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雪
东北师范大学
理查德·鲍尔斯,美国当代作家,以其精湛和丰富的写作手法和对于科技与命运话题的运用而闻名。继2007年以《回声制造者》问鼎美国最高文学奖项之一的国家图书奖之后,理查德·鲍尔斯再度以新作《上层林冠》获得2018 年曼布克奖提名与2019 年度普利策小说奖。《上层林冠》讲述了一片红木林和一群人的故事。这本书以树的方式安排,从树根到树干,树冠,最后到种子,将人类的文明与命运与树木联系到一起,人类犹如大树,每一棵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却也相互联系,享受着同一片天空和空气。
目前,这本书的国内外研究成果较少,主要从身份构建角度,叙事角度,还有生态角度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从存在主义角度,采用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理论,分析解读几位主人公的孤独个体命运,孤独个体信仰等问题。
通过分析,本文力求使读者认识到书中孤立个体存在的意义,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与树的联系,以及在这个世界中个体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
索伦·克尔凯郭尔是一位丹麦宗教哲学心理学家,也是一位诗人。此外,他既是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他的思想成为存在主义的理论根据之一,他被视为存在主义之父。他不仅关注人们个体生存的重要性,同时也努力唤醒人们对自己个体的关注。于是,他建立了关于孤独个体的独特的生存哲学。
与传统的理性主义哲学十分不同, 克尔凯郭尔始终强调“个体”两个字,即重视人的个体性发展。“个体”在克尔凯郭尔的思想中处于十分重要和不可取代的地位,贯穿了他的思想发展历程。克尔凯郭尔认为每个人都要成为“孤独个体”。“孤独个体”是指处于一种关系中的人,该人不仅整合了他本人的限制因素和扩张因素,而且还单独存在。
克尔凯郭尔指出,“生存首先意味着:做一个单个的人。”一个单个的人的体验和经历都是特殊而具体的,是不能够被其他人取代的。个体是“通过其绝对联系来决定其普遍联系,而并非通过其普遍联系来决定其绝对联系”。
从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根本上来说,就是强调人的独特性,试图把人从日常生活的附属状态中唤醒,从而追寻其本真生存的意义。
《上层林冠》中有九位主人公,隔绝于世的植物学家帕特丽夏;瘫痪的游戏软件帝王尼雷;怀疑人性的心理学家亚当;拥有神秘遗物的工程师;退休的老兵道格;曾经死去的女大学生奥维利亚;继承一棵树百年照片的艺术家尼克;一对无法分离的夫妇雷和多萝西。九位主人公都是孤独的,或是因为生理上,或是因为心理上的原因,他们与其他人无法交流,产生隔阂。
帕特丽夏首先表现为被排除于主体社会之外的孤独。由于生理缺陷,帕特里夏听觉和发音均有一定障碍,这就导致她和其他人的沟通十分困难,也间接让她被排斥于同类社会之外,被迫成为一个“孤独的个体”。然而,这种不幸也成就了帕特丽夏,她与动物和植物能够进行交流,与树产生了联系。她第一个观察到树和树之间能够产生联系,她公布了这个秘密,却被发配到遥远的荒野。荒野就是帕特里夏的处境,她从正常社会中被放逐出来,在彻底的孤独中切断了和其他人的联系。她不由自主的被树所吸引,与树交流。她几十年来静静的陪伴着各种“无声音”的树,默默的接受着他们的讯息,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在世界各国生态研究专家相聚的会场上,面对着听众,却由于生理的缺陷,帕特丽夏无话可说,也无法让其他人听到自己的想法。此刻,她的交流障碍造成了她孤独的极致。为了将人类带向不自杀的命运,帕特丽夏采用自己的方式,她效仿一生只能繁衍一次的自杀树,在众目之下,饮毒自杀。克尔凯郭尔在《致死的疾病》一书中写到“人是精神,但精神是什么呢?精神即是自我。但自我又是什么呢?自我乃是那种使它与它自己相关联的关系,或者是使它与处于关系中的它自己相关联的关系。” 人不仅仅是一个自然的存在,而是包含着各种联系,自我的生命意义也在于使之关联起来的关系之中。帕特丽夏与人类社会脱离了联系,却和树建立起了新的联系。这种新的联系给予帕特丽夏战胜孤独的力量。在与树一次又一次交流之中,帕特丽夏找寻的自己人生的的意义。最后,她选择自杀,用这种方式向其他人传递自己的信息,重新建立起与人类的联系。
尼雷同样由于生理原因而被迫孤立于世界之外。尼雷从大树上跌下,导致他全身瘫痪。由于自己和他人无法产生联系,被迫的孤独和残破的肉体却使他产生巨大的能量。在父亲的影响下,他要去创造一个新的王国,创造一个可以将全世界无数人都联系起来的王国——电脑游戏的王国。随着尼雷不断长大,他的王国不断扩大,他的智慧也无限增长,他不再满足于仅仅是由数字组成的简单王国。在帕特丽夏影响下,他决定要建立一个树王国。最终他把他想象的王国以游戏的形式植入到亿万玩家的头脑之中。尼雷在孤独中成长,孤独对他而言是一种常态,他不尝试和其他人建立起亲密的关系,而是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他在孤独中找到宁静。克尔凯郭尔认为,人没有明确的人生道路,只能依靠自己进行选择和决定。人们的生活过程总是处于躁动状态,这使人们充满恐惧,忧郁和绝望。正是在这些恐惧,沮丧和绝望中,尼雷意识到了自己的孤独存在,从而实现了他的自我意识。
世界是由无数个孤立个体组成的世界,这些孤立个体无可避免的和其他人产生联系。小说中,木材之战将五个人联系到了一起。这些人分别是奥维利亚,道格,马米米,尼克和亚当。奥维利亚,一个经历过短暂死亡的大学生,获得新生后,这种奇特的体验使她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人,她无法向其他人坦露自己的秘密,独自享受着孤独的秘密。道格曾经在监狱实验中遭受精神创伤,后来在战场上被一棵大榕树救得生命。他四处种植树苗,贡献自己的意义。然而人到老年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砍伐者的帮凶,欺骗造成了他的孤独。尼克的祖先千里迢迢赶到美国,他们曾经对栗子树感到欣喜若狂,然而现在,这些栗子树都已经消失不见,只剩下一张栗子树照片,这是家里唯一留下来的遗产。尼克独自守着这张照片,守着这个百年的传统。马米米,一个华裔女孩儿,继承了父亲的戒指,独自游荡在美国。亚当悄悄的进入了环保人士的内部,最终被这群人打动,成为他们的一份子。木材战争爆发,然而这场战争却以大部分人被判刑而告终。亚当被判了两个70 年的监禁,其他他成员也都各奔东西。树让这些人产生了联系,然而,这些人最终还是流散,重新成为一个个“孤独个体”。克尔凯郭尔强调孤独个体就要把个人从公众中拉出来,重视自我的独立与特殊的道路。木材战争看似失败,但这并不是毫无意义,几个人犹如树枝,各自伸展脉络,却在伸展中感悟到人生生活的真谛,找到自己独立的思想与意义。
克尔凯郭尔认为信仰是一个纯粹的个人问题,一个纯粹的主观问题。面对这种绝对的荒谬,个人可以自由选择“这个或那个”,信仰或不信仰。克尔凯郭尔想要追求的是在个人与上帝之间建立直接和亲密的联系,这种联系只能在个人内在体验中产生和存在。他说:“只有当单个人切实返回到自己的内心 ,也就是说,只有自我活动的内心性中,单个的人才会留心到上帝,才有能力看见上帝。”也就是,只要处于“孤独个体状态”,人才能拥有信仰,能够与上帝交流。
帕特丽夏能够与树进行交流,与树产生了联系。这使人想起艾默生《论自然》,“在森林里,我们回归理性和信仰,在那里,任何不幸不会降临于我的生命,没有任何屈辱和灾病···我成为上帝的一部分,我是他的微粒。” 爱默生将自然与上帝联系到一起,他在自然中感受到上帝的力量。同样,依照克尔凯郭尔的理论,人只有孤独个体状态才能够感受到信仰,能够与上帝交流。帕特丽夏无疑处于孤独个体状态,同时她可以和树木等植物交流,感受他们的讯息和联系。树木成为她的信仰,成为她的上帝。正如克尔凯郭尔认为,在每个人的心中,只要神可以将人们带入更高的层次,像神这样的更高的事物“根本不必强求一致”。他相信,只要一个人通过内在经验了解永恒和完美的存在,便由此进入宗教殿堂。
同样,整本书以树为样本,将九个毫无关联的人联系到一起。树已不再是树。而是成为他们的信仰。他们不再是树木而战,而是为着自己的信仰努力奋战。冥冥之中,树木将他们联系到一起,他们接受了树的信息,感受到那些被人类逐渐摧毁的树的灾难,他们看到了树表面的伟大奇观,也了解到他们内部输送和传递的奇特力量。这九个人已不再成为主角,而变成整本书的配角,树木变成真正主角。他们察觉到,树木是这个星球上最古老的存在,人类对他们的依恋,是永恒的,毁掉树木等于毁掉自身。他们犹如上帝的传教士,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着树的信息。
《上层林冠》采用多声部叙事风格,以多个家庭中九主人公的故事为主要线索,同时结合大量的树木故事,展现出一幅人类与树木共生的图画。在书中,人和树都为主角,这也是作者想要表达理念之一,人和树缺一不可。本文采用克尔凯郭尔的“孤独个体”理论对小说中的人物进行分析,阐释其孤独的个体状态与生命。同时,正是由于这种孤独的状态使得九位主人公感受到树木的呼唤,即信仰的力量,从而找寻到生命的真谛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