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海晶
摘 要: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必须要通过自主思考才能完成。在傳统的教学中,教师牢牢抓住了课堂的主动权,按照教材内容对学生进行集中化的授课,这就使得学生缺乏自我发挥的空间,数学潜力无法得到有效激发。因此,在当前新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将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数学教学效果。基于此,本文着重探析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实际意义及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意义;培养策略
一、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
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相比,自主学习是一种全新的现代化学习方式,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在数学课堂上的积极性。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上,学生只是一味进行接受式学习,没有自主发挥的空间。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让学生围绕数学问题展开深入思考,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学生有自由发挥的机会,让其在课堂上有更多的参与感。通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在之前的教学中,教师会为学生讲解具体的解题思路,学生会在教师的帮助下解决问题。而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时,教师只充当点拨者的角色,在学生实在无法解决问题时给予引导,在这种情形下,学生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数学问题,发展自己的发散性思维,有效提升数学能力。
二、探析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策略
(一)引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探索欲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要让学生能够对教学内容产生明显的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引入,让学生在课堂上保持较高的活跃度。例如在“认识方程”这一课,学生需要学习“字母认识数”这一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设置趣味的教学游戏,比如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不同的小正方形教具,然后让学生用小正方形按照一定的规律摆图形,并运用字母来表示自己所需的正方形个数。
(二)采用互助学习模式,提升学生数学能力
在之前的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没有充分考虑到小学生的学习水平。通常小学生的数学基础不够扎实,掌握的学科内容较少,所以他们在完全独立思考的情况下可能无法顺利解决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采用互助学习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在现代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只有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才能让学生学会学习,遇到问题时能够认真思考,学会从数学问题的不同角度展开有效分析,快速解决数学难题,提升数学综合实力。
(责任编辑:邹宇铭)
参考文献:
[1]姚成毅. 培养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意义与策略[J]. 教育革新,2017(03):65.
[2]孟国娟. 农村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 知识文库,2019(2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