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珠 徐庆利
(曲阜师范大学,山东 曲阜 273165)
人类对空间事件的认知具有共性,然而,这种认知共性却没有在人类的语言系统中得到体现,不同语言在描述运动时呈现出较大差异。人类对运动事件的认知共性和语言表达的差异性之间的矛盾,使得运动成为研究人类思维的独特范畴。
Talmy发现,世界上的语言在表述运动事件时,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根据运动事件中路径的语法编码形式,他将语言分为动词框架语言和卫星框架语言。动词框架语言(如西班牙语)倾向于通过动词表达运动和路径,通过附加语表达方式和原因。与此相反,在卫星框架语言(如英语)中,路径往往由附加语编码,运动和方式则通过动词表达。在此基础上,Slobin进一步提出“Thinking For Speaking”假说,认为人类在习得母语时,不仅习得了语言形式,也习得了语言形式背后的特定思维方式,并且这种特定思维方式一旦习得将很难改变。因此,学习另一种语言不仅是学习目标语的语言表达形式,也意味着重构思维方式。
Talmy的运动事件类型学框架和 Slobin的“Thinking For Speaking”假说激发了学界对运动事件的广泛关注。基于此,众多学者研究不同语言对运动事件的表达特征以及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国内对运动事件的研究在吸收国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获得了显著发展,但还不够充分。因此,文章通过对CNKI中关于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进行梳理,试图对国内运动事件的研究现状和特点进行描述,旨在为国内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发展提供一些启示。
文章统计了国内关于运动事件表达研究的发文数量,并对数量发展特征进行分析。
文章采用文献计量法和内容分析法,以“运动事件”为主题和关键词,在知网中文核心期刊中进行检索、筛选,最后得到65篇关于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根据论文的年发文量,以及研究内容和角度,对相关文章进行梳理和总结。
国内对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起步较晚,1998年才出现第一篇相关文章,但2008年后发展较为迅速。如图1所示,国内对运动事件研究的发展可分为两个阶段:1998~2007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为该领域在国内的起步阶段,发展缓慢,只有2篇文章;2008~2020年为第二阶段,在这一阶段,运动事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发展较快,研究成果较丰硕,共有63篇文章。总体看来,国内关于运动事件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图1 1998~2020年国内关于运动事件表达研究的年发文量趋势图
文章通过梳理总结从CKNI中筛选出的65篇文章,发现国内关于运动事件的研究有5个研究热点: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汉语运动事件语言类型、运动事件的二语习得、运动事件的翻译及虚拟运动事件的表达。
运动事件的词汇化模式指运动事件所包含的几个语义成分在语言中的编码方式。Talmy把运动事件分解为四个中心语义成分:图形、背景、运动和路径,以及两个相关成分:方式和原因。在不同的语言中,相同的语义成分由不同的语言形态进行编码。国内学者在此基础上,以运动事件的语义成分为中心,探索英汉语的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
英语和汉语在表达运动事件时既有共性又有差异。两者的动词都可以同时表示动作和方式或原因,附加成分表示路径,但汉语对路径的表达不及英语精细。李雪也赞同汉语的方式动词不及英语丰富,在表达某些运动方式时,英语倾向于综合型表达法,而汉语常用分析型表达,但汉语的路径动词比英语丰富,使用也更加频繁。
英语和汉语在背景信息的描述上也存在差异。许子艳通过“青蛙研究法”,探索了汉语和英语对背景的表达,发现汉语和英语对有背景句的使用比例无显著差异,但在某一具体分句所提供的背景信息数量上,汉语显著低于英语。
学界对汉语的运动事件语言类型一直存在很大争议。Talmy在其运动事件类型学中,将汉语归为卫星框架语言。然而,这种归类受到了很多学者的质疑。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以Slobin为代表的学者,他们认为汉语是连动式结构语言,运动路径和方式往往由等值的语法成分表达,应该属于第三种类型,即等值框架语言。
李雪等学者赞同Talmy的分类,将汉语归为卫星框架语言。徐英平主张在Talmy提出的两种语言类型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细化,将汉语归为类卫星框架语言。史文磊考察了汉语运动事件类型的历时变化,认为汉语是从动词框架语言向卫星框架语言转移,现代汉语更倾向于卫星框架语言,但并不典型。与此相反,一些学者认为汉语更偏向动词框架语言。
由此可见,国内学界对汉语的类型归属尚未达成统一,但逐渐有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语言之间的相似或差异是一个程度问题,而非绝对的相同或对立。因此,对语言的不同特征和不同方面进行具体分析,而非将语言绝对地定义为某种类型,更能揭示语言的特征以及不同语言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运动事件的二语习得在2010年后逐渐成为国内运动事件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主要通过实验,以中国英语学习者和母语为其他语言的中文学习者为研究对象,对比母语者和二语习得者对运动事件的表达,探索二语学习者用目标语表达运动事件的特点以及母语迁移的影响。
1.母语对运动事件的二语习得的影响
不同研究普遍发现了母语对二语运动事件表达的影响,这些影响体现在从词汇使用到语篇风格的各个层面。例如,许子艳通过口语表达实验,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运动事件时对路径动词的使用比方式动词丰富,且对英语中细粒度运动方式动词的使用存在较大困难,这是受汉语中运动方式动词不及英语方式动词精细的影响。朱海燕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表达自移运动事件中运动方式时的句型选择,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对松散句的使用显著多于英语本族语者,而对紧凑句的使用显著少于英语本族语者,这表明中国学习者受汉语描述性思维模式的影响。
母语迁移的影响不仅在中国英语学习者间普遍存在,也在来自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间得到印证。刘岩对比不同母语背景的汉语学习者对运动事件的汉语表达,发现母语为卫星框架语言的学习者所提供的路径信息更详细,而母语为动词框架语言的学习者则更频繁地单独使用路径动词,这些差异表明母语形成的路径表达习惯很难改变。
2.二语水平对运动事件的二语习得的影响
运动事件的二语表达和习得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二语的起始年龄、使用频率和二语水平等。其中,目前国内关注最多的是二语水平对运动事件表达的影响,但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有些学者发现母语的迁移作用虽很难完全消失,但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母语对二语表达的影响逐渐减少。曾永红考察了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致使运动事件的习得,发现不同水平的学习者表达致使运动事件时,在运动动词的数量和种类,以及描述背景信息时选择的事件合并方式方面存在差异,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表达逐渐目标语化,但即使是高水平的学习者,也仍受母语的影响。张拥政,于翠红对比了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学习者对运动事件的在线加工机制,发现随着二语水平的提高,中国学习者逐渐接近英语本族语者的加工机制。
然而,也有学者认为二语水平对学习者运动事件的二语表达没有显著影响。曾永红,白解红通过口头叙述实验,探索了不同水平的中国英语学习者对运动事件的表达特点,发现中、高级学习者在运动动词的使用、方式动词的使用、背景信息的提供以及事件合并方式方面均无显著差异。纪瑛琳通过相似性判断实验对比了母语为英语的低水平和中高水平汉语学习者对路径相似和方式相似的判断反应时,发现两种水平的学习者反应时均显著长于汉语单语者,这表明即使高水平的学习者也未能实现对运动事件认知模式的目标语转换。
造成不同研究中,二语水平对运动事件表达的影响结论不一致的原因有多种,其一可能是不同研究对二语水平的操作定义不同。例如,曾永红将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归为中低水平学习者,将英语专业大三学生归为中高水平学习者,将英语专业研究生归为高水平学习者;朱海燕则选取非英语专业大一新生作为低水平组,英语专业大二学生作为中水平组,英语专业大四学生作为高水平组。因此,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统一二语水平标准等方法使对二语水平的研究更加科学。此外,现有研究的实验对象大多为大学生和研究生等成人二语学习者,未来的研究应该包括未成年学习者,以更全面地呈现中国学习者对运动事件的习得状况。再者,目前学界对学习者因素进行了较为丰富的考察,但鲜有考察外部因素,如语言产出任务条件等,因此,未来研究还应关注外部因素的影响。
不同语言在表达运动事件时词汇化模式的不同往往给翻译工作带来困难。例如,动词框架语言倾向于用动词表达路径,而在卫星框架语言中,路径常由附加语表达。因此,动词框架语言中的路径动词翻译到卫星框架语言时就可能没有相应的动词表达。同样,卫星框架语言倾向于用动词表达方式,其方式动词翻译到动词框架语言时往往需要采取分析型表达。
李雪分析了英汉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之后,发现汉语的方式动词不如英语丰富,因此在进行英汉翻译时,如何处理英语方式动词中所包含的细致方式信息是一大挑战。通过对比OliverTwister的原文和译文,发现英译汉对运动方式的处理主要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方式是将英语方式动词进行分析型表达,这种翻译方法能够保留原文的信息,但会使译文显得啰唆累赘;第二种方式是忽略英文方式动词所包含的具体方式信息,用汉语含义比较笼统的动词代替,这种翻译法简洁明了,但容易缺失原文的信息。两种翻译法各有利弊,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时要根据上下文和翻译目的选择合理的翻译方式。刘华文,李海清分析了汉译英时运动事件的再词汇化过程。译者在将汉语翻译成英语时,首先通过原文表达将运动事件还原,之后将其分解为若干个运动事件成分,最后选定特定的成分用目标语进行表达,完成再词汇化过程。
虚构运动作为一种认知表征模式,描述的是非真实现象。李雪以中英现代小说为语料,对比了英汉隐喻运动表达,发现英汉语在表达隐喻运动时,最常见的以空间运动建构的目标域依次为时间、思想或感情状态、听觉和视觉,且二者在隐喻投射方式上都体现出高度相似性;但受真实运动事件词汇化模式影响,英汉语在隐喻运动表达的具体言语表征上存在差异,与汉语相比,英语在表达隐喻运动时使用方式动词的频率更高,类型更丰富。邓宇通过“心”类虚拟运动表达,分析了心理活动虚拟运动在英汉语中表达的认知机制,再次肯定了李雪的观点,即英汉语虚构运动表达在以空间运动所建构的目标域和隐喻投射方式上具有较大相似性,但同时也存在和两种语言真实运动事件表达一致的差异性。
虚构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与真实运动事件的表征相互联系。然而,目前国内对虚拟运动的研究并不多。已有研究主要通过例句进行分析,研究方法较单一。此外,虚构运动的表达内容十分丰富,但目前国内学者往往只选择其中的一小部分进行对比,所以该领域还有很大的研究空白。
国内关于运动事件的研究自2008年后发展较快,已经形成了较可观的规模。然而,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这些研究不足的部分可以为运动事件的发展提供新的方向。
首先,大部分研究结果显示,语言之间既存在差异,也有相同之处。因此,仅从运动事件语言类型的角度定义和分析语言,尤其是汉语,过于笼统。应该对不同的语言进行多层面、多角度的细致分析,更加科学地展示语言的特征及不同语言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其次,现有研究大多采用语料库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而实验研究以口语产出为主,书面产出较少。未来的研究可以丰富研究方法,充分利用神经语言学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如通过眼动实验等探索识解运动事件的神经机制。
再次,当前国内对运动事件的研究主要在英语和汉语之间,很少涉及其他语种,未来的研究可以扩展所研究的语言类型和语种,探索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区别和联系。
国内对运动事件表达的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自2008年后在研究广度和深度上都取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一大研究热点。文章梳理了国内1998~2020关于运动事件表达的65篇研究,总结出目前国内关于运动事件表达的主要研究内容,并提出了当前研究的不足和启示,发现该领域尚有很大的研究空间。本研究的局限在于只统计了中国知网核心期刊的相关文章,对文献的分析可能有遗漏或角度不全,希望之后的研究能够对此进行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