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仕林
摘要:伴随教育改革的推进,在学生教育方面,除了要重视文化理论的教育,对于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也应当提高重视程度。一些中学生会对教育形成抵触情绪,针对叛逆期的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当开展德育教育时,教师应当执行激励策略,促使中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针对德育教育而言,文章首先概述了激励策略的意义,然后探究了怎样实施激励策略,其中包括榜样激励、物质激励以及通过德育班会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前言:初中生没有形成真正的三观,处于一个非常重要的塑造期,他们所接受的德育教育水平,与人才塑造有着很大的联系。所以在学生德育教育方面,给予了较高的重视程度,实施合理、可行的措施来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师工作的关键内容。然而在德育教育中,一些学生约束意识并不强,而且教师有着较大的工作量,这有碍于德育工作的进行,随之留下了一系列问题。面对这样的情况,有必要采取激励措施,保证德育工作更好开展。
一、为学生树立榜样,通过正面形象引导学生言行
初中阶段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发育和生理上的逐渐成熟,学生也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成长。初中阶段的班主任要积极重视学生的成长,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充分受到德育教育。对初中阶段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要重视渗透和引导的方式,通过激励的方式,让学生自主提高自身的德育素养,而不能一味地通过限制学生的言行进行教育。教师可以適当为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并在班级范围内说明具体原因,可以是班主任自身,可以是身边的人。在学生心目中树立正确榜样的同时,也能在学生心中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让学生从自己的内心深处感受德育,如此,德育教育的工作才能有效开展。
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首先要树立学生的德育意识,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什么不是正确的。为学生树立榜样,能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个行为的参照,同时在学生内部树立榜样,对学生保持良好的德育行为同样是一种激励。在德育工作开展中班主任可以在班会中对某个学生近期的某些表现进行表扬,让其他学生向这个学生好的地方学习。首先,榜样的树立是为了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德育行为,表扬的内容应当脱离学习成绩,仅限于学生日常的行为。比如某个学生每次值日的时候都会认真清扫每一个细节的地方,从来不找借口逃避值日,在班级工作中任劳任怨,从不抱怨,只是低头做好自己的事情,这样的学生应当是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榜样。教师在班会中应当对这个学生提出表扬,并明确认可他在日常劳动中的各种付出,不论学习成绩好坏或者是否有其他问题存在,这种榜样都应当在班级内及时树立给每一个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劳动付出中都能够有一个很好的参照的角色。
二、重视和学生沟通的方式,多鼓励少批评
初中阶段的学生处于青春期发育阶段,随着生理和心理的不断成长,随之而来的是学生更加脆弱的内心世界和负面情绪。很多学生在德育观念形成的初期经常会出现迷茫或者叛逆的情况,根本原因还是学生不够成熟。德育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的公民。作为学生德育路上的引路人,班主任要重视学生的感受,不能一味灌输枯燥的行为准则。班主任要重视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要注意多鼓励学生的正确行为,激励学生继续发扬。同时对学生不正确的行为要及时进行深入了解,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问题,而不是一味地批评训斥学生,让学生成为不敢说不敢做的病态心理。
例如,德育工作中对学生开展集体主义教育的时候会出现少部分学生不配合的情况,比如开展集体活动的时候,有一小部分学生不会参与到其中,而是独自行动,同时在班级获得荣誉或者被惩罚的时候,这部分学生也没有感同身受的感觉,不会因为班级中的事情影响到自己的心情或者行为。班主任应当树立学生的集体意识,也需要及时和这些同学进行沟通,在沟通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一味训斥,应当坐下来和学生耐心地沟通,询问具体的原因。有的学生是因为和某一个同学关系较差,有的学生是因为个人的性格原因,班主任应当积极鼓励这些学生,走入集体生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班主任要重视和学生的沟通方式,要知道鼓励式教育才是提高沟通效率的正确方法,不能一味地指责学生不正确的行为,要通过正确的激励和引导让学生认识到什么是正确的,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才能将德育教育工作开展得更加成功。对学生做得好的地方要积极表扬,对学生有所缺失的地方要和颜悦色地指出来,引导学生思考是否换一个其他的做法会更好,提升学生的思想认知。
三、适当设立物质奖励,提高学生自身德育意识
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班主任不仅要向学生不断输出正能量,同时要保证学生主动配合教师的德育工作。学生在初中阶段还处于较为活泼的年纪,做什么事情经常缺乏坚持,班主任要积极督促学生。班主任可以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同时为学生设立一些简单的物质奖励,这也是激发学生荣誉感的一种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激励学生配合教师的德育教育工作。物质奖励规则的设定一定是要班主任和学生一起共同设定的,经过学生认可的物质奖励内容和相关规定才能有效提高学生个人的德育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班级内浓厚的德育教育氛围。同时,在班级内设立这种物质奖励虽然不会是很贵重的物品,但作为一种奖励同样也是一种荣耀,更容易激发学生向着良好德育行为发展。
例如,班主任可以以学期或者月份为期限,和班级内所有的学生制定一个关于德育的规则制度,比如拾金不昧、乐于帮助同学、为班级争取荣誉、长期遵守纪律等,不同的行为会在班主任这里进行一定的积分。一个周期结束后,班主任可以根据积分为学生购买几个笔记本或者课外书,在扉页上写下班主任寄语作为激励。可能一个笔记本不需要多少钱,也不会很贵重,但是班主任是学生最信任和依赖的教师,一段寄语会激励学生很长时间。这也是在德育工作中对学生的一种鼓励,通过物质的奖励能让每一个学生明白,自己应当保持一种什么样的常态才是良好德育发展的行为。通过物质上的激励辅助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同时,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正确看待物质奖励,让学生认识到物质奖励并不是最主要的,重要的是自己的行为得到了一种肯定,激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要充分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通过科学的激励方式,让学生自发地参与到德育教育中。首先,榜样的树立对提升学生的德育有重要作用;其次,教师应当重视和学生的沟通方式,多站在学生的角度上想一想,这样的德育教育工作往往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作为班级的负责人,班主任应根据情况适当设置关于德育的奖励措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德育教育中,提升德育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晶.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甘肃教育,2020(02):34.
[2]邴雪艳.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8(9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