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美丹
摘要: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之一。幼儿社会交往能力在游戏环节中最能充分表现出来。教师要通过游戏活动创设更多的交往机会,提高幼儿的合作交往能力。
关键词:合作行为;交往能力;游戏活动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幼儿的生活就是游戏。”游戏活动中幼儿的合作又是至关重要的。合作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或集体之间为了同一个目标,共同进行的某一个行为,是个体、集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形式,是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要的方式。
一、创设区域环境,激发幼儿合作意识
教师在进行区域活动环境的创设时,要变固定性的活动环境为富有一定的弹性,富有情趣的活动环境,以激发并提高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兴趣。区角美工活动中一般开设了幼儿喜欢的线条画、水粉、折纸等一些常见的活动材料,这些都是幼儿能独自进行的游戏,为了加大游戏活动中的合作意识,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可操作的游戏材料,如:报纸、绳子、纸板、牙签等新的材料,幼儿使用这些材料自行设计环保服装,在进行“环保时装秀”活动时,幼儿积极的参与进来,独自解决不了的,会主动寻求同伴的帮助,使幼儿的合作意识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和发展,同时也提高了游戏活动情境性。
二、巧设游戏材料,为幼儿提供合作机会
兴趣是儿童学习的动力,游戏活动材料只有在儿童的操作和摆弄的过程中才會产生意义。我们力求将儿童经历过的生活素材和有意义的信息融入在各种材料中,赋予区角游戏活动的鲜活、生动、真实的情感意义,萌发儿童的快乐情绪和积极建构的行为。
如:在主题活动“各种各样的桥”中, 首先,要鼓励幼儿去寻找身边已有的各种各样的桥,自己去发现桥的基本特征和结构。其次,教师要结合幼儿带来的相关图片和资料,带领幼儿一起认识这些桥的特点和建构。进一步延伸活动:我眼中的桥——绘画桥——制作桥等。在制作桥的环节,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如何制作桥?制作中使用什么样的材料?如何利用教师已提供的各种材料制作桥?活动前的这些准备经验,有利于幼儿主动去认识各种结构材料,同时也能激发幼儿对各种活动材料的兴趣。为了让幼儿更好的了解和利用这些活动材料,教师可利用这些材料制成的半成品或者图片给幼儿进行观看和欣赏,以此来激发幼儿对各种材料的喜好,并能愿意去尝试并使用它们,这样大大激发了幼儿参加活动的兴趣,也为交往能力的培养创造了机会和宽松的氛围。
三、适时帮助和评价,调动幼儿合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巩固幼儿合作交往能力
在幼儿游戏活动中,教师应细心观察幼儿的一举一动,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兴趣和需求,进一步了解教师所创设的游戏活动和活动材料是否被幼儿喜欢,是否能够提高和促进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1.认真观察,发现幼儿合作,及时给予引导。
游戏活动中,教师的指导是一项灵活的工作,教师适时的指导能帮助幼儿合作能力的提高。
2.活动后及时评价,巩固幼儿的合作行为。
为培养幼儿的合作行为,游戏结束后的评价环节是最常见的,也是游戏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游戏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及时组织幼儿一起讨论“你今天玩的开心吗?”“你今天玩了什么游戏?”“今天你是和谁一起玩游戏的呀?”让幼儿各抒己见,对今天的游戏情况进行一个简单的回顾和总结。幼儿的总结如果凌乱或不全面,教师要及时归纳概括,及时给予肯定,巩固他们的合作行为,再次激发幼儿合作的强烈愿望。
四、树立榜样行为,让幼儿体验合作的快乐
1.教师的榜样行为
教师的言行直接影响着游戏活动中的幼儿。因此,教师在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时,教师与幼儿要主动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带领幼儿游戏学习,为幼儿做良好的合作示范作用。同时,游戏活动中,教师的语言也要具有示范性,如“请你帮我一下,好吗?”“这件事我们一起商量商量吧?”“让我们共同努力把这件事做成功!”孩子们无意识中就会模仿运用老师的言行,久而久之,教师的合作行为就会变成幼儿之间的合作行为。
2.幼儿的榜样行为
与教师的示范作用相比,幼儿身边的小伙伴的榜样力量或许更大。教师每次在活动中都要很细心地发现幼儿中间的合作行为,对有合作意识、合作行为的幼儿,教师要及时进行积极的评价、表扬、鼓励,如“某某小朋友和某某小朋友几个人在一起互相帮助,相互配合,成功完成了任务,让我们一起为他们喝彩!同伴的示范作用在教师的支持鼓励下,会对幼儿起到更好的教育作用,激发其他幼儿向他们学习的热情,使他们更容易模仿。
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组织者、支持者、引导者、合作者,要充分挖掘区域活动中幼儿的合作资源,通过区域活动积极为幼儿提供合作、分享、交流的机会和氛围,让每一个区域活动都能成为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陆小芳.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幼儿合作能力的研究[J].科普童话,2015(2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