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旗
【摘要】小学教育是学生进行学习的起点,也是一个个体进入这个社会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第一块基石,因此有必要针对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不断提升废旧材料应用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有效提升學生的价值观,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本文通过对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进行阐述,进而提出具体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促进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开展做出积极贡献。
【关键词】废旧材料;小学美术;教学实践
引言
小学生往往比较好动,这个时期的学生往往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因此学习环境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审美观念的养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小学美术教学要结合小学生的特点,提高自身对于废旧材料应用的专业素养,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置。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废旧材料的应用,可以在教学中提高与学生的互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散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学习美术。
一、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非常重要,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将教学内容与废旧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美术的学习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学生学习水平,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同时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功能。目前我国小学对于学生的美术教育过于传统,只讲究理论基础,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学习功能,也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使学生在美术方面的学习比较肤浅,掌握不了美术学习的精髓,不利于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小学需要加强对于废旧材料应用的重视,加强对于学生实践技能方面的锻炼,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建设,这对于提高小学美术教育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可对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科学设计,让学生参与设计方案的选择过程中,以此培养学生的研究和分析能力。同时教师与学生一起进行分析设计,也会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学习功能,为其以后独立自主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基础和保障。也为小学开展特色教育提供素材,科学有效的利用废旧材料,有效实现我国小学美术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
二、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结合生活场景,感受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真谛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中,要将生活场景加入进来,确保与生活资源紧密结合起来,提高学生对美术教学环境的熟悉度和认同度,感受亲切美好的学习环境。美术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方式,需要视觉的感知力,良好的生活场景的引入可以为学生美术的学习提供充足的素材,更有利于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有所感悟,创造出更加有创造力的作品。在美术教学中开展废旧材料的应用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作用,有效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帮助学生成长的同时,也实现了废旧材料的合理充分利用,实现小学的持续健康发展。同时也使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促进学生美术的学习与生活紧密相连,践行艺术来源于生活的理念,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2]。
2.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废旧材料的应用
在废旧材料应用设计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使小学美术废旧材料应用符合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的特点,发挥环境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打造特色化教育,让学生能够感受废旧材料应用带来的视觉冲击,理解其中蕴含的道理。教师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废旧材料应用过程中,发挥学生的想象力,进而正确引导学生进行美术学习,并积极引入自己的思考和想象,提升美术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对美术的教学更加热情和积极。同时帮助学生积极进行废旧材料利用的思考,将其综合利用起来,实现小学美术教学模式的可持续发展。
3.通过废旧材料的应用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由于目前学生的学习负担过大,学生的心理承受压力不高,为了更好地保证学生的心理健康效果和质量,小学美术教师要遵循心理健康认识的概念,并结合废旧材料应用的教学活动,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废旧材料应用的含义,进行高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废旧材料的应用来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理解,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与水平。同时要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并将生活的现实情况与学习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可以更加热爱生活,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3]。
结论
综上所述,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于学生美术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要加强对于废旧材料应用的重视,利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学生的体验感和获得感。同时要根据艺术来源于生活理念,积极将废旧材料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联系生活实际,确保学生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达到科学的废旧材料应用的目的,有效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晓兰.小学户外体育活动材料的适宜性投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2]孔华.游戏教学在学生教育中的实践探讨[J].学周刊,2019(14):164
[3]小学美术绘画教学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18(05):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