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岩岩
摘要:小学语文教师不能揠苗助长也不能因为自身的渎职而延误学生的发展。当下的小学生在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和考验之一便是写作能力相对不足。如果一个学生处于写作的起始阶段和萌芽阶段,教师有责任有义务去引导学生,让更多的学生热爱写作,并且能在写作的同时感悟到生命的意义、思考的乐趣、童年的美好。这些对于学生的心灵成长都将起到无与伦比的重要意义,并且这也将让学生在漫长的写作之路上占得先机。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启蒙探讨;分析研究;教学影响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6-079
语文教师需要用自身的智慧和活力去构建起全新的语文课程模式,并且能让学生在学习比较艰深、难以为继的课程任务时,能产生学习语文的热忱,也能体悟到笔下创就的美妙精彩。当下的语文教师在面对着刚刚入学的小学生时,自不免存在着一种刻板的、求稳的教学心态,他们不能让更多的学生认识到写作的美妙之处,相反让更多的小学生对于写作产生了一种烦躁和厌棄的心态,这对于学生是很不利的。教师需要结合当下的教学处境加以变革,从而让更多学生尽快入门。
一、教师要传递给学生关于写作的基本功
正如同练书法一样,只有练好楷体字,让自己写出横平竖直的字体,才能让本人在今后的书写之中不断成长、进步。语文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写作之时也应该传递出相应的理论。学生首先要做到三点:确保本人写出的字是正确无误的,其次要确保自己写出的句子是合乎语法的,教师要让学生能写出能够充分传递出本人的情感和真实体验的句子。这三点的难度是依次递进的,同时也是逐步深入到写作的灵魂之中的。教师需要让更多的学生克服自身的写作懈怠性和畏难性,能走在正确的写作之路上,用本人的活力和热情去完成好每一天的写作任务,且能在写作的同时消除障碍,增长经验。
二、教师要试着走进学生心灵并传递写作理念
小学语文教师要试着和自己的刚刚入学的学生、中年级的学生开展对话,通过对话从而能对于更多的知识产生深入的理解和体会,并且能在消除自身的被动情感和被动思想后,以一种“迎上去”的状态处理更多的写作任务。这种状态对于学生而言是难能可贵的,也是不易得到的。事实上写作的真挚感在成年的、专业的作家的身上也是极为宝贵的。法国作家安德烈·纪德曾说:在写作过程中最难以保持的便是写作的真诚性。小学生的年纪小,开展写作的时间短暂,因此更应该在日常的写作之中保持“无所畏惧、勇敢挥洒才华”的心态,只有能用自身的真诚和热情去冲破束缚,才能让自己的写作迸发出最为动人的颜色,也能让自己在写作的世界中采撷到最为鲜艳的果子。写作的理念派生出写作的技巧,技巧又能彰显写作的理念。教师对于小学生不能使用比较艰深的、拗口的、难以令人记忆的语言去讲述相关的写作技巧,而是要以一种适合学生学习和记忆的模式去传输知识,最好的方法和理念便是:深入浅出,使用孩子能听得懂的话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课堂上成就更为卓越的自己。小孩子可以用“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的语言来写作,并且能在写作的同时,梳理自己的心态和记忆,能用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和策略去写作,并且能在写作的同时,克服难题和障碍,成就自己的进步和突破。
三、教师要让更多的学生得到写作的机会
有人曾经询问过鲁迅先生:到底如何能写出好文章?他说多写多读,有真意、勿卖弄。大道至简。寥寥的几个字就能传递出关于写作的内在核心和灵魂。无数的学生要懂得:没有写作的乐趣就没有写作的进步,没有写作的机会就没有写作的升华。因此在写作的世界中,任何学生都要试着超越自己的懒惰和懈怠,用本人的智慧和活力去驱散写作的压力和负担,认真地写作。小学语文教师要成为一个提携者,并且能为学生创造出适合的题目[2]。虫鱼鸟兽、飞花摘叶、星辰大海、沧海桑田,林林总总、点点滴滴都能成为一个写作者可以书写的对象和焦点。教师要让孩子们从平实的、基础性的问题开始入手,同时能在不断地书写的同时,感悟到写作的内在美妙,也能让学生在写作之余,增强对于生活的判断、观察、思考、体会,同时能让学生消除内心的浮躁和偏执。教师可以从日常生活的琐事开始写起,让小学生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策略和写作模式,同时能逐步增强写作自信心和内在活力,感悟到写作对于生命所产生的极为重大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引导低年级小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时,需要用自身的经验、热情、活力和智慧去开展写作教学任务,并且让学生能懂得:写作绝对不是一件无聊的、沉重的、乏味的任务,而是一件美好的、值得坚持的事情。教师要营造出和谐的写作氛围,并且通过营造这种氛围去帮助更多的学生,使其能沉下心去完成写作,克服大量的障碍,打下扎实的基本功。教师要顺应教育发展的基本走势,且能顺应少年的心理结构,找到写作教学的正道,激发出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参考文献
[1] 李新国.语文作文教学法的探究[J].文学教育,2003,(05).
[2] 钟敏灵.现代写作阅读:教育版[J].科学教育,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