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梅
摘要:高效课堂主要是指无论是教师的教学,还是学生的学习都能够实现理想教学目标,然而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因为知识点存在一定的碎片化,课堂效率较低是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时间点方面的内容掌握起来比较困难,学生往往会对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产生混淆现象,导致学习难度较大,进而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带来打击。基于此,本文深入探究了初中历史课程打造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所占据的地位发生了巨大变化,大部分学生逐渐对历史课程的学习提高了重视。同时,历史课程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学生会产生一定的学习积极性。但是,由于历史课程往往在课时占比较少,致使师生之间缺乏足够的互动机会。基于此,历史教师需要根据课程教学特点,打造高效课堂,进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通过导学案以及微课,完善学生的史料信息结构
在初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打造高效课堂时,教师可以通过导学案以及微课,为学生带来多元化的史料信息。这一环节开展的最佳时机是课前导入,学生能够借助导学案的自主学习,完成史料信息的阅读任务,通过微课总结和整理史料信息中的重点内容。例如,在《土地改革》一课的讲解中,大部分学生往往对历史时期缺乏全面了解,因此,对“土地改革”中所制定的相关制度存在一定的“误解”。为了杜绝这一问题的出现,教师可以去借助导学案以及微课来补充历史信息,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相关历史状态,进而加深课堂教学重点和难点内容的认识。史料信息的设计应当基于多方面入手:第一,政策信息,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等相关内容。第二,生活信息,改革开放前,农民存在阶层化状态的人口比例相关资料,部分老人对当时环境的记忆视频或者采访等相关信息内容。第三,文学作品信息,如著名作家朱立波代表作《暴风骤雨》篇幅中《分马》相关剧情等。在这些丰富的史料信息的大力支持下,学生则会正确认识到新中国成立之后落实土地改革政策的理由。此外,通过课前落实史料信息的自主学习,有助于节省教学时间,如此一来,课堂上能够流出足够的时间展开历史问题的探究和分析,进而保证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开展。[1]
二、通过信息技术,构建良好的历史情境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为了实现高效课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构建真实、直观的历史情境。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教学,有助于简化历史环境的创设,教师可以通过课前短短的几分钟构建真实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快速沉浸到这种良好的历史氛围中,通过情感引导,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学习当中。例如,在《香港和澳门的回归》一课的教学中,在課堂上回可以借助三分钟时间,呈现香港与澳门实现回归时的相关交接仪式视频,以及当时环境下的关键采访语句,制作成视频合集,在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呈现。如此一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感受当时中国人民内心的激动,深刻体会当时状态下的社会报道等。在真实场景的再次呈现中,有助于让学生加深中国以前饱受苦难的体会,认识香港澳门承受的苦难,感受回归之后的喜悦,通过党的正确领导,中国人民逐渐步入独立发展和不断强大的道路,促进学生建立爱国之情,提高学生身为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三、注重课堂互动,落实激励措施
有效的课堂教学往往无法脱离师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课堂互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最佳催化剂,有助于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及沟通。无论是课堂教学还是课堂学习都不是以单独的个体形式存在的,其需要教师和学生一起参与、共同努力完成。所以,在初中阶段的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当注重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同时需要积极鼓励学生展开相互交流和合作,一起完成课堂学习任务。教师可以通过问题教学模式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和互动,结合教学内容设计难度适宜的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进一步随意抽取学生完成问题的解答,在学生的解答期间,教师需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进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此外,教师可以通过激励的手段,加强生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在学生展开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时,教师可以借助积分制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小组探究活动,进而完成教师安排的小组学习任务。所以,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要科学深化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喜欢上历史课堂。[2]
结语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有效提高,打造高效课堂。首先,教师需要优化自身的教学思想,在实际教学中不单单需要注重对学生加强历史基础理论知识方面的教学,而且需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学的情感,如此学生才能透彻的理解相关历史事件。教师还需要加强教学方式的创新,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展开教学,注重课堂教学的互动,切实落实激励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保证课堂教学实现高效开展。
参考文献:
[1]张红霞.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构建策略[J].文理导航(上旬),2021(08):49-50.
[2]黄伶俐.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研究[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2021(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