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郑宇
内容摘要:“文化自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大自信”的主要内容之一。2018年,教育部向全社会公布《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让中华经典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也给基层学校开发实践初中语文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提供了启发指导。
关键词:初中语文 经典诵读 校本课程
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傳统文化不断传承下去。2018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从国家层面强调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育的重要性,为开展好初中语文中的经典诵读教育提供了启发指导。
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认为,儿童在与社会的交互过程中,通过掌握高级心理机能的工具——语言、符号系统,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形成了各种新质的心理技能。“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1]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四学段(七—九年级)的阅读目标之一。因此,开展好基于诵读活动的中华经典诗文教学,能够有效落实初中阶段学语文、用语文的要求,彰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目前,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如果按照“起、承、转、合”四个方面,开发以中华经典诵读为主要内容的语文类校本课程,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也能够增强校本课程对学校、学生的适应性。
一.“起”得宽——丰富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教育教学内容
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活动,不是让学生穿着汉服在舞台上摇头晃脑表演一番,更不是脱离现行语文教材和教学,不加选择地“另起炉灶”,而应立足语文教材,立足初中课堂,面向全体学生。
在教育部审定2016版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七—九年级)中,古诗文选篇为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1.5%,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2]其中包含课外古诗词诵读、“漫步古诗苑”语文综合性学习、诗歌“活动·探究”单元,形式较为多样。不过,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同于必修课程,它是一项集体的事业,要考虑到初中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还要在教学内容上做到整体与局部的和谐统一。因此,统整好“诵”的内容,能对进一步激发师生诵读兴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到重要作用。所以,在立足教材的基础上,语文教师可以先围绕如“锦绣河山”、“记住乡愁”、“人间正道”等不同主题,再合理、有机地整合教材之外的教学资源,穿针引线式地融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之中。以“记住乡愁”主题为例,教师可以选择《入朝曲》、《乌衣巷》、《石头城》、《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等历朝历代关于南京的经典诗文为教学内容,让“乡愁情结”存续人心。除此之外,《中华传家读本》(中华书局2016年版)包含经典诗词诵读和经典诗词解读部分,可作为统编版语文教材中华经典篇目内容的补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教育部、国家语委联合发布的“中小学语文示范诵读库”与义务教育初中阶段(七—九年级)语文教材配套的诵读作品、符合义务教育初中阶段语文课程标准的高质量微课等相关线上资源,可以通过精挑细选成为教学内容的有益拓展与补充。
二.“承”得稳——巩固中华经典诵读教学方法
从广义上看,中华经典诵读与阅读教学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可视为阅读教学中的一条“支流”。中华经典诵读教育采取的普遍教学方法就是诵读法。有学者认为,诵读法就是“通过对文言文的眼观口诵心惟、熟读精思成诵,达到对诗文全面深人理解的教学方法。”[3]教师可以结合义务教育初中阶段现行语文教材中经典篇目教学的实际情况,借鉴相关优秀经验,采取多样的方式,如《播音主持基本功训练掌中宝——诗歌·散文》(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就提出了“明晰背景,确定基调”、“注重节奏,把握技巧”等一些诗歌朗诵方法,可以立足“音读”、“情读”、“美读”[4]三个层面,针对语气、重音、停连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设计,还可以从“朗读”、“译读”、“品读”三个步骤有序引领学生把握中华经典的内涵。
虽然中华经典作品和初中生的距离较远,但开展中华经典诵读教学的主要目标仍然应与阅读教学的目标相契合,应该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并以此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叶圣陶先生曾说:“诵读得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可见,不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诵读是没有灵魂的。教师在开发实践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过程中,需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在掌握诵读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乃至尽可能对经典作品进行鉴赏,尤其应鼓励学生在常规性理解之外,发表自己的个性化解读,让学生主动拉近与中华经典之间的距离。
三.“转”得出——创新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形式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学校进一步开展好中华经典诵读教育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载体。教师在开发实践校本课程中,可以采撷线上、线下教学的成功经验,并将二者融为一体。李卫红就中小学校深入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作提出:“充分发挥各地新闻媒体、校园媒体的作用,大力宣传典型经验和成果。”[5]《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在“重点任务”中也指出,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优势,创新‘互联网+语言文化,开拓经典诵读新媒体传播渠道,活化经典、活态传播。”[6]
学校是开展语言文字工作的“主阵地”,作为开发实践中华经典诵读课程的主体,教师可以依托新媒体平台,开发以语文学科为基底的个性选择课程,通过借助新媒体平台交互性、便捷性、时效性等特点,融合地理、历史、道德与法治等多种学科知识,丰富包含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内容的选修课呈现方式,巩固落实线下课程的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在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探究性学习模式下,拉近师生、生生间的距离。教师可采取1+X的方法,逐步指导学生将线上、线下所学相结合,鼓励、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实践操作包括图文排版工具和视频剪编软件在内的信息技术,开发诵读配音、诗词讲解、汉字书写、诗词创作等内容,迎合学生多元个性特点,提高学生学习中华经典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书写、表达、辨识与审美能力。制作完成的配乐诵读音视频,既能充实校级经典诵读示范库,又能设计成图、文、音一体的作品展示在新媒体平台上。这种“接地气”的教学方式,寓读于乐、寓学于乐,可以促进学生做语文学习的主人,也可以满足学生、家长对语文教育进一步精细化的发展需求,还可以让更多的师生家长阅读、聆听中华经典,延展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的德育、美育、心育功能。
四.“合”得拢——发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多种评价功能
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评价应该在具体、广泛的语文实践中进行。首先,教师应关注学生在参与课程活动中的语言运用和合作探究表现,多给予正向的引导而非批评。其次,教师在布置相关任务时,应做到“胸中有丘壑”,适时在学生着手完成任务时进行检查、诊断,例如在诵读训练中指导学生判断音域,选择材料,进行标准普通话正音,帮助学生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再次,教师可以发挥课程评价的甄别功能,利用新媒体平台组织校级层面的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再以综合性较强的线下综合性赛事锻炼学生的多元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还可以借助新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交互性特点,充分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发展功能。学生在课程学习期间,制作、发布在新媒体平台的诵读作品的阅读、分享、点赞更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不断激发他们的潜能。
总之,教师通过不断发挥中华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多种评价的正向功能,能够改善自身的教学与学生的學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完善校本课程的开发实践,从而推动中华经典教育目标的达成。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温儒敏.《“统编本”语文教材的七个创新点》[EB/OL].http://www.pep.com.cn/czyw/czyw/001/201608/t20160825_1376881.shtml
[3]王槐松.《文言文诵读法古今谈》.[J].语文教学与研究.1998(04)
[4]张仪.《掌握诵读之法 体悟诗词之美》.[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17(30)
[5]李卫红.《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诵读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基础教育参考.2015(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 国家语委关于印发<中华经典诵读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8/s3129/201809/t201
80929_350445.html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仙林学校初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