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青东智
摘要:目前,校本教研制度已经推行数年,所带来的教育效果是很显著的。但是,在部分民族地区,校本教研工作遇到一些制约因素,不管是学校还是教研团队,所面临的问题层出不穷。要想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校本教研机制创新工作,必须从学校和教师等方面入手,中小学学校要加强管理,教师要强化教学意识,为顺利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做充足的准备。
关键词: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教研机制
校本教研是提升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整体水平的关键路径,也是解决民族的确理论和实践无法融合地科学尝试。基于现实,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现状不容乐观,学校、教研团队和教师存在一定的现实问题,真正实现校本教研机制的创新,必须解决这些实际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民族地区中小学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关于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及创新策略如下:
一、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遇到的实际问题
我们所说的校本教研指的是当下中小学为改善教育现状,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围绕学校实际情况,运用学校的优质资源而进行的教育研究活动。在民族地区中小学教本教研工作遇到一些实际问题,从中小学学校、教研团队和教师方面分别做出分析。
(一)学校方面的实际问题
首先,校本教研工作的中心就是以学校为基础,学校开展校本教研要始终基于本校情况、现实文化背景和教师的整体水准,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符合本校发展的特色教学。但是民族地区的部分学校并没有意识到校本教研的真实意义,不基于实际现状,一味儿地模仿其他学校的发展方法,盲目吸收出现“水土不服”;其次,校本教研是将科学研究融入学校教育教学中,让每一位教师都能成为专业的教研者。但是,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的位置相对偏远,开展教研活动校本培训工作都收到地域的限制,不利于校本教研的理念的转变和更新。尤其是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下,民族地区中小学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会,各大学校要积极吸取名校的教学理念和治理经验;最后,校本培训工作是提升教师整体水准的关键途径,部分民族地区的中小学忽略教师的专业发展,虽然校本培训次数不少,但是培训的实质效果不太理想,这也是很多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校本培训的现实问题。
(二)教研团队的实际问题
首先,教研团队开展教研活动要围绕教师的教学工作,能够改善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研究意识。民族地区相比较发达地区,部分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教研团队展开的教研活动组织的不合理,不区别传统教研,就无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很难激发教师的潜在发展能力;其次,一般的教研是围绕教学难题展开,基本思路是“发现难题—分析—假设—实际研究—解决—总结”,引导教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科学研究。但是,部分教师认为教研团队展开的活动并没有较强的系统性和计划性,有些教研活动的理论知识脱离了课堂,交流的层次和范围都不够,更是缺乏一定的技术指引;最后,校本教研的实质意义就是基于地方实际,并超越发展,研究的课题要围绕地方政策、本校实际和师生情况,在此基础上进行教育创新和超越。但是部分研究课题并没有围绕本土研究,浪费民族地区的优质自然资源和地域文化。
(三)教师面临的实际问题
首先,民族地区的部分中小学教师部分存在认知偏差,认为教研工作是教育家和教研团队的工作,而开展教研活动是学校的任务,教研工作处于边缘状态,部分教师重视教学工作。基于此类认知偏差,教师很难参与到教研活动中;其次,部分民族地区中小学小学把校本教研被认为是校外专家和研究者的讨论活动,研究活动缺乏主体性,部分教师无法顺利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最后,不合理的评价机制,没有优良的激励制度。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较为繁重,教研活动基本在业余实践完成,但实质的教研活动是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精力和物力的,假如没有合理的激励制度,教研的积极性可能降低,教师也看不到校方的重视度,从而影响自身投入到教研中。
二、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创新的具体
校本教研是展示学校特色,发现本校优质文化,提升学校整体名誉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培养专业师资团队的关键路径。目前很多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开展校本教研教学,一边解决教研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一边进行创新,保证校本教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机制创新工作策略如下:
(一)深化校方管理者的校本教研理念
首先,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协同教育行政机构整合本地区校本教研工作能助力学校发展、教师专业化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等的相关资料,并组织学校管理者和教育工作人员实际观看。同时,利用教育讲座、专题探讨会等方式让校方管理者意识到每一所学校的产生都具有其特性和不可替代性,任何一所学校的经验都不能解释其他学校的复杂特点。所以,中小学学校的发展经验不能完全照搬,要基于本地区、本校和师生的具体情况,通过自我努力和不断提升,让校方管理者意识到校本教研工作是肩负着多方责任使命的,关系到本校、教师和学生的整体发展。尤其是校长是校本教研工作的首要责任人,保证校本教研工作能融入中小学日常教学中。其次,校方管理者以实际行动来参与教研活动,定期邀请教育专家为本校教师开展专题讲座,组织校内教师到省内外校本教研示范学校参观学习等,最大程度为教师营造适合的教研环境,让教师感受到校方管理者对教研工作的重视,以此来鼓励教师们积极投入到校本教研中,不断优化自身,向科研型和学术型教师转变。
(二)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机制
校本教研始终坚持以民主和放权,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在开展教师培训工作时,要实现中小学教师在培训任务、培训内容和选择方式上有一定的决定权和话语权,教育专家以实际辅导来引导教师团队。首先,要明确培训机制的观念和实践内容主要围绕教师,致力于提升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解决部分教师存在的教学难点和发展难题,而不是旨在教育专家或者校方管理者的实际利益;其次,主要的培训内容要围绕学校的实际发展需求,必须符合当地的民族特色、学校整体建设以及教师的整体水平。培训专家必须掌握学校的基础历史、现实发展和教师水准,尤其要关注年轻教师团队的专业问题,以此来优化培训内容,真实做到“因地制宜”;最后,选择科学的培训方式很关键,不妨多采用多样性培训方法。一方面能够实现培训的“选择性+研究性+互动性”,参与培训的教育工作者可自主決定是否加入到培训活动中。同时,在培训项目进行时,教师有权利对教育专家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质疑或者看法,也可以发挥自己的教学所长,讲述自身的实践经验,教育专家可以综合分析和评价教师的看法,让教师体会到自主性和各方对自身专业发展的负责态度。另一方面能够实现培训方式的多样性,以此来满足不同教育工作者的实际需求。校本培训方式要以不同的形式展示,不单纯局限于教育专家的座谈,可以展示为现场指导、教案分析、定向跟踪以及教案延伸等。多样性的校本培训方式体现出校外教育专家更好地融入教育工作者的日常教学中,提供针对有效的教学指导,正确引导教师在完善教学中不断实现自我发展。校本培训要围绕教师的不同地域、不同时段和不同发展的基本诉求展开培训,确保教师团队都能有针对性的学习,实现各自发展。
(三)优化管理制度,落实校本教研
民族地区中小学学校为实现校本教研工作,首先,依靠教育行政部门的校本教研正确规划和指引:整合校本教研规划,对教研的方向和目的提出建设性意见。合理规划校本教研工作,做到分工明确,校本教研不只是中小学学校的事情,更需要各级教研、培训机构以及教育服务部门的共同合作,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实施责任制。对校本教研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和考核制度,教育行政机构要不断开展教育督导和适时调研等,以确保对中小学学校的校本教研工作实施全面监管,充分掌握教研工作中的基本信息,把校本教研工作列入中小学评估和年度目标中;其次,民族地区中小学应该组建以校长为组长、其余管理者为副组长的校本教研管理组,成立“校本教研管理组+教研组+教师”为一体的模式,旨在协调整个中小学的校本教研工作,并不断整合校本教研过程中的经验,剖析教研不足点,及时解决。及时制定相关制度,如“教研方案”“工作制度”“规范教师制度”等,以此来确保校本教研工作向制度化转变。校长要定期开展报告会,及时反馈校本教研的实际进度,做出相应的调控对策;最后,在优化管理制度的同时,对教师的备课表现、听课反馈和教学思考做出相应检查和评价,中小学始终坚持在制度面前奖罚分明,不妨尝试把评价结果和教师物质基础相结合,贯彻落实基本制度。重点关注教育科研在教师检查和评价中的比重,让其鼓励教师团队参与到实际校本研究中,很大程度上的鼓励教师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深化他们的参与性和主動性。只有不断优化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校本教研的真实有效,以此来推助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
三、结语
民族地区有着丰富的地域文化、人文情怀和自然风貌,这些都为中小学开展校本教研提供优质的资源。中小学学校管理者要依据教育行政部门的正确规划和指引开展校本教研,始终围绕民族特色、学校整体建设以及教师的整体水平。通过分析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遇到的实际问题,然后找出对应策略,从深化校方管理者的校本教研理念开展校本教研工作,然后完善中小学教师的校本培训机制,全面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专业水准,以实现校本教研工作的目标,同时,不断优化管理制度,通过健全制度来为民族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民族地区各中小学要依据自身情况实施创新途径,不仅能提升本校的师资团队的整体素养,而且还能助力与学生整体发展和学校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辛仲霞.民族地区青少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状及对策[J].高考,2018(28).
[2]马保平.农村中学校本教研实施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
[3]贾霞萍.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现状调研报告[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