基地作为教学研究的普通平台,没有起到语文教学和研究的示范作用。

如何在基地建设中更科学、更有效的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从而达到以基地成长教师、以教师发展学生的目的。对此,笔者依托本校的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对利用基地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借助语文课程基地,转变教学理念

语文学习是中学最重要的基础学科,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决定和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效果。开展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提高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和教师的语文专业能力,直接决定着学校的教学效果。在语文课程基地的建设中,我们要借助语文课程基地,转变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语文教学能力和水平。

1.明确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目的和目标

基地建设要基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发展而开发,注重学生本位,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尊重并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修养,进而为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有效的实践路径,为学生的深度学习提供机会和平台。

2.明确语文课程基地建设的意义和作用

课程基地是現有课堂教学的延伸升华和转型升级,重点是把资源、理念、方法、路径整合起来,形成实体化的新型学习环境,把目前被升学应试割裂的碎片化的教育教学,整合改造成师生生命成长的大学堂。海州实验中学语文课程基地,充分利用海州现有的地方文化及丰富的资源优势,以地方(海州)诗词诵读为抓手,开发地方语文资源,通过学科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和组织实施,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学科教学特色的形成。

3.明确语文教师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中的作用

教师是课程基地建设的主体,也是课堂深度学习的主要推动者,每个教师都应全程参与课程基地的规划建设。教师应当用研究的眼光去重新审视已有的课程、教材,审视习以为常的课堂教学,在教学实践中积极进行课程的整合与创新。课程基地建设内容的确定,需要从课程的目标内容和方法、评价等多种角度来思考,学科组教师全员参与的过程,就是教师对本学科育人价值和育人目标深入思考的过程,更是各学科教师对实现教育价值和育人目标而开展课程建设探索与实践的过程。

二、利用语文课程基地建设,落实培训工程

针对以往的学科培训杂乱无序现象,自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后,我们要利用基地扎实推进各项培训工程,以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名师工程。学校语文学科实施三级师资培养体系,第三层级——以学校青蓝工程为依托,在备课组内,以“青蓝结对”的方式对工作五年以内的新教师实现一对一的帮扶指导。第二层级——以学校语文骨干教师为主导,成立语文学科青年教师成长联盟,引领青年教师提高专业能力;第一层级——以市级名师工作室为载体,借助特级教师、市级名师的专业优势,引领骨干教师提升专业发展层次,培养教学名师,并鼓励他们积极申报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这种分层实施的师资发展体系,最大的特点是能够促使教师在学习团体的督促下,制定专业发展目标,夯实专业发展过程、实现专业能力提升。

系统培训工程。从常规的外出学习开拓眼界,到聘请专家进行专业指导,再到系列专业比赛,让新教师历练教学基本功,锤炼教学智慧,让骨干教师形成教学思想,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师的校本课程开发能力和校本教研能力。

如基地开设的“读书工程”。教师的职业决定了必须博览群书,学校通过读书工程,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研究氛围,提升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厚教师的文化底蕴,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设立了至善读书节,分学科成立了教师读书社,印制了精美的读书笔记,为每位教师每年订阅一份专业报刊,开展读书沙龙等读书交流活动。在此基础上,面向语文老师开展更有针对性的学科读书活动,如针对教学活动延展读书内容,针对名家研读专著,针对校本教材开发研读地方文化典籍等,让语文教师的读书更丰富、更全面。为了使自己的工作更具有成效性,教师都必须认真学习课程理论,阅读大量的资料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便用科学的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

三、依托语文课程基地建设,提升教学能力

1.参与课程基地的前期建设

参与校园环境的设计。为了更好地营造课程基地和校本课程的氛围,语文老师带领学生参与设计校园的每个角落,让校园的每个地方都溢满书香,如文化墙、文化长廊、开放式书吧、楼道墙面、标语牌、班徽等,让校园环境在古朴中迸发着活力,达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的完美结合。

参与语文功能场馆的升级改建。语文专用教室的内部设计更离不开语文教师的创意,如学校的书法教室、阅读书吧等,都是老师带领学生亲手设计和摆放,从而为师生创造了更好的学习活动空间。

2.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

课程开发是课程实施的关键,语文课程基地建设必须重视语文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根据学校实际和本校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不断开发中学语文课程资源。例如,本地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利用地方的语文教学资源,开发有学校特色的语文教学资源,就可以不断地丰富有特色的课程资源,从而使课程基地的建设更有特色。

语文课程基地的开发和发展,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提升了教师语文学习和专业发展的空间,更为重要的是激发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教师们利用各自的兴趣、特长和优势,开发出不少深受学生喜爱的校本选修课程,如《古今文人咏海州》《海州神话传说赏读》《放飞的翅膀——初中生写作教程》等。

同时以社团活动和节日活动为主线,开设了系列语文活动。社团系列主要从阅读类、表演类、写作类、书法类四个方面成立了海韵文学社、玉兰诗社、海棠剧社、银杏书法社和经典诵读社,这是学生的第三课堂。学生在社团活动中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节日系列从红色文化、传统文化、校园文化三个方面开展了“红色记忆征文”“缅怀先烈励志演讲”“元宵灯谜会”“端午民俗会”“中秋诵诗会”等活动。这些课程和活动适应了学生的兴趣爱好,推动了学生的深度学习,提高了教师的校本教研能力,促进了语文教师的专业发展。

四、借助基地活动展示,提高反思和研究能力

为了更好地监控和评价校本课程的实施,学校借助市级优秀校本课程的评选,举行了校级语文精品校本课程评选,从文本理论到课堂教学再到成果展示,在评选展示中找差距、促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同时也让校本课程更加精品化、前瞻化。

语文课程基地建设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实践,教师不是理论专家,而是善于反思的实践家。校本课程的开发是学校的一项新兴活动,教师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借鉴,整个开发活动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和挑战性,值得老师反思的内容更是很多,因而反思就有其特殊的作用。语文课程基地要求参与的语文教师写教学反思,并用沙龙研讨的方式交流教学反思。

除了校内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同时升级拓宽语文校外学习的空间。语文老师充分利用当地的文化场馆、历史遗迹,如中国百年语文人研究院、海州文化民俗馆、孔望山、石棚山、花果山、朐山书院等,丰富学生的学习载体,开展海州文化民俗活动探寻、古城遗迹寻访、海州名人专题探究、《西游记》与海州地方文化等实践性、探究性校本课程,丰富学生的语文生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发现和创新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化理解与传承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让他们在更为宽广的学习空间里接受文化熏陶、精神濡染。

校本课程开发是语文课程开发和发展的关键。在实施国家统一课程的基础上,开发语文课程资源,在内容上要联系本地区的语文教学实际和本学校语文教师的实际去开发和利用语文课程资源,特别是具有地方特色的语文教学资源。例如地方方言的学习和利用,就是很好的语文学习的地方资源。有特色的地方语文教学资源来自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生活,很多知识对教师来说也是陌生的,这就意味着校本课程开发将带来教学思想的变化与教学内容的变化,意味着教师需要自己确定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负责课程实施、课程评估,因而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等的全面提高,因此,通过这些活动能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发展。

[作者通联:江苏连云港市海州实验中学]

我国基础教育实施“以县为主,省级统筹”管理体制机制。地方政府在基础教育管理过程中,无论是在组织体系的构建、教育资源的配置,还是在管理方式的变化、发展路径的改进等方面都具有相当大的自主权。如何在新的时期,充分激发地方教育活力,调动教育领域基层探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有机结合起来,需要地方基础教育的综合改革实验,以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

当前教育领域中的主要矛盾为人民群众对公平有质量教育的需求与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人民群众感知度最高的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主要是区域内不同学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因此需要从人民群众身边的教育改进做起,着力以区域为单位,抓住四个关键点,开展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

第一,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这是国家“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教育規划的目标。要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需要构建高质量基础教育发展的格局。首先,涉及区域内部不同领域教育的协同问题,即公办学校、民办学校、家庭教育、校外培训四种教育形态的协同,也就是教育治理的协同。其次,涉及不同学段的管理协同,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三个学段之间的相互衔接问题。突出的问题为幼小衔接问题,尤其表现为幼儿园小学化问题;小升初衔接问题,尤其表现为通过考试选择初中学校的问题;初升高衔接问题,尤其涉及普职分流问题。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关键之一。

第二,基础教育不同学段的教育改革诉求不同。学前教育主要是普及普惠、安全优质的问题,这就需要地方学前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公办幼儿园的建设力度、扩大普惠性民办园的比例;安全优质需要教育、妇联、公安、发改等部门的协同治理。义务教育主要是优质均衡发展的问题,关键是办学质量的均衡,涉及区域内教师队伍的科学建设和管理,推进教师县管校聘制度的落实落细,促进教师交流轮岗,均衡师资配置。高中教育主要是多样化发展的问题,随着普职分流在部分地区的深入推进,部分家长对考试的焦虑前移,既要加强传统意义上的普通中学、职业中学、技术中学的建设,也要加强综合高中(既有普通中学的性质也有职业中学的性质)的建设,形成多样化高中的办学格局。这些问题的有效解决,是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实验的关键之二。

(薛二勇,《中国教育报》2021年10月20日02版)

猜你喜欢
课程基地语文教师专业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分析如何完善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教学
新时期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探究
教育生态学视野下高职院校学生管理队伍专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论学习共同体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立足课程基地 推进教学改革
构建活动化校本课程,提升学生人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