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导入学习的教学方式

2021-11-12 13:39颜炳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教学方式

颜炳春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初中地理教学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通过转变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具有趣味性的教学体验,以新奇、有趣、生动的方式,引起学生注意,带动其兴趣发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态度的积极性。作为课堂教学中的起始阶段,导入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兴趣,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能够集中学生注意,活跃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与提升,以及学习效果的提高,基于此,本文就对初中地理导入教学的策略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地理;导入学习;教学方式

中图分类號:A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1)-36-299

初中地理是初中学习中的重要的组成部分,经过地理的系统学习,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科学探究意识的树立以及创新想象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的的教育意义。在实际的初中地理教学中,很多教师没有注重导入教学的重要性,会直接进入教学内容的讲学中,缺乏生动兴趣,没有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教师会使用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机械性、重复性的学习体验,也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动力与兴趣。而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的体验感不佳,无法引起学生的注意,难以刺激学生的地理学习神经,不能实现启发学生思维的效果。所以说,改怎样为学生设计有效的地理导入教学方式,能够有效转移学生注意,就成为当前地理教师需要关注的方向。

一、开展多媒体,设计导入教学

在新时代的社会背景中,信息技术的飞速普及和不断在人民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更多人明确其具有非常多的优势,也让处于教育领域的研究者开始创新自己的教学手段。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的有效融合,可以产生多样性的教学手段,如,微课、多媒体、电子游戏教学等,而多媒体就是其中一种。多媒体是利用视频、动画、图片等手段,为学生带动最为直观的内容、最生动的体验,可以给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带来双重的享受。并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心理认知和学习体验依然以直观、生动的事物为主,将这样的学习体验带给学生,可以将原本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以动画的形式将知识印刻在学生的思维中,当学生在课后的学习巩固中,依然可以将知识进行有效回忆,从而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因此,教师开展多媒体,为学生设计导入教学,带动学生兴趣发展,提高学生的专注度。例如,在学习“地球的运动”这部分地理知识的时候,本节课需要学生认识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等地理知识,为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就选择多媒体,组织学生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视频的引导下,产生想要进一步了解知识的愿望。然后,视频的播放中,教师可以适当提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问题,让学生深入思考和回答。经过这样的导入后,在融合新知识,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有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设计悬疑问题,进行导入学习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于问题来说,问题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学习知识不能缺少问题的设计、思考和解答。对于初中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认知思维决定了对任何新鲜事物具有强烈的好奇感,都想要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本质。但是,初中生的生活经验少、知识储备量不足等原因,当身边出现了一些地理现象,学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产生的,会出现很多疑惑,难以解答。同时,对于自然地理部分,有很多地理想象是初中生感到好奇的。对此,在地理导入教学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悬疑问题,为学生设计有价值、具有针对性的问题,给学生带来更多的好奇感,引起学生的注意,让学生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愿望,才能让学生将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提升自己的地理能力。例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这部分地理知识的时候,本节课需要学生在世界气候分布上说出图中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地区,还要举例分析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等对气候的影响等地理知识。在地理导学中,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很多同学都听过‘世界真奇妙,我想去看看’这句话,有没有产生想要去世界各地转转的想法?在我们的地球中,即使在同样的季节,世界各地的植被景观也有着不同的差异,你们想不想知道是什么原因呢?”将问题抛出后,激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三、结合趣味实验,设计导入内容

在地理的学习探究中,实验操作可以让学生的参与度进行有效提高,也能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实际的实验体验中,从中得出的地理结论,学生能够有效接受和理解记忆。对于地理教学来说,地理知识有很强的抽象性、也有一定的实践性,能够让学生在实验的验证后,对地理现象进行有效分析和探究,能够让学生对地理原理进行深入剖析和理解掌握。并且,还能帮助学生实验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对此,在地理导入学习中,教师可以结合趣味实验内容,为学生导入环节,让学生在实验的体验中,用实验给学生带来直观的内容,让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掌握实验步骤、实验结果等知识,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实验动手操作中,提升动手能力,有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例如,在学习“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这部分地理知识的时候,本节课需要学生掌握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等地理知识。在地理导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在实验过程中,学生看到了两个烧杯中,有草皮和没有草皮的区别,以及不同的含沙量,让学生清楚的了解到水土流失的原因,也掌握了如何治理的方法,有效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总而言之,导入教学的作用非常明显,需要教师正确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学生设计符合他们学习和发展的导入手段,在增强学生兴趣的同时,带动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参考文献

[1]刘伟.地理新课导入方式及案例分析[J].地理教学,2010(03):38-40.

[2]周虹,黄帅.导入设计渗透地理新课程改革理念的探析[J].地理教学,2015(06):41-43.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教学方式
通信电子电路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及其教学方式探索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对初中地理教材中“活动”教学内容探析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