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鹏
(泌阳县人民医院 麻醉科,河南 驻马店 463700)
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laparoscopic total hysterectomy,LTH)是临床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有效手段,可有效切除癌变组织,提高患者5 a生存率[1]。目前,临床上针对接受LTH治疗的子宫内膜癌患者多以全身麻醉为主,但全身麻醉对阿片类麻醉药物剂量需求较大,易增加中枢敏化风险,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2]。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腰方肌阻滞(quadratus lumborum block,QLB)是通过阻滞髂腹下神经、髂腹股沟神经等胸腰神经,来阻断痛觉神经传导通路,减轻下腹部手术后疼痛[3]。在子宫内膜癌患者LTH术中应用该种方式进行麻醉,或可提高麻醉效果,加快患者术后康复进程。鉴于此,本研究分析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在子宫内膜癌患者LTH术中的应用效果。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于泌阳县人民医院接受LTH治疗的6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年龄47~75岁,平均(61.39±4.29)岁;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18~26 kg·m-2,平均(22.07±1.36)kg·m-2。观察组年龄45~75岁,平均(60.47±4.33)岁;BMI为18.5~26 kg·m-2,平均(22.25±1.33)kg·m-2。两组年龄和BMI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对本研究内容均知情同意。本研究取得泌阳县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子宫内膜癌符合第9版《妇产科学》[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凝血功能正常,且符合LTH手术指征;③无药物禁忌证。(2)排除标准:①合并宫颈癌、老年性阴道炎、异常子宫出血等其他类型的妇科疾病;②肝、肾功能重度不全;③合并中重度感染性或传染性疾病。
1.3 麻醉方法两组术前均常规禁食禁饮、无术前用药,开放静脉通络,监测生命体征[血压、心率、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等],行麻醉诱导,静脉注射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1071)0.05 mg·kg-1,舒芬太尼(宜昌人福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20054171)0.5~0.6 μg·kg-1,依托咪酯(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2022992)0.3~0.4 mg·kg-1,罗库溴铵(峨眉山通惠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83305)0.9 mg·kg-1。
1.3.1对照组 麻醉诱导成功后,采取气管插管全麻,给予面罩吸氧,行机械通气。麻醉维持:术中吸入七氟醚[肺泡内最低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为维持呼气末气体浓度],持续输注丙泊酚3~5 mg·kg-1·h-1,间断追加罗库溴铵0.3 mg·kg-1,并依据BIS调节患者麻醉剂量。
1.3.2观察组 麻醉诱导成功后,实施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通用电气医疗系统(中国)有限公司,苏械注准20172230567,型号LOGIQ F6]辅助下进行,取侧卧位,经腹壁前内侧由后向前进针,深度至腰方肌腹侧面的胸腰筋膜,回抽无血后,注入3 mL生理盐水,确认针尖位置,之后注入3.75 g·L-1罗哌卡因(广东嘉博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73194)20 mL,超声显示药物在腰方肌后胸腰筋膜间隙扩散后,再以同样方式进行对侧QLB阻滞。
1.4 评价指标(1)围手术期指标。比较两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及喉罩拔除、自主呼吸恢复、首次排气时间。(2)疼痛程度、镇静程度。在术后6、12、24 h,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5]评估疼痛程度,让患者在10 cm刻度尺上标注代表自身疼痛等级刻度,10分制,评分越高,痛感越重。采用Ramsay镇静评分[6]评估镇静效果:1分表示躁动不安,2分表示意识清醒,可安静合作;3分表示嗜睡,但对指令反应敏捷;4分表示浅睡眠状态,易被唤醒;5分表示入睡,对呼叫存在一定反应,但有点迟钝;6分表示深睡眠状态,无呼叫反应。(3)不良反应。比较两组恶心呕吐、眩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2.1 围手术期指标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更小,自主呼吸恢复、喉罩拔除及首次排气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2 疼痛程度及镇静效果两组Ramsay镇静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不同时点的疼痛程度及镇静效果比较分)
2.3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LTH手术是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癌的主要方式,可最大范围切除病灶组织,抑制肿瘤进展,延长患者生存期[7]。既往,LTH手术多采取全身麻醉,虽有良好的镇痛效果,但需要大剂量应用阿片类麻醉药物,这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加患者中枢敏化风险,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效果[8]。因此,探寻高效、安全的麻醉方式成为临床医生关注的重点。
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是在后腹部进行阻滞,通过阻滞胸腰神经及其支配区域的痛觉传导,来减轻患者疼痛。本研究结果显示,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术中舒芬太尼用量更低,自主呼吸恢复、喉罩拔除及首次排气时间更短,提示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可有效减少子宫内膜癌患者LTH术中舒芬太尼剂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全身麻醉为降低患者全身应激反应、腹膜牵拉反应等,需在术中应用大剂量的阿片类药物,这可能会在一定增加中枢敏化风险,致使患者出现痛觉过敏、感觉异常情况,影响患者术后康复[9],而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是在腰方肌后侧注入局麻药物,有利于局麻药物在椎旁扩散,提高手术区域麻醉药物浓度,精准提高麻醉效果,通过阻滞痛觉神经传导,阻滞手术伤害刺激传导,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这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降低阿片类药物引发的中枢敏化风险,减轻其对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10-11]。本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各时点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提示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相较全身麻醉,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可减少LTH术中舒芬太尼用量,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阿片类麻醉药物引发的中枢敏化情况,降低患者术后疼痛过敏发生风险,且该种阻滞方式可以阻断伤害性刺激通过腹壁牵扯感觉神经、交感神经的传导过程,可有效降低痛觉过敏及感觉异常的发生风险,其与静脉镇痛药物可以协同作用,增强镇痛效果,进而有效缓解患者术后疼痛[12]。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提示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在子宫内膜癌患者LTH中应用的安全性较高,未增加药物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双侧后入路QLB可有效减少子宫内膜癌患者LTH术中舒芬太尼用量,降低患者疼痛程度,术后镇静效果较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