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美术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1-11-12 01:29丁玉林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6期
关键词:美术教学小学美术

丁玉林

摘要:小学的美术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美术兴趣的基础课程,能够提升小学生的美術能力。小学阶段正是挖掘学生天赋的关键时期,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美术成为了小学教育当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小学的美术鉴赏以及美术创作对孩子的审美形态、价值体系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的美术课程,在教学当中融入创新因素。

关键词:小学美术;美术教学;多学科结合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082

美术作为重要的艺术教学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人类对于美术有着很深的艺术情怀,是反映人类情绪、表现社会现实的重要方式。在幼年时期,每个人的心目当中都有关于美的概念,在上学当中也会有课本涂鸦的习惯。然而今天的美术教育方式却有着很大的缺陷,刻板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孩子兴趣的培养。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想要教好小学美术,必须要有创新精神,将多媒体教学以及多学科的融合思想贯穿到美术教学当中。综合素质人才培养的需求。新课标提出要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经济全球化,文化特异化的当下,既要让学生有全球化意识,也要让学生从融合的文化中,寻找文化特色,体验传统文化与异国文化的区别,感受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关联。美术作为文化的一部分,美术鉴赏课成为文化普及和传承的载体。教师利用美术鉴赏课培养学生文化素养,将文化欣赏融入教学中,践行综合素质人才培养计划。在建设现代化进程中,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具备的综合型人才。

个人自我修养的需求。除了社会人才的外在需求外,小学美术鉴赏课教学,也是提升个人自我修养、提高审美的重要途径。有成效的美术鉴赏课,可以培养学生美术兴趣提高学生美术素养。除此之外,通过美术鉴赏课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拓宽知识面,在鉴赏中了解古今,知晓人文。并且,通过对文化艺术的鉴赏,学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用正确的方式抒发自己的情怀,有正确的途径表达自己的感情。

一、结合多媒体通过直观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兴趣。

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交互式综合,多媒体教学是信息化技术在教学方面的重要成果体现。比起传统教学多媒体教学有很大的优势,首先减轻了教师板书的压力,同时丰富了课堂资源,提升了课堂效率。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课堂兴趣。当前美术教学当中存在最大的问题是课堂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师生之间的沟通较少,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美术教学课程难以吸引学生的兴趣。美术教材只是一副静态的画,美术的板书教学耗时耗力,特别浪费时间,并且不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多媒体在美术教学当中拥有相当灵活的教学方式,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寻找相应的教学案例,在具体的画画指导方面也有现成的画画教学步驟,能够清楚的展示出每一幅画的创作过程,教师只需要进行引导,让学生进行模仿即可。这种教学方式一方面节省了教师的课堂时间,让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来引导学生,发挥好自身引路人的作用,另一方面在有趣的视频、音频、彩色动图的吸引下,学生不由自主的就会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对于促进师生互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加强小学美术与文化课的结合,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新课标要求较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合,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在这一背景之下,美术教师应该发掘其他学科当中蕴含的美术知识,结合其他学科来促进学生的美术理解力和绘画能力。有人说艺术需要灵感,之所以不可能人人都成为艺术大师,那是因为不是人人都具有艺术灵感的,其实灵感是可以通过培养获得的。在美术教学方面,培养学生的思考联想能力尤其重要,教师在教学当中可以结合小学语文,来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小学语文当中有很多关于景色描写的文章和古诗,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让学生尽情的去思考去联想,来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另外,除了结合学科知识之外,还可以结合音乐来进行美术教学,毕竟二者都属于艺术范畴。小学的艺术课程当中有一个奇怪的现象,音乐课程学生表现较为活跃,但是音乐的形象感染力不足,美术课程则静谧有余而气氛不足,二者具有互补性。让学生通过音乐的形式来了解美术,能够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结合现实,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务实精神。

除了结合学科知识之外,还可以结合现实来进行美术教学,毕竟艺术来源于现实。随着网络和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了解新闻,了解身边发生的事情,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认真备课,可以结合社会热点,以提升小学生的美术能力和关注现实的品质。教育不是培养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而是生活在柴米油盐当中的现实人,所有的教育都是为现实服务的,脱离了现实实际教育将没有任何意义,结合实际既是教学的需要,也是教育的根本。当前的教育要求各个学科要具有务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在美术领域则表现在美术教学和美术作品,既要客观真实,又要具有抽象的现实意义。在小学阶段美术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将小学生身边的客观实物作为美术绘画的对象,让学生了解现实物品能够客观的描述出该物品,来培养学生的务实精神。另外,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也是美术能力的一大表现,创新是推动美术发展的思想动力。

综上所述:以教学目标为出发点,活跃课堂氛围。欣赏课大多数观看视频和教学讲解,并且接触到的内容比较宽泛,美术鉴赏中涉及很多知识,包含了文学、历史、人文、地理等。因此很多教师为了增加课堂活跃性,采用游戏、看电影等休闲方式。这种形式虽然调动了学生积极性,但是会导致教学目标被忽略一堂课结束学生只记住了游戏中的趣事或者电影里的有趣情节,而根本不知道教师进行游戏播放电影的目的是鉴赏。因此要强调教学欣赏课的目标来调动课堂氛围。在课程结束后可以布置作业,让学生加深印象

参考文献

[1]杜敬.浅议小学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的方法[J].中国校外教育,2019(16):16.

[2]孙黎黎.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美术课堂教学方法实践应用研究[J].艺术科技,2019,32(03):244.

猜你喜欢
美术教学小学美术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搞好幼儿美术教学,促进幼儿智力发展
谈高中美术教学渗透健康审美意识之优化策略
简笔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