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卓
摘要:目前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着语文教学的效果,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能够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基于此,本文主要围绕读写结合教学法在小学语文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阐述了小学语文教学中读写结合应用所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读写结合教学法;小学;语文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1-066
伴随着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小学语文教学方法也随之变得丰富起来。小学语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当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时间,让其独立完成课文的阅读与理解,使其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进而愿意学习语文知识。同时,教师需要把阅读与习作结合到一起,引导学生挖掘阅读中的可用因素,并将其应用到实际写作当中,让其获得更多的写作灵感以及修辞手法,让其形成良好的读写习惯。读写结合其实就是将文章作为主体,从文章的内容结构入手,教师设计出相关教学训练方法,通过阅读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除此之外,写作能够帮助教师巩固并强化学生的阅读技能。有效的读写结合教学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一、读写结合教学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部分教师在备课时未能深入了解文本内容,致使阅读与写作教学无法整合到一起,影响着语文读写结合教学的效果。同时,有时教师会忽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虽然将阅读与写作结合到一起,当时并没有让学生深入阅读课文,独立完成对于文章内容的理解,这也让学生的阅读体验不佳,无法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取写作灵感,让读写结合教学法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1]。
二、利用读写结合教学法进行小学语文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改变写作顺序,加强读写水平
在应用读写结合教学法展开语文教育教学时,教师可以改变读写顺序,先写作后阅读。首先,教师为学生布置课前作业,让学生按照教材主题提前展开写作练习,待学生完成写作过后,教师根据文章结构对学生展开指导与点评,不但能够打造出引导性的语文教学,同时还可以丰富教学任务,加强学生的读写水平,提高学生对于课文的兴趣,让教育教学效果得到提升。
(二)通过细心观察,扩大阅读积累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对文章内容展开思考,细心观察文本内容,使学生分析作者创作时都使用了哪些创作方法,并将其纳为己用,扩大学生的阅读积累[2]。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针对一篇文章对学生进行读写教学,也可以多次利用一篇文章對学生进行的不同教学重点的读写教学,并优化自身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多次反复的阅读,更加深刻掌握阅读文章的内容结构,促使学生挖掘更多的写作素材、写作方法等,逐渐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三)鼓励小学生进行模仿练习
每篇文章均具有自身独特的情感,而教学中所具有的情感则是作者想表述的情感。通常小学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并不需要将整篇文章全部讲解清楚,教师只需要针对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展开重点讲解,让学生通过简单的句子,或者含有文章中心思想的段落,促使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并从中感悟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变化,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以及理解能力。
仿写是语文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手法之一,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利用自身的写作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创造出相似的内容。学生通过仿写能够深刻感受到文章思想,不仅将阅读教学有效延伸,还对学生起到一定的读写结合培育作用[3]。
(四)加强续写练习,扩散学生思维
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自己读过的文章的展开续写练习,让学生针对阅读的文章产生有感而发,并将自身的感受描写融入作文中,完成对于此篇文章的续写。通常学生在阅读一篇文章后,均会产生自身独特的见解以及思想,教师需要充分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学生进行读后续写。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让学生将自身的想法,充分融合在写作创作中,并强化了续写练习,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也发散了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不断提高。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语文教育教学来讲,读写结合教学法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提升教学质量。因此,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活动时,需要了解写作与阅读之间的关系,并让学生沉浸在阅读中,汲取更多的写作素材,以此创作出结构完整、语句优美的作文。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完成阅读续写、阅读仿写等学习任务,以此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写作经验,使学生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得以发挥,最大限度上展现学生的能力,让其学科核心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雷娟娟.小学语文教学读写结合策略探究[J].学周刊,2021(04):47-48.
[2]孔丹荣.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20(52):70-71.
[3]刘学园.小学语文高年级的读写结合教学方法[J].中小学班主任,2020(12):69-70.
[4]王晓萍.试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读写结合教学法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75-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