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晶 丁静 程媛媛 梁媛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专业课程思政教育是对思想政治课程教育的重要补充,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具有重要意义。环境学基础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入门基础课程,主要通过结合环境热点问题介绍环境学基础知识,启发学生对环境专业的兴趣,建立良好的生态文明观。如何发掘课程的思想政治元素并自然系统地融入课程教学中是达到课程思政育人目标的关键。课程思政探索实践中应充分挖掘课程中的制度自信、传统文化、科学素养和生态文明等思想政治元素,从课程成绩比例调整、课程思政元素融合、课堂教学方式改进、理论实践结合等方面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施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思想政治育人作用。
[关键词] 环境学基础;课程思政;生态文明;教学实践
[作者简介] 姜 晶(1986—),男,浙江江山人,工学博士,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环境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40-0081-04 [收稿日期] 2021-06-10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1]。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实现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2]。这对课程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要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出发,充分挖掘各类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资源,并将其与课程教学有机融合,将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育人作用。
“环境学基础”是环境科学与工程及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一般在环境类及相关专业大一第一学期开课,内容涉及水、气、土、生、渣等各环境要素,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及环境学科发展,使学生对环境学科形成系统认识,培养和提升学生的专业兴趣,形成环境友好的价值观和伦理观,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在环境学基础课程教学中融入课程思政对环境类及相关专业学生培养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是环境学基础课程教学需要积极探索的工作。
一、“环境学基础”课程思政教育的必要性
长久以来,大多数专业课教师往往看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想政治教育,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课程的任务,因此缺乏对课程专业知识中思想政治元素的系统挖掘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融入。环境学基础课程与新时代生态文明观高度契合,具有丰富的思想政治元素,课程教学内容包含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等相关的原理、技术和政策等方面的内容。但是,教师在讲授过程中缺乏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仅仅将其作为专业知识的内容,思想政治教育仅仅是无意识的被动式出现,没有上升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不成体系,升华不够,致使课程未能发挥应有的思想政治育人作用。
“环境学基础”课程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往往设置在大一第一学期,这一时期也是大学生大学生活开启的阶段,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在“环境学基础”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想政治元素,比如生态文明观,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所学专业与国家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度契合,增强专业自信和认同感,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此外,课程中体现的科学观、系统观和法治观也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将自身的努力和新时代的国家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高度融合。
二、“环境学基础”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元素
(一)制度自信
课程的绪论部分有关于我国环境保护发展历程的相关内容,在该章节的讲授中,以全球性环境问题气候变化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切入点,介绍目前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全球性环境问题时的大国担当。我国确定的“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既是自身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庄严承诺。此外,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对比中国和其他国家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采取的措施和取得的成效,一方面向学生讲解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全球性公共卫生安全威胁,另一方面着重介绍我国在防疫中展现出的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精神,提升學生的国家认同感,展现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坚定学生的制度自信。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激发民族自豪感,坚定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练就过硬本领,成为奋斗的中坚力量。
(二)传统文化
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也是人与自然关系认识的发展史。环境学基础中关于环境伦理学的内容,主要介绍人类发展不同阶段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变化。以长江十年禁渔,恢复长江生态的重大决策为切入点,介绍可持续发展等环境伦理学相关知识,往前追溯,以历史名人名言为载体,梳理发展脉弱,深挖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基因。例如,《史记·五帝本纪》中对黄帝的描述:时播百谷草木,节用水火材物。表达要根据时节播种,节约使用水火材物等资源。周文王姬昌也有保护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思想,提出:“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麛不卵,以成鸟兽之长”。孔子主张“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意在避免生态资源发生代际供求矛盾。荀子提出“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表达了尊重自然规律,重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详见表1)。此外,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道家的“道法自然”思想都表达了遵从自然规律,崇尚自然,效法自然,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3]。通过领略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化思想,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