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杨
摘要: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每个人的生命体验都与家国紧密相连。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工具,必须注重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本文从几个方面阐述了促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方式方法,希望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开展家国情怀教育有所裨益。
关键词:初中阶段;道德法治;家国情怀
习主席曾提出,我们党“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所以道德与法治课必须重视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引导学生从内心建立“家国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用行动践行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
1挖掘教材知识,对学生进行家国情怀教育
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作为重点,为了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更好的培养,教师可以挖掘教材当中的知识内容从而展开更好的教学。
例如九年级上册《中国人,中国梦》: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它的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一个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国人,要对国家有认同,与祖国共成长。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学习中国梦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做自信的中国人,在课程学习中培育家国情怀,增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引导学生从内心建立“家国共同体”意识,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用行动践行爱国心、报国情、强国志。教师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时,要在教材知识的基础上,把家国情怀渗透到对学生的教育当中,引导学生对教材进行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使学生的家国情怀得到更好的培养。
2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育人功能,增强课程影响力
道德与法治课是对初中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生成性课程,其基本要素包括世界观教育、政治观教育、人生观教育、法治观教育、道德观教育五个内容。在教育内容上具有明确的政治性、目的性、针对性、时代性等特征,是学校教育中促进教育对象精神世界发展的重要课程。从教育目的上看,道德与法治课也重在培养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全面发展。所以,对初中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要牢牢把握住道德与法治课的内容和目的,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的育人功能,把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先培育情感认同、再提升文化素养。所以,作为情感教育、道德教育的主阵地,道德与法治课要突出情感育人功能,“以情感人、以文化人”地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用有感染力的课堂,带动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3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升课堂活力
在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教师常用的方法各有千秋。案例教学法可以通过典型案例的呈现让学生在分析现象的过程中加强对家国情怀的认同、锻炼分析能力;情境教学法可以营造氛围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将家国情怀认知内化于心;合作探究法能锻炼学生互相之间的协作能力,学会包容与友善;除此之外还有翻转课堂、议题式教学、体验式教学等较新的教学方法,都可以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学生家国情怀的培育上。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要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使教学发挥最大的育人效果,达到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目的。
4善于运用教学辅助工具,调动学生积极性
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基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工具已逐渐被多媒体应用教学所取代的大背景下,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也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培育学生家国情怀必须打破“记笔记、课后背”的老套思路,要运用多种教学辅助工具,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刺激上升到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例如:我们在教学中常用的希沃白板,它集投影仪、书写黑板、电脑等功能为一体,可以开展趣味课堂活动,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方式而言,能够更好的服务于道德与法治课家国情怀的培养。除此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党建宣传栏、图书室等硬件设施,带领学生边看边学,让培育学生家国情怀的课堂走出教室,走进学生内心。
5理论联系实际,助力家国情怀的培育
在家国情怀的培养中,道德与法治教师不仅要在思想上引导学生,还应该把家国情怀的培育落实到实际生活当中,做到思想与生活实际相统一。道德与法治教师,应指导学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重视个人修身、重视亲情、行忠尽孝、以培育爱国情感。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培育家国情怀也要好好利用家庭这一阵地。教师要引导学生,将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中,要把孝亲敬长落到实处,以良好的家风回报社会。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教师要引导学生遵纪守法,培育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感,做到爱护公共财物、公共设施和公共环境,比如垃圾分类、光盘行动,都是我们的力所能及要做的。理论联系实际,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家国情怀有更深入的理解,还能将其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从而使家国情怀得到更好的培养。
6结束语
综上,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家国情怀的培育上,教师要学会挖掘教材知识,突出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育人功能,灵活使用各种教学方法,善于运用教学辅助工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落到实处。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孝亲敬长、团结友爱、热爱祖国,真正成为有道德、有纪律、有理想,有文化的四有青年。
参考文献:
[1]李利华,焦旭召.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的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政治教学),2020,{4}(09):42-44.
[2]项燕敏.新时代初中道德與法治课教学中家国情怀培育的思考[J].当代家庭教育,2020,{4}(03):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