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

2021-10-23 02:05杨阿维叶晓芳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农牧业农牧民指标体系

杨阿维 李 昕 叶晓芳

(①②西藏大学财经学院 ③西藏大学西藏经济研究中心 西藏拉萨 850000)

一、问题的提出

2018-2022 年,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个五年①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和6个专项规划的通知[S∕OL].藏党发[2019]9号,2019年6月19日。。实施西藏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国家安全屏障的必然要求,是建设国家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有力举措,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途径,是推动西藏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解决新时代西藏社会主要矛盾的关键举措,是健全现代社会治理格局的固本之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继精准扶贫后,国家为促进平衡充分发展而提出的又一新战略。2019 年,西藏全区境内已实现74 个县区的脱贫摘帽工作,62.8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摆脱绝对贫困,但仍有近70%的人口生活在农牧区,“三农”问题依然是西藏经济社会建设的难点和重点。西藏乡村振兴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序、生活富裕的总体要求,根据当地居民所处的人文和自然环境,结合本地区实际和当地群众传统生活习惯的乡村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实现乡村振兴从根本上讲是要解决“三农”问题。①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R∕OL].新华社,http:∕∕news.cnr.cn∕native∕gd∕20171027∕t20171027_524003098.shtml.目前,国内尚未形成一套相对成熟的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文章在借鉴国内学者关于乡村振兴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西藏乡村发展的具体实际及西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构建西藏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目的是结合西藏乡村的特殊性、地域性和系统性特点,推进西藏农牧业绿色发展,形成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发展乡村产业,提高农牧民收入水平,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形成具有边疆地域特点的乡村振兴模式和经验,为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进一步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提供一定的研究参考。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实施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理论逻辑来源于十九大报告中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理论基础,乡村振兴战略被纳入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意味着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实现农业农村农民的现代化发展。万俊辉,曾丽军,周文良(2018)关于乡村振兴中的农业现代化问题提出,乡村振兴要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目标须将产业兴旺放在首位,凸显了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1]陈锡文(2018)从国家层面讨论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认为现代化进程中城镇化是最强大的推动力,并提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要通过构建现代农业的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健全农业支持保护体系,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村现代化要通过农村产业融合,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来提高农民收入和增强农民幸福感来实现。[2]王景新,支小娟(2018)提出小城镇发展对实施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带动作用。[3]而康永征,薛科凝(2018)提出通过城镇化带动农村现代化的效果并不明显,相反,由于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部分农村由于人才流失、土地被占等问题,反而走向了衰落。农村现代化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农业现代化与农村整体发展不同步问题。[4]四川乡村振兴战略研究智库(2018)则提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乡村衰退现象并不是必然出现的规律。[5]

在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构建方面,杨艳(2020)则根据农业现代化的内涵及相关理论,从农业投入、农业产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可持续发展四个维度选取13个指标构建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综合测度指标体系,采用熵值法对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了测度分析。[6]郭翔宇,胡月(2020)构建由6 个一级指标、21 个二级指标、55 个三级指标构成的乡村振兴水平评价指标体系。[7]李刚,李双元(2020)以青海省为研究对象,从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2 个层面构建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针对2006-2016 年青海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水平进行测评。[8]任卓娜,王健,宋继娜(2011)从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三个层次将黑龙港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现状,通过编制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结合主成分分析法对黑龙港地区进行量化测算,此研究体系较为系统测量了农村经济发展水平。[9]

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于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研究范式,西藏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与乡村振兴关系分析,得出实施西藏乡村振兴应立足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新发展理念,建设符合西藏实际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守住农业的粮食供给基础,保障农牧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提升农牧区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使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实现平衡充分发展,力图实现农牧业强、农牧区美、农牧民富的全面振兴目标,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需要,见图1。

图1 西藏“三农”现代化与乡村振兴理论关系

三、西藏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由于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的关系表现为农牧民是三者的根本,西藏乡村振兴总体评价是建立在对农牧业农牧区农牧民现代化基础上,构建西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具有客观性。

(一)模型选择及方法介绍

对西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评价选取层次分析法,简称AHP 法。层次分析法是将复杂且多目标的决策项目或者问题看作一个整体的系统,再将整体系统分解成多个项目,进而将多个项目分解为多指标的若干个层次,然后运用定性、定量方法计算出各层次的单排序和总排序的方法。层次分析法的具体步骤如下:

1.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将决策的目标或者因素按照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分为最高层、中间层、最低层,并绘出层次结构图。

2.构造判断矩阵

在构造两两判断比较矩阵时,需要构建一致性矩阵,按照标度1-9的重要程度对各个元素进行赋值。标度1、标度3、标度5、标度7 和标度9 分别表示两个元素的重要性相同、前者比后者稍微重要一些、前者比后者明显重要、前者比后者强烈重要、前者比后者极其重要;标度2、标度4、标度6、标度8 表示的是与标度1、标度3、标度5、标度7、标度9 相邻判断的中间值。倒数表示两个元素i和j 的重要性之比为αij,那么元素j 和i 的重要性之比为1∕αij。

3.权重计算和一致性检验

单一准则下,计算权重,我们采用根法,权重向量ωi及最大特征根λmax的计算公式为:

为了避免各要素之间出现矛盾,采用一致性检验检验各元素重要度之间的协调性,一致性检验的

随机一致性指标R.I.,我们采用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1。

表1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

4.层次总排序

总排序的权重需要自上而下进行,将单一准则下的权重进行合成取得总排序。我们设上一层为A层,A层的下一层为B层,其中A层有m个元素,B层有n 个元素,则B 层的总排序的一致性比率为CR,其中,

当CR 小于0.1 时,B 层的总排序一致性通过检验。

(二)构建原则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评价体系,紧跟党中央和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的要求,设定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标体系,主要遵循以下原则:

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通过导向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对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动态监测、综合评价,将农牧业现代化、农牧区现代化和农牧民现代化建设逐步引入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轨道。

典型性与不重合性相结合。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选取应尽量具备代表性,尽可能准确反映出乡村发展水平和乡村振兴发展目标的要求。同时,在选取指标过程中,所选指标必须是可度量的,指标数据方便采集和操作,且指标不重合,确保其准确性和客观性。

创新性与历史性相结合。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体系要求其根据“十九大”报告中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要求,创新其评价指标。

硬指标与软指标相结合。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标体系是在西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可以直接量化的刚性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相对柔性的软指标进行构建。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软指标比较柔性,如道德、意识形态、文化传承、生态文化、人才保护等指标无法直接量化,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和转换。

四、西藏农牧民现代化评价

西藏全区对标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硬任务,要在2019年底基本消除绝对贫困,到2020年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全国平均水平的目标,则必须确保“十三五”时期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保持在13%以上。西藏自治区农村工作暨脱贫攻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明确指出“把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核心目标”,使农牧民人均可支配年收入增长13%以上。但受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区内有效增收空间缩小等因素影响,西藏农牧民收入面临增长乏力、增速下滑和城乡绝对收入差距拉大的不利局面。2016-2018年,西藏农牧民收入增速分别为10.3%、13.6%和10.8%,只有2017年完成了平均增速13%的预期目标。①西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文件-藏农厅发[2019]168号.区农牧民增收组办公室关于印发《2019年全区农牧民增收工作要点》的通知.2019-5-5.但2017 年西藏第一产业生产总值占西藏GDP 总产值的6.1%,而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占西藏从业人员的37.3%,②西藏自治区统计局,国家统计局西藏调查总队.西藏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2018.说明农牧业生产效率和农牧民收入水平相对低下。

由于城镇化、产业结构,农牧业生产条件等因素影响,西藏的农牧业发展缓慢,农牧民收入水平较低。2019 年,西藏农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全国第23位,收入处于较低水平,不利于西藏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结合西藏农牧民收入现状,以“三农”问题为基础,建立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西藏农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依据。

(一)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评价指标的选取

数据来源于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年)和6个专项规划的通知》,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文件,藏党发[2019]9号[10];《西藏统计年鉴(1998-2019)》[11]等,根据数据规范化(归一法)进行无量纲化处理。指标选取参考国际发达国家标准和国内先进城市地区标准、参照中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12]和西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主要指标、中国农业科学院2016年关于《全国农业现代化评价》[13]、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苏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发布的《苏州市率先基本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评价考核指标体系(2020-2022年)(试行)》[14]中关于“农业农村农民全面现代化”水平及目标权重,杨艳(2019),郭翔宇等(2020),任卓娜等(2011),张雪等(2020)[15]关于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解释、西藏乡村振兴总体规划、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的评价及路径优化,结合西藏乡村特点进行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的选取,并遵循导向性与实践性、典型性与不重合性、创新性与历史性、软硬指标结合性原则构建了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评价指标体系,详见表2。该评价体系主要包括5 个二级指标、14 个三级指标、46个四级指标。

表2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

2.目标值的确定

在产业兴旺方面,主要确立了农牧业科技利用水平、农牧区产业结构指标、农牧区市场化参与度三个三级指标。其中农牧区产业结构指标主要确立了农畜产品加工产值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自治区级以上的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非农产业从业人员占劳动力比例;农牧业科技利用水平主要确立了农牧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万人农业科技人员数、单位耕地面积农机总动力;农牧区市场化参与度主要用农产品商品率(%)、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土地流转比例指标来衡量。衡量具体目标值来源于《西藏自治区乡村振兴战略总体规划(2018-2022 年)和6 个专项规划的通知》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现状的评价及路径优化(张雪等2020)和《西藏统计年鉴(2020)》。

在生态环境宜居方面,采用(张雪等2020)的划分方法,将生态宜居分为自然环境宜居、人工环境宜居、社会环境宜居三个指标,其中自然环境宜居主要分为三个小指标,分别是农村道路绿化率、农村道路硬化率及自来水入户率;人工环境宜居方面主要采用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村占比、新增人工造林三个指标;社会环境宜居主要采用农民现代化指标中的农牧民平均预期寿命、农牧民拥有教师数以及每万人口拥有的卫生技术人数(个)(张雪等2020)。

乡风文明的指标中,加入了当地民族文化传承指标,主要包括村里是否有文化广场、在各种民族文化节庆和重大节日村里是否提前安排布置活动、村规民约中是否有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乡村文化教育事业建设的三个指标农牧民平均受教育年限、农牧区学前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毛入园率、农牧区义务教育巩固率;公共文化发展的指标党员在基层党组织中占的比例、县级及以上文明村和乡镇占比、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所占比例。

治理有效主要包括村民自治实践和乡村法制建设两个方面。其中,村民自治实践的衡量指标主要包括公开选举村民参与率、村务公开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标准化覆盖率;乡村法制建设主要包括有村规民约的村占比、村党组织书记兼任村委会主任的村占比、每万人口民事纠纷发生率。

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根本,生活富裕主要通过农牧民收入水平、农牧民收入结构、农牧民生活质量来衡量。其中农牧民收入水平由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城乡居民收入比、恩格尔系数来衡量;农牧民收入结构由非农收入占总收入比例、财产性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其他收入占总收入的比例来衡量;农牧民生活质量由农牧民住房满意度、行政村通宽带率、农村饮水安全人口普及率、社会保障满意度、网络利用率、生活性消费支出比重、清洁能源使用率来衡量。

(二)权重计算及综合评价

1.权重计算

西藏乡村振兴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在遵循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可操作性、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根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制定的农业农村现代化指标体系中农村现代化指标,参考国内学者的文献资料确定了西藏乡村乡村振兴指标体系。根据层次分析理论,在yaahp 层次分析软件12.1 中构建层次模型,模型通过检验,进行判断矩阵验证后,通过一致性检验,进行权重计算,具体的计算结果如下:

(1)二级指标的权重

表3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二级指标权重

(2)三级指标的权重

表4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三级指标权重

(3)四级指标权重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四级指标有46个指标,各指标的权重具体如表5。

表5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四级指标权重

2.综合评价模型及评价

依据层次分析法的相关理论,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标体系以及根据yaahp 层次分析软件计算出的具体指标权重值,构建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模型为:

K表示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综合评价指数,Wj代表各个主体的权重,Yj代表各具体评价指标的指标值,Yj=∑WiXi。具体的计算公式如下:

根据指标权重及评价模型,计算出西藏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评价指标体系2017年基期综合评分为46.6,2022 年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值评分为53.83,提高7.23个百分点,见表6。根据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基期评价结果来看:治理有效和产业兴旺的得分比较低,是制约西藏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之一,要通过各种政策引导、带动西藏农村产业的发展。

表6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综合评价

五、西藏乡村振兴总体评价结果

西藏乡村振兴指标体系综合评分2017年基期值为46.6,西藏乡村振兴实施也是处于实施的起步阶段;2022 年乡村振兴目标值综合评分为53.83,提高7.23 个百分点,说明西藏乡村振兴预期目标可以实现。

从西藏乡村振兴基期评价来看,治理有效和产业兴旺的得分比较低,是制约西藏乡村振兴的主要因素。主要原因在于:基层乡村治理方面,传统村落存在以村干部为代表的体制性精英、以乡村闲散人员为代表的社会精英和以私营业主为代表的经济精英所形成的利益联盟共同治理乡村,借用发展社会学中的概念称此现象为“精英俘获”。这种利益分配结构和合法性排斥结构使基层治理在自治、法治和德治方面缺乏民主的空间,利益也被这类精英所摄取,造成了乡村治理低效的局面。乡村产业发展方面,由于西藏特殊的地域环境和生产要素匮乏,致使乡村农牧业发展处于半市场经济半自然经济状态。西藏乡村农牧民人员流动性也较大,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流向劳动生产率较高的部分而放弃传统的农牧业生产经营。西藏乡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度较低,区域内利益联结机制尚不完善,农村电商和乡村品牌效应短期来看,尚未步入现代化的轨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六项任务之一,是“三农”问题的总抓手,实施西藏乡村振兴战略从根本上讲是解决好“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其核心是实现西藏“三农”现代化,在“三农”现代化基础上,实现西藏乡村振兴。根据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指标体系2017年及其综合评分和2022 年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值综合评分结果,提出了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措施。

落实西藏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和生活富裕”为总要求,按照党管农牧区、农牧业农牧区优先发展、突出农牧民主体、市场自发调节和政府宏观调控协调推进、以乡带村原则、分类指导、融合发展、和谐稳定的振兴原则;通过密切西藏城乡发展联系、强化西藏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加强西藏乡村振兴用地保障、加大西藏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升投入保障力度等政策体系;在“三农”现代化的基础上,根据西藏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分阶段推进乡村振兴;根据当前乡村地理条件和经济发展提出按照试点先行、梯次推进和分类推进的办法实施。(见图2)

图2 西藏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路径

根据西藏乡村振兴体系评价结果,提出实施西藏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要放在治理有效和产业兴旺两个方面。在治理有效方面,要加强村民自治实践,加强乡村法制建设;在产业兴旺方面,要深化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提高农业科技利用水平,提升农牧业产出水平和效率,提升农产品市场化参与度,提升农产品地区品牌和商品率。

猜你喜欢
农牧业农牧民指标体系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健康管理中心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交通强国建设评价指标体系
克什克腾旗农牧业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研究
新疆吉木乃:“三平台”助力农牧民增收致富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远教“三结合”服务“农牧民夜校”
新常态下农牧业品牌化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