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成华 陆香男
摘要:新课改后培养运算能力也成为了重点教学目标之一,要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公式和算法,并将已掌握的知识运用到数学学习中。而且,近几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中,有70%以上的题目涉及到计算,但中学生经常会在做题过程中因为粗心大意而导致错误。因此,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更注重对其运算能力的培养,对未来的学习夯实基础。本文就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如何培养提出几点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运算能力;培养
引言:在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尤其是运算能力的培养,对提高做题正确率,掌握数的基本运算有着较高的好处。因此,初中数学标准要求中,将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放在了首要地位。数的运算在初中数学课本中具有连贯性,且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由此可知,培养运算水平是学好现代数学的条件之一。
一、明确数学运算及运算能力的重要性
运算能力其实是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使用的最广泛,也是最基础的一项能力,简单的说,这种能力就是思维能力和运算技能的结合。在培养学生提高运算能力时,还要让其理解其中的含义。很多学生对运算意义的理解就是,学会利用法则和公式对其进行正确的运算,但不仅仅包含这些内容。还要理解运算的算理,就是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来寻找合理、简便的运算途径。简单的说,当学生探知一个问题的答案并需要经过计算时,应该先根据已掌握的知识来选择解题方法,并选择恰当的计算方式。一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心算就可以得出答案,但对于计算步骤较为复杂的问题,则应该遵循算理去解决。另外,学生的数学感知意识对提高运算能力也有一定的影响,其实每个人对数学的理解和感知能力都是不同的[1]。举例来说,部分同学无法理解运算中的意义和过程,所以就没有办法顺利完成题目的解答,而有的同学对数学有一定的感知力,在解答题目时往往又快又准,就是天生对数学有一定的敏感性。这种能力不是先天的,而是通过后天练习中养成的,大量的练习可以有效促进感知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课上应不断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并通过多元化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大量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运用算理的依据,对运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部分学生自身基础知识掌握较差,解题过程中还存在步骤不规范等问题,导致运算过程中频频出错。其实,运算基础知识不仅包括概念和公式,还有法则和性质。学生只有掌握了这些知识,吃透概念的意思并明确法则和公式的运用范围,才可以在解题过程中越来越熟练,最终提高运算能力。针对这一点,教师要引导学生回归课本,利用基础知识来提高其运算能力[2]。举例来说,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二元一次方程组》一课时,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可以通过类比的方式引导其探究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及解法,还可以培养其数学应用意识。课上教师可以在黑板上写出,等方程式,并让学生说一说这两个方程有哪些共同特征,与一元一次方程相比有哪些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引出二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通過练习题让学生加深对概念的掌握情况。
三、注意规范运算
运算过程是否规范,对提高解题正确率也有一定的影响,分析以往的数学试卷会发现,学生出现错误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运算不合理造成的,另一部分则是由于马虎大意造成的。由此可知,引导学生注意运算规范,不仅可以提高结果的正确率,还可以提升其运算能力。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牢记概念、运算定律、法则、公式等意义及使用情况,这样可以避免在做题中出现错用、滥用的情况。举例来说,在学习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幂的运算》一课时,本科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同底数幂的推导法则,并会运用法则进行运算。学生做题过程中,由于对算法理解不深,运算方法往往不够规范,尤其是在做同底数幂的乘法或除法等练习题时,经常会出现乱用公式和法则的情况。因此教师在讲课过程中,一定要重点讲解每个公式的运用范围,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解题正确率。如这一公式为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但在使用过程中有一定的限制条件,不是同底数幂及不是相乘的都不能使用该法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一些算式,让学生来判断是否可以使用这一法则进行计算,如果可以则需要计算出最终结果,如果不能请说明原因。
结束语
总的来说,学生运算能力的提高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教师要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再通过不断的坚持训练,才能提高运算水平,从而提升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教师要回归教材,重视数学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明确提升运算能力的重要性,在答题过程中还要注意规范运算。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讨论,互相学习的良好习惯,让其通过思维碰撞促进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连宏.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培养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29:98-99.
[2]刘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中运算能力的方法研究[J].才智,2019,32:129.
苏州工业园区唯亭学校 215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