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背景下高职院校“项目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以软件技术专业为例

2021-11-19 07:46
科技视界 2021年31期
关键词:导师制三全育人导师

王 萌

(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甘肃 兰州730060)

0 引言

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原则。全员育人指的是育人主体的全员性,要素是人;全过程育人指的是育人过程的持续性和阶段性,要素是时间;全方位育人指的是育人工作和育人对象发展的全面性,要素是空间。近年来,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国内各高校都在探索研究生教育以外的高等教育也能建立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制度——导师制,以更好地贯彻“三全育人”的当代教育理念。

1 “项目导师制”建设背景

国外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5世纪英国牛津大学的“新学院”,中国早在1938年就正式引入了导师制[4]。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已进入内涵发展时期,作为精英教育重要培养模式的导师制也在部分高职院校试点与实施。导师通过“完成项目”的实践性活动,指导学生应用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独立进行探索性学习,使学生在专业思维、职业技能、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高与发展。“导师制”是与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课堂教学相对独立、并行运行的学习过程,是在导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型学习过程。

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IT企业对于高职毕业生在知识、技能、素养各方面要求更加突出,人才供需两侧的矛盾日益凸显。一方面,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产业的发展,企业对相关人才有大量的岗位需求;另一方面,毕业生无法满足企业要求,及时胜任岗位工作。通过深入调研发现,主要原因是目前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无法适应市场需要:培养人才创新能力的载体不够,重知识技能、轻项目开发;培养人才综合素养的过程不系统,重课堂教学,轻课外探索;教师参与人才培养的深度和广度不够,重教书、轻育人。“项目导师制”以项目为载体,以导师制为抓手,使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专业技能应用、创新思维建立、综合素质提升、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得到全程化、系统化的指导和训练,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岗位适应能力,是实现“三全育人”总体目标值得研究实践的高职创新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 “项目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

2.1 “项目导师制”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建立

“项目导师制”即项目制、导师制、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方式的有机融合,是在“三全育人”背景下,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基础上,以就业为导向,建立的一种促进学生个性化、全面化、学创一体化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通过深入调研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岗位要求,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形成“项目导师制”的人才培养目标。在专业课程体系基础上、以项目作为延伸和拓展,形成专业和项目相结合的课程体系。在学分制基础上,建立“学分制+项目制”的评价体系,支持项目成果的学分兑换制度。

当前,在高职“项目制”中的项目主要包括竞赛类、开发类和科研类项目。

其中,竞赛类项目包括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竞赛,开发类项目主要为技术服务类等对专业技能要求较高的项目,科研项目可以是导师培育对专业进行创新、研发的项目。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在项目研究、开发的过程中参与到每一个环节,使其技能、习惯、思维等都得到较好的系统化的培养锻炼。

2.2 双师结构导师团队建设

首先,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导师团队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对学生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之外的包括心理健康、思政素质、职业规划等方面的指导。因此,要打造一支具备“过硬政治素养、扎实专业知识、持久育人热情”的导师队伍,才能更好地解决“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

另外,高职院校培养的毕业生要满足市场、企业的需求,必须在办学过程中深入开展校企合作,这是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IT技术发展极其迅速,应用领域与方式也在不断拓展,因此,要将企业兼职教师作为项目导师团队的有效补充,通过“引进来、走出去、双向交流、合作开发”等形式,促进导师团队成长。企业兼职教师带来企业经验、实际开发项目,导师团队走进企业,参与项目研发、进行实践锻炼。一方面,导师团队能及时掌握市场需求及最新技术;另一方面,兼职教师在项目完成过程中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使学生对企业需求更了解、技能掌握更熟练、操作过程更规范、素养提升更全面。

2.3 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

创新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项目导师制”师资团队的建设都需要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校企协同创新等平台作为支撑。一方面,学生在校期间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项目的研发过程中,为今后步入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教师拥有了科研项目培育、科研成果转化的平台,作为“项目导师”,也拥有了“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载体和环境。

2.4 科学评价机制建设

要保持“项目导师制”深度、长效开展,科学评价机制的建设必不可少。一方面,学校和二级学院要根据学生培养过程、成效对导师进行考核,形成激励效果;另一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而全面的考核,从学分、评优等方面进行公开、公正的评价,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完成项目。

3 结语

综上所述,“项目导师制”探索实践过程中包括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双师结构导师团队建设、综合性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建设及科学评价机制建设四个方面。忽视任何一方面的工作,这种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

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系列重要论断,多次强调“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区域经济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等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大使命,同时也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前沿阵地。因此,探索出强化教师的育人功能的创新教育模式,对于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校企合作,乃至推动一系列教育改革都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导师制三全育人导师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V eraW an g
导师榜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开放大学“导师制”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以软件工程专业为例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一主多辅的导师制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
德育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
高职化工类学生试行成长导师制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