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2021-11-18 08:09:31张彩霞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8期
关键词:高年级提升策略有效性

张彩霞

摘要: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要积极打造高效课堂,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在新课改实施以来,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有了一定的改变,但是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问题,他们的自控能力比较差,而且加上喜欢玩的天性,导致小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学习。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好语文基础的黄金阶段,为了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与总结,优化与创新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等能力,进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8-387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大力推进,我国的教育专家针对于现阶段的教育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到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出现了无效教学的状况,如教师没有设定清晰的教学目标,也没有采用新颖的教学手段,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相对机械化,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在这种情形下,教育专家号召广大教师不要再采用“新瓶装旧水”的教育模式,需要结合当前的教学形式采用更加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巧设疑问启发教育,激发探索精神

小学生爱玩好动,在语文课堂中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容易分散,自我调控能力较弱,如果上课提的问题缺乏趣味性和启发性,则难以激发学生的兴奋点。因此,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也不能以教师为中心,必须明确学生才是课堂上的主角,教学策略的实施都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问题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导火索,也能调动学生的好奇心,结合教学内容,教师适时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的注意力快速凝聚,活跃思维,投入探究之中,更好地理解文本,提高学习能力。

如《西游记》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是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也是学生喜欢读、乐意读的好书。《猴王出世》课前预习时,教师要求学生读一读《西游记》,并结合课文内容提出若干疑问:“《西游记》对大家来说都不陌生,那么在这部古典文学中,你最喜欢谁?”“你能用几句简单的话语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孙悟空吗?”“你知道孙悟空是怎样成为美猴王的吗?”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重温《西游记》,并预习课文,思考问题。课堂上,教师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一问题情境的创设,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读书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习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激发学生阅读古典文学的兴趣。为了让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搭建小组合作学习的平台,让生生之间进行讨论、交流,对文本的理解则更为深刻,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語言表达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索精神,达到了预期的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在小学语文高年级教学中,教师要想构建高效课堂,就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知能力与水平相对有所提升。教师要能充分放手,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学会积极地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投入到学习的过程中,这样的学习才是更加高效的。学生到了高年级阶段,预习的方法以及形式要能变得更加丰富。教师要能够教给学生适合的预习方法与策略,让学生可以有法可循。教师要求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之上,能自行解决生字新词,对于文中不理解的字词句,也要能主动地进行探究与学习。学生不仅可以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也可以通过自主查阅资料,或者向他人请教的形式来解开心中的疑惑。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结合学生的具体学情制作预习试题卡,以此来检测学生的预习情况。让学生在预习时,能够有重点的、有计划的、有目的地落实预习任务。

比如,在教学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时,教师可以从五个方面设计预习内容,即“熟读课文”,要求学生默读课文两遍、朗读三遍,读通读顺古诗。“预习字词”,可设计不同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能够正确地书写本课生字新词;通过查字典的形式,区分多音字;结合注释,写出诗句中重点字词的意思。“内容感知”,结合诗意设计问题。“资料收集”,搜集有关诗人范成大、杨万里、雷震等相关资料。“阅读质疑”,让学生说一说,在课文当中的这几首古诗表达了诗人对儿童怎样的感情?读了课文,在上课时还需要努力地弄懂哪些问题?等等。这样的预习试题卡,让学生在预习之前对所学内容,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为课堂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合作学习

教师需要明确学生的分工,使其各司其职,保证每个学生均能够在学习小组中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就是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在学习小组中找到自身定位,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小学语文教师作为课程教学引导者,应当合理地分析学生的兴趣爱好、基本情况及学习能力等,在此基础上组织探究性小组的合作学习。为保证小组组员的地位“不可或缺”,教师需要对小组不同层次的学生展开明确的分工,既使每个学生都知道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需要做什么”,也使他们明白缺少自己,小组合作任务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例如,在教学《大自然的启示》时,教师提出问题“课文中林务官为什么展开打扫森林的工作?打扫之后的森林会变成什么样?”随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学习能力较低的小学生就能够负责查字典的工作,帮助小组成员通读全文。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能够帮助学习能力较低的小学生对课文内容展开分析,同学之间互相鼓励,让学习能力较低的小学生先对教师的问题给予解答:因为林务官感觉杂草很多,所以他才会选择打扫森林。学习能力较强的小学生可以补充、完善答案。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想法充分地表达出来,通过讨论整合得到完整答案。教师根据学生答案做出总结,引入正文进行讲解,并且在下课之后,再请学生谈谈对课文的感受。学生经过二次讨论,充分意识到:需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人类应当保护环境,才可以为动物与人类自己创建美好的家园。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语文高年级教学中还存在很多明显的缺陷性因素,为了进一步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量,结合现代教育趋势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高效地学习,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李桂川.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有效性的尝试[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06):140-141.

[2]李迎香.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19(05):32+30.

[3]戴跃青.论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12):79.

猜你喜欢
高年级提升策略有效性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甘肃教育(2020年6期)2020-09-11 07:45:28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56
浅谈小学高年级英语分层教学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关于师幼互动的文献综述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7:07:19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联通公司服务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公司信息化管理与经济效益提升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49:28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2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