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快乐律动方式

2021-11-07 21:50杨巧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9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

杨巧

摘  要:音乐属于传达情感的学科,教师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学生审美、欣赏等能力的培养有直接影响。律动教学法的引入和学生特点相符,可作為课堂教学高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快乐律动

一、律动教学介绍

1. 概念介绍。律动教学是20世纪初期,由达尔克罗兹(瑞士音乐家)提出,逐渐流传到国内,并在音乐教学被广泛使用。所谓律动教学,主要是利用耳朵聆听音乐的同时,借助身体和心灵对音乐进行感知,并通过肢体动作将音乐节奏体现出来,诠释律动教学的内涵。

2. 应用价值。小学生好奇心强烈,律动教学能够丰富学生学习形式,活跃音乐课堂氛围,在聆听和律动的过程,培养学生乐感。与此同时,律动教学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的培养。音乐教学需要学生用心聆听,感受音乐当中的情绪,和音乐形成情感互动,才可获得精神层面愉悦感。应用律动方式,教师可结合音乐节奏,指导学生通过身体律动感受音乐内涵,引发联想,培养其创造性思维,进而提高音乐素养。

二、小学音乐教学快乐律动运用策略

1. 营造律动学习氛围。音乐课堂教学效果和课堂氛围的营造息息相关。小学音乐教学内容相对简单,大部分音乐朗朗上口。根据音乐内容,设计身体律动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律动学习氛围,使其快速走入学习情境。

2. 通过律动互动教学。音乐课堂,传统授课形式为教师示范,之后学生跟唱,课堂上师生互动、交流相对较少,对于学生兴趣、思维等造成限制,影响音乐课堂成效。小学生天性爱动,在音乐课堂上,常常会跟随旋律手舞足蹈。但是传统课堂中,学生受到纪律约束,可能限制其天性,不利于其感知音乐节奏。新课改背景下,以学生音乐素养作为音乐课堂最终教学目标,因此,教师需要转变传统授课模式,考虑学生特点,使用律动教学法,提供表达平台,设计教学活动,通过游戏的方式和学生之间展开互动,促使课堂授课顺利开展。

3. 借助律动攻克难点。音乐教学除了听歌、学唱等内容以外,还应该指导学生掌握乐理知识,能够感受到节奏变化。乐理知识内容本身可能相对单调,小学生对其学习兴趣不高,如果只是采取口头讲授,配合反复聆听方式,由学生自主体会,可能难以达到预期教学成效,甚至还会导致学生理解困难,对音乐学习产生厌烦情绪,对于课堂教学十分不利。故此,教师可发挥律动教学的优势,将音乐节拍转化为身体动作,以传达教学内容,为学生打造动态化学习空间,记忆知识,高效学习。比如讲授《山谷静悄悄》歌曲时,采取律动教学法,教师可将“叮咚叮咚”之后的“空拍”作为律动切入点,指导学生做出聆听动作,把手置于耳朵旁,通过肢体动作将“空拍”表现出来。学生实际演唱过程中,可通过此身体动作,将休止符内容有效记忆,防止演唱过程存在跟不上节奏,或者“抢拍”等问题,正确掌握此歌曲节奏。由此可见,通过律动,学生能够对音乐学习的难点部分更好地掌握,演唱歌曲表达更加准确。

总之,音乐教学中,快乐律动的引入需要和课程改革目标相符,教学过程需要重点为学生打造律动学习氛围,在课堂游戏环境下展开师生互动,以律动方式学习音乐难点,高效完成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音乐素养,活跃音乐课堂氛围。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罗庆梅. 小学音乐课教学中的快乐律动方式探索[J]. 新课程(上),2019(02):70-71.

[2]金铖. 简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快乐律动方式[J]. 教育界,2020(44):65-66.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提高小学音乐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
开启学生智慧,构建快乐课堂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