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的实践探究

2021-11-12 01:39吴五琼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2期
关键词:诵读音乐教学实践

吴五琼

摘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丰富拓展校园文化,推进戏曲、书法、高雅艺术、传统体育等进校园,实施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开设中华文化公开课,抓好传统文化教育成果展示活动。”通过提出种种方案,来深化人们对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引起了各行各业的关注,全国各地各级学校更是在如火如荼地举办经典诵读活动。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诵读;实践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2-422

引言

大声朗读意味着清晰地诵读。清代军事家曾国藩在谈及自己的读书经历时,曾这样说:“不朗读,不能显其雄壮将军,不暗唱,不能探其深远韵。”不难发现,在语文学科的特定环境下,大嗓门是必要的。当阅读进入音乐课堂,阅读的音乐性就产生了。因此,此时此刻的阅读不再是洪亮磅礴,而是开始关注学生在读歌词时的头部共鸣;此时高低抑扬顿挫更注重歌曲本身的音乐性和表现力。

1小学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的意义

1.1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需要

国学经典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我们当今多元文化的社会仍具有开发价值,是实现立德树人教育目标的重要资源。“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林崇德教授指出:“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1.2提高韵律感,熟悉节奏

笔者在学习歌词的演唱时发现,有些歌曲的节奏不同于学生通常的说话习惯,如附加点和复制节奏,而阅读节奏则在歌曲节奏之后进行,这可以为学习后来的歌曲奠定良好的基础。在二年级讲授《十二生肖》时,学生们总是不准确地唱第二句的节奏。笔者在课堂上思考阅读环节时发现,课堂上的演示和模仿始终停留在识字水平上,阅读时附加的节奏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导致学生附加的节奏不准确。

1.3课程改革中学科综合的需要

学科综合不仅仅是基础教育发展前进的需要,也是教育变革的必然趋势。各个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借鉴,可以做到课程资源的整合,学生也能从中得到更多的益处。不仅要探索音乐与其他艺术之间的联系,而且要探索音乐与艺术之外的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是对学科综合的一个新探索,突破了艺术领域之间综合的限制,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深远的意义。

2小学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的现状

2.1渗透节奏的诵读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印象,是儿童音乐感知的第一要素,也是音乐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伟大的音乐教育家Orff曾经提议以节奏开始音乐教育。他认为节奏节奏不仅适合青少年和成年人,而且应该在上学年龄之前提到。对于幼儿来说,在没有音乐知识基础的课堂上阅读节奏(即按照作品的节奏句子阅读音乐文本)是帮助他们学习节奏和把握整个音乐作品节奏的最受欢迎的方法。

2.2教学效果——寓教于乐,潜移默化

在课堂中,教师能够变换音樂形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解作品的含义,做到寓教于“乐”(指音乐)。例如,洛龙区龙城双语初级中学白玉静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通过陶笛、古筝、中国鼓等乐器为作品伴奏,烘托出浓郁的艺术氛围。白老师说:“学生在课堂中能够在音乐的引领下,主动体会文学作品的意境,而不需要过多的言语解释和被动灌输。”这种课堂,由于有了音乐的加入,更容易激起学生的求知欲望,避免了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3小学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的具体对策

3.1丰富音乐织体的诵读

经过一段时间的系统训练,读写能力得到了提高和稳定。在阅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增加另一种阅读声音,形成两部分原型,培养学生相互倾听的习惯,提高低年级儿童的阅读和歌唱能力。它符合朗读副词的基本演唱条件和要求,同时也能使合唱中的语言更加优美,引起情感。有许多相似和相同的元素。比如声音的和谐、声音颜色的高低等等。低年级学生还没有确立和谐纹理的概念,但可以通过简单的高低音双段纹理阅读、节奏感和低音(谐音)以及固定旋律的高低音部分进行训练。

3.2艺术性、综合性原则

音乐是一门艺术,教育也是一门艺术,这就要求教师思考要以怎样的教学手段来达到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师要充分发挥职业创造性,善于反思,在教学中达到“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境界。在音乐教学中融入语文学科的经典诵读,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综合。上好这样一节课,实际上对教师的挑战非常大,这要求教师不能只具备基本的音乐教学技术,还要具备相关的文学理解能力。

3.3抓住音乐能量的诵读

教学过程中的朗读不仅是在歌词中表达节奏,而且注重发音和发音。也要注意作品的内在动机和丰富的表达力。有必要通过有效的教学让学生们感受到作品的身心活力。工作中的节奏和节拍中的强弱关系都包含着一种促进工作发展和节奏的音乐能量。朗读时,我们应该表现出这种能量转换和变化。比如苏少版第3册第4单元中的“关于草原”课是蒙古长调。伸展优美的旋律蕴含着内在的音乐力量,生动地描绘了蒙古草原的美丽形象。

结束语

在音乐教学中融入经典诵读,为学生传授国学经典中的智慧,易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传统文化。至于具体的融合方法还有待教育者不停地研究与探索。二者结合的方法不能生搬硬套,其相融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音乐教学融入经典诵读,将顺应新时代课程改革的要求,对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羽珺.浅谈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J].新课程,2019(44):145.

[2]陈雪华.有情诵读“乐”动听——小学低段音乐歌词诵读的教学策略[J].求学,2019(04):53-54.

[3]李恬.奥尔夫教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践运用[J].新教育,2019(29):60-61.

猜你喜欢
诵读音乐教学实践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音乐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浅析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中等专业学校音乐欣赏教学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