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云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以生为本”成为小学数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在此背景下,分层教学法被广泛应用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来,并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带动学生整体提升以及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方面展现出了巨大的作用,而这也为小学数学高年级作业设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启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有必要围绕“以生为本”理念,来设计层次化的作业内容,从而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基于此,本文就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和策略进行了详细探讨,旨在为广大教师同仁提供一些借鉴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练习作为重要一环,是巩固学生数学认知、培养学生数学能力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抓手。在以往的教学中,小学数学作业设计大多是以“一刀切”的方式来展开的,这也造成了一些学生“吃不饱”、一些学生“吃不了”等情况,影响着教学效果的提升。对此,我们有必要秉承新课标强调的“尊重学生差异,兼顾全体发展”的理念,积极开展分层化的作业设计,打造层次化的数学作业练习新常态,从而让各层次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一、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所在
首先,作业分层设计一方面能够推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提高他们的数学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优者更优”的目标,让优秀生获得更全面的发展。其次,结合教学实践来看,以往数学教学的作业设计大多围绕大量的习题来展开,且存在“一刀切”的情况,这也使得一些学生感觉太简单或者太难,进而作业练习热情不高。而在作业分层设计的引领下,每个学层的学生都能获得針对性的作业练习契机,这也有效地提高了作业练习的质量,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通过作业练习来巩固认知能力,激发数学潜力。再者,作业分层设计是一种建立在“因材施教”思想上的作业设计思路,它能够在真正意义上让学生走到教学诸位之上,消除以往作业练习的强迫性,减轻学生的作业练习负担,这不管是对于他们学习效果的提升来说,还是对于他们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来说,都将大有裨益。
二、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有效策略
(一)围绕学生能力,有效分层主体
做好主体分层工作,是小学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必要前提。对此,在教学实践中,为了进一步保证作业分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我们有必要结合学生的数学基础和能力来做好动态化的层次划分工作。具体来说,首先,我们可以结合课堂设问、单元测试以及日常观察等方法来把握学生的数学能力、思维素养等情况。其次,我们可结合所掌握的信息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例如,我们可分出A、B、C三个学层。A层针对的是那些数学能力较好的优秀生;B层针对的是那些数学能力一般的普通生;C层针对的是那些数学能力较差的学困生,以此来为作业分层设计的落实奠基。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这种分层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可定期性的结合学生的当下实际数学能力和作业练习表现来对学层进行重新划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自我提升意识,实现整体能力提升的教育目标。
(二)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分层作业
以“分数乘法”的作业设计为例,在对该部分内容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我们有必要结合A、B、C三个层次来设计不同的作业。首先,对于C层学生来说,我们设计的分数乘法作业应主要围绕基础锻炼为主,可设计一些概念填空题、选择题等等,通过此举来消减他们对于作业练习的抵触心理,达到既减负、又提升的双向作业设计目标。其次,对于B层学生来说,我们设计的分数乘法作业应当减少一些重复性的分数乘法习题,适当引入一些转换类题目,让他们能够在“踮一踮脚就能够收获更多”。再者,对于A层学生来说,我们设计的分数乘法作业应当在减少数量的同时,围绕质量拓展而展开,达到锻炼他们知识整合能力和知识迁移思维的目的。
(三)把握实际情况,进行分层评价
众所周知,在小学数学作业练习当中,评价作为重要一环有着深化学生认知、巩固练习效果的重要意义。面对小学生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差异化的现实情况,我们有必要将分层教育理念引入作业评价环节,积极开辟层次化的评价模式。例如,对于C层的学生,我们要本着多鼓励和少批评思路,积极表扬他们的闪光点,对于他们的错误也要多一些耐心,告诉他们正确的思路与方向,在此基础上,要通过针对性的辅导来帮助他们一点一点地进步。对于B层学生,我们要在肯定其努力成果的同时,指出他们的不足,然后可以让他们结合自主思考和学习来找到改进之路,进而推动其学习能力的提升。对于A层学生来说,我们要在肯定他们成果的同时,提出更高的要求,引发他们深层的数学思考,进一步激起他们的自我提升意识和数学探究欲望。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积极推进作业分层设计有着诸多现实意义。对此,我们有必要正视作业分层设计的意义所在,积极通过主体分层、作业分层以及评价分层等方式来达到因材施教和整体提升的教育目的,让每一位小学生都能获得好的数学作业练习体验,为他们数学素养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宇.小学数学分层作业设计的策略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