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卫兰
摘要:学前教育阶段是幼儿形成人格和性格的关键时期,这就突显出学前教师的重要职能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学前教育中幼儿自我管理的习惯养成入手,希望对促进幼儿行为习惯的有效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词:幼儿;管理习惯;养成
引言
在幼儿园中进行自我管理教育,能够推动幼儿协调发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为他们未来的成长道路奠定基础。
一、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其一,教师没有正确认识到帮助幼儿养成自我管理习惯的重要性。教师更加注重对幼儿在知识层面的教育教学,这也是现如今的大势所趋,家长在选择幼儿园时更加注重幼儿园能否带给幼儿良好的知识教育。这就导致幼儿园在考核教师时,往往依据教师能否带给幼儿尽可能多的知识为标准,但是仅仅注重知识教育方面很难成为一位合格的教师,也很难使幼儿得到健康成长。
其二,幼儿的学习活动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上,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没有及时地给予知识的补充。其实,在幼儿园教育阶段,通过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教育教学,反而更有效,也更重要。但是,教师更加注重在課堂中的教学,在幼儿日常生活中却没有很好地贯穿知识,也没有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习惯、收获知识,不能贯穿一日活动皆课程的教学观念。
二、在幼儿日常活动中养成自我管理习惯的策略
在幼儿的日常活动中,帮助幼儿养成自我管理习惯非常重要,这也是目前很多幼儿园教育教学中忽视的一个问题。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帮助幼儿在日常活动中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首先,让幼儿进行个别化学习,使他们养成专注、认真的自我管理习惯。例如,幼儿园中每名幼儿的性格都是不同的,教师要因材施教,让幼儿进行深入思考。针对动手能力较强的幼儿,教师可以让他们在日常的手工活动中得到知识的补充与学习;针对性格内向、喜欢在书籍中遨游的幼儿,教师可以进行书籍方面的教育教学,让他们通过阅读学到更多知识。教师只有把握好幼儿之间的差异性,才能帮助幼儿养成更好的自我管理习惯。
其次,在日常活动中融入幼儿自我管理的教育教学。例如,在幼儿吃饭时,教师发现有些幼儿吃饭吃得很快,有些幼儿吃饭时注意力不集中,还经常把饭弄到桌子上。这时,教师可以让吃饭行为习惯不好的幼儿向那些吃饭又快又好的幼儿学习,让幼儿结束吃饭后,观察桌面的整洁程度,然后询问幼儿谁的桌面更让你喜欢,大多数幼儿会选择较为干净的桌面,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在吃饭时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
这种教育教学方法能够逐渐培养幼儿的自我管理习惯,利用这种方式去培养,也能降低幼儿的抵触程度。最后,教师要在幼儿运动时帮助他们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幼儿的运动时间大多以游戏为主,但是在游戏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矛盾。那么如何化解这些矛盾?如何引导、教育在游戏过程中引起矛盾的幼儿?例如,在幼儿进行游戏时,要先帮助幼儿弄清楚游戏规则,在幼儿都同意规则之后再让他们开始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如果出现矛盾,教师就要把游戏规则向出现矛盾的幼儿再说一遍,看看是否违反了规则,如果违反了规则,要询问他是否喜欢不守规则的人。这时幼儿都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幼儿认识到错误之后,教师要鼓励幼儿向游戏中的幼儿道歉。这种教育教学方式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养成自我管理的习惯,同时培养较为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最后有效激励,激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幼儿身心稚嫩,对自我认识不足,需要在外界的引导下形成自我认知,而外界的肯定会让幼儿对自身行为产生认可,并下意识地强化某种行为,这样则会为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下基础。在幼儿教育中,我们可以发现幼儿普遍喜欢受到家长和教师的表扬与鼓励。基于此,教师应当结合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开展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从而促进教育目标的顺利实现。比如,在帮助幼儿养成勤洗手这一习惯时,教师首要先让幼儿认识到勤洗手的重要性,再将正确的洗手方法传授给幼儿。此后,当幼儿洗手,教师要注意观察幼儿的表现,再挑选出几名表现比较突出的幼儿给予表扬,并且给予一些奖励。例如,在班级评比表当中粘贴一朵小红花,或者发放一些小奖品等等。这样做一方面可以让受表扬的幼儿获得更强的成就感与喜悦感,另一方面让其他幼儿受到激励,从而积极主动的加入到勤洗手的行列当中,从而促进行为习惯教育成果的提升。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发现幼儿的些许进步,并且给予相应的赞赏。例如,文明礼貌的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使用激励机制的方式来进行培养,文明礼貌可谓是众多中华人民的基本品德之一,更是中国发展的基础。文明礼貌不仅仅是人的外在展示,更是更体现出了一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人与人之间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同时也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告知幼儿什么叫做尊重他人,关心他人,有助于幼儿体谅其他人的感受,并且促进良好教学环境建立。同时,也能为幼儿在后期处理人际关系时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在这一阶段则需要选择有效的激励方式,对于幼儿每一次的文明礼貌习惯,教师给予他们鼓励,让他们逐步养成行为习惯。当然,真正能触动幼儿并激励其不断进步,改掉各种不良行为的激励,应该融入教师的真情。毫无情感的流露、缺乏发自内心的爱,教师的激励就没有了感染力。因此,教师在激励的同时,应该给予幼儿关爱,让幼儿体会到教师的真诚,只有通过这种方式,才可以有效激发出幼儿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促进行为习惯的早日养成。
结束语
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已经对“一日活动皆课程”这一主题产生了一定的认可,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存在不足。随着一日活动皆课程观念的推广,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教师能够更好地树立起这个观念,在幼儿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帮助幼儿培养自我管理的习惯,同时能够让幼儿学到更多知识。
参考文献:
[1]谭晶星.幼儿护健康、养习惯一日生活渗透型培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1(08):20.
[2]王丹琦,刘卓君,盛金龙.基于幼儿心理、生理、行为习惯的幼儿园室外环境设计研究[J].现代园艺,2021,44(17):11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