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实践困境与实现路径

2021-11-17 23:28梁裕韦大宇
教育与职业(下) 2021年11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乡村振兴职业教育

梁裕 韦大宇

[摘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新要求。文章在探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内在逻辑的基础上,针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存在专业布局不合理、人才培养支撑力度不够、科技服务能力不强以及职业培训不够匹配等困境,从调整专业布局、创新人才培养、优化科技服务能力和完善职业培训体系等方面提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以发挥职业教育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积极作用,助力全面实现乡村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乡村产业;职业培训

[作者简介]梁裕(1972- ),男,广西梧州人,天津大学教育学院在读博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天津  300354)韦大宇(1978- ),男,广西南宁人,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广西  南宁  530226)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1)22-0035-06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并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乡村振兴战略将产业兴旺放在总体要求首位,凸显了产业兴旺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乡村振兴关键在产业振兴,产业兴则乡村兴,产业强则乡村强。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底层逻辑,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物质保障。目前,我国乡村产业发展滞后,基础薄弱,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度不够,亟须全面提升。《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广大农村培养以新型职业农民为主体的农村实用人才”。

因此,探究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深入剖析职业教育在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围绕职业教育的优势提出其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有效路径,对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内在逻辑

1.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起点。技术是人类生存和进步的工具,人类从衣食住行到生产发展都离不开技术。从现代教育发展历程来看,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实践活动,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是教育服务的一种具体的体现。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内在价值属性,而通过培育技术技能型人才助推产业发展则体现了职业教育的外在服务功能。职业教育服务产业发展的外在服务功能是通过产业对接职业、职业对接专业、专业对接学业,从而为产业发展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实现的。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入推进,特别是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急需职业教育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作为支撑。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内涵应包括为乡村振兴发展产业培养培训急需的技术技能人才,组织科技服务团队解决乡村产业发展的技术问题,以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和科技服务带动乡村产业振兴。

因此,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适应乡村振兴的产业发展培养培训技术技能人才,适应乡村振兴的新技术要求提升科技服务能力,从而带动农村经济转型、农业产业升级和新型农民素质提升,是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起点。

2.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动力逻辑。产业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发展反过来能够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职业教育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规格也需不断优化调整,才能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职业教育连接产业发展的技术需求和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供给,任何国家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新产业新业态的出现,均需职业教育提供技术技能人才去解决产业发展过程中的技术难题。我国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进程中亟须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和升级,特别在一、二、三产业融合过程中不断产生的休闲农业旅游、农耕文化体验、健康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这对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数量、规格、质量等提出了新要求。同样,在建设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过程中,需要对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新产品等进行研发,这对职业教育科技服务功能也提出了新要求。职业教育具有运用和推广先进技术的优势,通过技术赋能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源源不断地供给技术技能型人才,从而不断推动乡村产业振兴,这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内生发展的动力源泉。从这个意义来说,职业教育是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引擎。

3.職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逻辑归宿。产业发展离不开人才支撑,高水平人才可以引领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乡村产业振兴归根结底是乡村人才的振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培养各种类型的技术技能人才,不仅可以满足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也可以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重要的人才保障。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就是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人才支撑,如何更好地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是职业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特别是现代农业产业构成的多样性特征决定了乡村产业振兴对职业教育人才需求的多样性,迫使职业教育不断调整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产业的发展决定了职业教育对农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不局限于农业生产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还需拓展到经营管理领域。在技术应用领域,职业教育承担着科技转化和技术传承的重要任务,在对接乡村振兴不断涌现的新产业、新业态过程中,职业院校科技服务团队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不断推进农业技术进步。在技能培训领域,职业院校通过定期不定期开展职业培训的形式,为乡村产业管理人员、产业工人以及职业农民等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相关人员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提高其技术技能水平。由此可见,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最终落脚地还是在人才培养,只有培养大量具有“三农”情怀的技术技能人才,才能在实施乡村产业振兴过程中发挥其技术技能优势,才能真正实现农村农业现代化。

二、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困境

1.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结构对接不够紧密。职业教育是面向市场的就业教育,应该主动对接市场需求,根据产业发展不断优化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结构,才能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当前,我国职业院校布局和专业设置与乡村振兴所需的产业结构之间仍然存在对接不够紧密的问题,导致专业结构与乡村产业结构的匹配度不高。一方面,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振兴需求不够匹配。根据2021年教育部发布的《职业教育专业目录》统计,中等职业教育358个专业中仅有31个是农业类专业,占比为8.66%;高等职业教育专科744个专业中仅有48个是农业类专业,占比为6.45%;高等职业教育本科247个专业中,仅有13个农业类专业,占比为5.41%。从职业教育专业布局来看,第一产业即农业类专业所占比重不到10%,与乡村振兴战略不够匹配,难以支撑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历史任务。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与乡村产业升级发展不同步、不协调。随着我国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产业的发展形态不断演化和更替,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增强对产业的适应性,构建与之相对应的涉农专业群,并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从目前我国涉农类职业院校发展现状来看,只有部分职业院校能及时与乡村产业发展同步调整专业结构,大部分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未能紧密对接乡村产业结构调整。

2.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无法支撑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职业院校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目前,我国职业院校在为乡村产业振兴领域培养人才的规模和素质能力等方面还存在较大差距。在培养规模上,由于我国职业教育体系中职业院校设置和专业布局等历史原因,全国涉农院校布点较少,目前我国职业院校主要开设二产、三产类专业,开设一产类专业较少,导致职业院校培养涉农专业的学生数量不足。在能力素质上, 由于推动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需求,乡村振兴不仅需要掌握生产技术的专门人才,而且需要大量既懂生产技术又熟悉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当前,职业院校学生能力素质普遍存在技术技能掌握不扎实、经营管理能力偏弱等问题。究其原因,部分农业职业院校培养目标比较单一,开设涉农类课程不充分,实践教学安排与实际农业生产结合不够紧密,导致学生所掌握的技术技能与农业生产所需的操作能力要求脱节。此外,涉农类职业院校对开设农业经营管理类课程重视程度不够,学生在校期间缺乏足够专业训练和经营实践锻煉,导致既懂农业生产又熟悉经营管理的人才紧缺,难以支撑乡村产业振兴高质量发展。

3.职业教育科技服务不能满足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需求。随着农村农业现代化步伐不断加快,农村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在不断深化,构建农村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推动农村农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农业产业效率均需不断提升农村农业科技水平。

目前,职业院校科技服务乡村产业振兴能力不足,在智慧农业、农产品加工等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够强,利用新技术、新工艺服务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发展能力有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职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在科技技术服务领域的综合能力不足以保障乡村产业振兴对科技技术的需求。近年来,职业院校结合所在省市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申报创立了不同级别的科技技术创新团队开展技术攻关,但类似团队建设不够普遍,特别是涉农类科技服务团队还需进一步加强。第二,职业院校普遍存在服务智慧农业及农产品加工领域的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改造现代农业的能力仍存在较大差距,无法满足乡村产业智慧、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需求。第三,职业院校与企业校企合作不够深入,难以建立成熟的产学研体系,特别是涉农新技术、新工艺等研究成果服务乡村产业发展能力明显不足,不能适应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需求,无法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

4.职业教育培训不能无缝对接乡村产业振兴发展需求。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呈现,乡村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的需求越来越复杂,这要求新型职业农民必须经过严格的培训并且掌握生产技术技能。目前,职业院校的职业培训领域体系不够健全、职业培训资源不够丰富、职业培训形式不够多样化,与乡村产业振兴的培训需求还有较大差距。

第一,职业院校针对乡村产业振兴的职业培训体系不健全,职业培训开发能力不强,职业培训与职业证书的衔接不足,主动服务各地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开展职业培训较为欠缺。

第二,在职业培训内容和课程上,职业院校对接当地产业需求开发培训课程和教学资源库比较少,课程资源更新不够及时,线上共享培训资源不够丰富,不能满足广大农民对农机设备操作技能、企业经营技能、企业管理技能等技术的需求,导致职业培训与产业技术需求不匹配。

第三,在职业培训形式上,职业院校还不能完全结合农业产业生产实际需求提供形式多样的培训服务。特别是在信息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职业院校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如手机短视频、直播等培训形式还不够丰富,难以满足农民方便参与、想学能学、易学好学的培训需求。

三、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实现路径

1.围绕乡村振兴产业链调整职业院校专业布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产业振兴,需要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实际调整职业院校布局与专业结构,打造高水平涉农专业群,才能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产业链。

第一,提升职业教育院校专业设置与乡村产业人才需求的匹配度,科学合理分配职业教育资源从而实现与乡村产业结构的精准对接,提高职业教育的专业布局与乡村振兴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职业院校要建立对接产业调整专业的联动机制,根据乡村产业新变化和发展不断调整原有专业的结构,通过及时增设新兴专业等途径满足乡村产业升级需求。

第二,注重乡村产业与职业院校专业的一体化设计与衔接,建立“中职—高职专科—高职本科”贯通涉农类职业教育体系,以满足乡村振兴对涉农类专业人才的不同层次需求。职业院校在专业建设过程中必须随着乡村产业发展新趋势对专业内涵进行一体化设计,在不同层次的职业教育中对应产业发展的不同层次需求,以实现专业人才培养与乡村振兴产业人才需求的紧密对接。

第三,增强职业教育涉农专业群建设与乡村产业结构的适应性。基于我国乡村产业结构不断融合与优化的现状,职业院校在专业群建设过程中不能再拘泥于传统单一的专业建设,而是要按照涉农专业群与乡村振兴产业链高度融合的组群逻辑和实现路径,利用所服务乡村产业链的资源与优势,夯实高质量高水平建设涉农专业群,更好地服务具有乡村特色的“农业种养—产品加工—旅游消费”一、二、三产业融合的产业链条。

第四,职业院校特别是涉农类职业院校承担着保障乡村绿色生态发展的重任。在专业设置上,要彰显乡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优先开设“生态农业技术”“林草生态保护与修复”“循环农业与再生资源利用”等专业;在人才培养上,要培养人才重点掌握生态农业生产、绿色食品生产与加工、农业种植与环境保护、绿色食品认证的技术技能,成为乡村绿色生态产业链上的重要生力军,保障乡村农业绿色健康发展。

2.适应乡村振兴产业新业态创新人才培养。职业教育是一种兼具教育性与职业性的教育类型。深化产教融合,加強校企合作,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才能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足够的人才支撑。

第一,构建产教融合的多元主体办学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方式。构建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是目前吸引各类社会力量参与乡村产业发展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通过建立健全现代职业学校制度,确立以学校章程为统领的多元化办学治理结构,建立由政府、学校、企业、行业及其他社会团体共同参与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长效机制。

第二,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学校、企业和乡村农民于一体的联动育人机制。校企共同承接乡村建设项目,让具有设计优势的职业院校教师和学生负责景观设计或提供技术改造方案,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企业工程师和教师带着学生、乡村农民一起共同开展项目施工,从而培养学生参与农业生产的实践能力和培养乡村农民的职业技能,形成校企合作、校乡共建育人和企乡共生发展的三维联动人才培育格局。

第三,发挥涉农类职业院校在乡村产业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乡村振兴产业新业态继续调整职业院校布局结构,紧盯新业态需要的新技术、新技能以及产生的新职业和新岗位,依托县级职业教育中心加强涉农类专业群和课程建设,大力推进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建设,满足乡村产业发展和振兴需要。

第四,围绕乡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产业提供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随着农村一、二、三产业不断融合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呈不断涌现态势,非农职业院校要主动作为,适应乡村振兴产业新业态创新人才培养。例如,依托电子商务等专业,培养学生掌握电商直播等现代营销新技术,助力农村农产品销售;依托旅游管理或酒店管理等专业,培养学生掌握设计和开发农村生态旅游资源的技能,服务乡村观光、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等现代服务业;依托大数据、云计算、智能制造等新专业,校企合作开发技术研发平台,聚焦乡村产业振兴培养工程技术人才。

3.优化科技服务团队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帮扶能力。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职业院校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业技术推广服务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结合乡村产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推广新技术,以科技推动引领农村产业升级是职业院校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途径。

第一,职业院校要结合服务区域乡村产业振兴发展实际,校企合作共同组建科技服务团队,结合乡村产业发展对技术的需求开展科技攻关,提高技术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充分发挥职业教育科技兴农的作用,利用职业院校服务乡村产业研发、转化科技成果,推广现代农业新技术,改进传统农耕生产、畜牧养殖技术,提高农产品生产与加工等环节的科技技术含量。

第二,职业院校要理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的激励机制和利益分享机制,鼓励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创新农业科技成果推广方式和创新成果转化模式,积极发挥职业院校科技服务团队在农业高新技术推广转化方面的作用。

第三,高水平涉农类职业院校要强化科技研发与创新在服务乡村产业上的作用,通过搭建校企技术服务平台积极参与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和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建设。在乡村产业振兴示范基地建设过程中,高水平涉农类职业院校应该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为乡村产业振兴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和技术服务,不断增强乡村产业技术领域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乡村产业内生可持续发展。

第四,职业院校要通过组建优秀的科技服务团队为乡村产业特别是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技术服务,推动乡村传统农业与特色产业协调发展,探索具有乡村特色的“农业种养—产品加工—旅游消费”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业生产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第五,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好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科技特派员群体,持续加大对科技特派员工作的支持力度,支持科技特派员利用专业技术优势创办专业技术协会或农业企业,全面提升乡村产业振兴帮扶能力。

4.完善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产业振兴培训体系。围绕乡村振兴主导产业发展需求,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发挥职业培训优势,构建面向乡村产业振兴培训体系,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促进乡村产业发展。

在培训对象方面,主要以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负责人、从事种植养殖和农产品加工的生产能手、退役军人等农村创业创新者、乡村“两委”成员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等为主体。对从事乡村产业发展的人员采取学制教育与专业技能培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培养,不断提升其科技文化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职业院校在提供乡村产业相关培训的过程中,需不断推动职业教育与农民培训有效衔接,探索为农民建立学位银行,鼓励农民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做好职业资格鉴定与培训结业考核相衔接。

在培训内容方面,考虑到农民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既要掌握种养生产加工技能,又要兼顾掌握电子商务、品牌打造、融资等营销管理技能的需求,需开展包括种养、加工、品牌、销售、物流、管理等领域的全产业链培训。结合培训内容,职业院校可以充分利用培训资源优势,根据乡村农业产业生产和管理实际开发面向不同培训对象的系列培训教材和教学资源库,并通过线上共享等形式开放培训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资源效用潜力。

在培訓方式方面,职业院校要考虑乡村农业生产实际特点,结合农时和农业产业生产周期开展分段培训,将职业培训班办到农民合作社、农业企业、农业生产一线,在田间地头开展农作物栽培、农产品采摘以及养殖加工等技术技能培训,在生产实践中提高技术水平。在培训手段方面,职业院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等资源优势,结合乡村参与培训人员普遍掌握智能手机操作的特点,搭建在线学习、在线咨询、成果速递和线上考核等线上服务平台,为参与培训人员提供喜闻乐见的培训素材,通过直播、短视频等形式开展线上与线下巡回指导等培训形式,强化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真平,高鹏.职业教育助力乡村产业振兴的实践困境和服务模式[J].教育与职业,2021(9):5-10.

[2]许珂,郭可冉.“非遗”视角下民族职业教育扶贫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J].民族教育研究,2021(2):115-122.

[3]王亚南,成军,王斌.高职教育专业组群的逻辑依归、形态表征与实践方略——基于253个高水平专业群申报资料的质性文本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4):84-93.

[4]梁宇坤,梁宁森.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政策表达、基本经验与优化路径[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16):54-58

[5]曾欢,朱德全.新时代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人才振兴的逻辑向度[J].民族教育研究,2021(1):74-81.

[6]王瑜.农村职业教育与乡村产业协同扶贫的内在逻辑、现实偏差及发展路径[J].教育与职业,2021(3):70-77.

[7]刘晓,刘婉昆.构建新时代技能扶贫体系:内在逻辑、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J].职教论坛,2020(12):15-21.

[8]宋保胜,杨贞,李文,李劼,王彩霞.科技创新服务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及有效供给路径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20(5):116-124.

[9]朱德全,熊晴.民族地区职业教育服务乡村振兴——基于系统耦合的立体性分析框架[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13-22.

[10]吉文林,苏治国,王周锁,等.升级改造专业目录  精准服务乡村振兴——《职业教育专业目录(2021年)》农林牧渔大类解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1(7):15-19+40.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乡村振兴职业教育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高职院校应如何开展高质量职业培训?
激发“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破题寻路
民建贵州省委携手中天金融集团推进“乡村振兴”贵州赫章县结构乡“扶志扶心扶智”项目开工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创新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完善职业培训政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