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秀娟
摘要:数学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那么如果能将数学融入到小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中来进行学习,就能够大大提高他们探索数学理论的兴趣,提升解决实际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现在很多小学数学老师将生活化元素带入课堂中的时候,缺乏教学理论的规划和实际问题的拓展。所以,本文将以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教学为背景,在分析现在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生活化元素存在的误区之后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此促进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生活化元素
与小学的其他学科相比,小学数学对学生的思维逻辑性和联想能力的要求更高。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思维还比较简单,在思考逻辑性较强的问题时还是比较吃力的,生活化因素在数学教学上的融入能够帮助学生更轻松的接受数学理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而从老师的角度讲,学生在理解上遇到了困难,就达不到该有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上合理的加入生活化元素,不仅可以增加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关于数学问题的互动,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还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教学存在的误区
1.小学数学生活化具有盲目性
生活化的案例有助于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数学的理论知识,所以将生活化元素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一些老师为了更好的达到辅助自己教学工作的目的会举一些和实际情况相背的例子,这些例子虽然和教学内容相符,但是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误解,就有可能会和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所以老师还是要注重生活化元素的真实性。
2.小学数学生活化缺乏规划性
现在很多老师虽然在数学课堂中也运用了生活化的教学,但是并没有真正的领悟其中的内涵,数学教学最重要的两点是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实际问题的解决。如果迷信生活化因素,一昧运用生活案例而不加以总结提炼,学生就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数学理论知识的学习上面。而如果不够重视生活化因素的实际性,只是简单套用的话,又不足以让学生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真正的解决实际数学问题。所以还是需要老师进行一个较好的规划,才能达到将数学的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二、小学数学课堂渗透生活化元素的方法
1.课后作业生活化,优化作业布置内容形式
數学课后作业的布置目的是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但是从内容形式上来说比较单一,而且给学生造成的压力比较大。针对现状,老师可以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上增加生活化的元素,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激发他们数学学习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将数学的思维带到日常生活中去。比如,在学习了加法估算的内容之后,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布置回家后和家长一起去一趟超市,结账之前自己对购买的商品进行一下大致的计算,然后和最终的价格进行一下对比看自己的估算是否准确,回家之后再将自己购买的商品和对应的价格记录下来,然后对比自己估算价格和真实价格的差距。生活中用到数学的地方很多,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学以致用。
2.课堂中挖掘生活化素材,生活中渗透数学理念
老师要有挖掘生活化资源和素材的意识,然后渗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而收集资源的时候最重要的是要和所学的教材内容相得益彰,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准确的学习数学知识。利用学生感兴趣的生活常识来进行数学教学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以长、正方形周长和面积这部分为例,老师提问时可以从触手可及的地方问起,比如:“教室的窗户是边长300cm、高是200cm的长方形形状,学校想给教室安装新的窗帘需要购买多大的花布呢?”类似这样的提问不仅可以让学生重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能将无形的数学理论化为有形的生活实际。
3.树立生活化思维,数学课堂导入生活化元素
老师要先具备生活化的教学思维才能更好的打造生活化的数学课堂,不仅要积极的转变自己以前受到的教学观念的影响,还要充分利用课堂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渐适应生活化的内容出现在数学的课堂上。以方向与位置为例,方向的辨认除了需要掌握辨认的方法,还要通过实践来验证。
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对孩子的数学综合素质要求提高,也就意味着老师要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中融入更多的生活化元素以此来收获高效课堂。在小学数学中融入生活化元素,首先要做的就是要解决现在数学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比如引入具有盲目性和缺乏规划性等都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一一改正。小学数学课堂的生活化需要老师在作业布置上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在课堂形式上设计生活化的问题和实践活动。除此之外,老师也要让自己拥有生活化的思想意识,生活化在小学数学课堂的融入也会越来越顺利。
参考文献:
[1]张巧真.探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引入生活元素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1(09):187-188.
[2]张婉婷.生活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山西青年,2021(17):195-196.
[3]张崝.新课程视野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误区及对策[J].求学,2021(35):51-52.
[4]白红丽.基于生活化的小学数学教学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1(08):297-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