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静
摘要:随着素养教育,德育教育的不断落实,各个学科不断做出改革,进行创新化发展。初中体育课程也在不断地融入素养教育的核心理念,实现了体育课程的教学改革,革新了体育教学的教学方法,更好的培育了学生的体育素养。因而,本文以“初中体育”为研究对象,对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如何培育初中生的身心素质,实现素养教学”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体育;学生;身心素质;培育;课堂教学活动
基于素养教育理念之下,教师将体育课程的教学实践活动与对于学生的身心素养培育有机结合,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之中锻炼自身强健的体魄,有助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之中充分的感悟体育活动的魅力所在,实现教学的高质量增长。因而,本文对于基于素养教育之中,体育课程如何培育学生的身心素质产生了以下见解:
一、转变观念,家校结合
在现阶段的体育教学过程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德育教育,素养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优化课程教学体系,打破传统体育课堂的教学制度,为体育教学带来新的发展元素,促进体育课程教学的实践转型。随着时代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家校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学校教师与家长需要形成教育配合,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之中,帮助学生树立更加明确,科学,合理的体育目标,在生活与学习之中,督促学生进行更好的实践锻炼,掌握体育锻炼的有效技巧,合理控制自身的锻炼时间,形成自身的体育锻炼模式。
例如:教师在教学生进行仰卧起坐的练习时,仅仅依靠课堂的体育锻炼是无法帮助学生形成肌肉记忆的。因而,教师与家长要形成教育配合,在体育课程与家庭生活之中,更好地督促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仰卧起坐的实践练习,对于学生的动作进行必要的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仰卧起坐的训练技巧,形成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
二、完善自我,提升能力
为了更好地落实素养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教师也需要不断地進行教学培训,增强自身的专业教学素养,包括道德素养,文化素养以及心理素养,转变自身的教学观念,更好地贴切现阶段的体育教学重点与教学目标。由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学生对于体育能力的掌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而,各个学校对于体育教师的专业培训需要不断地增大力度,全面建设体育教师的教育培训体系,增加教师的实践学习,不断完善教师的专业素质,使优秀教师能够起到榜样与楷模的作用。
例如,各个学校在招募体育教师时,要根据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教师的道德素养进行选拔评估。为了更好地锻炼教师的专业教学能力,各个学校需要定期地开展教师培训会,将现阶段的体育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贯彻落实,深化教师的教学意识,使教师在教学之中能够将德育教育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在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时达成高质量的体育教学目标。
三、结合知识,优化生活
教师在开展体育锻炼活动时,要注意结合知识的讲解,鼓励学生将体育知识应用于生活之中,在生活中不断培养自身良好的行为能力以及道德品质。教师要注重将知识的讲解落实于生活实践之中,重视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引导,注重体育锻炼活动以及体育比赛情景的创设,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实践,使得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运动的知识以及体育运动的技能。只有通过大量的体育锻炼,学生才能够将结构化的知识更好地进行分解,有机的应用于实际之中,通过在运动过程中不断地解决问题,提高自身的知识运用能力,不断地培养学生的运动自信,深化学生的体育素养。这种理论化教学与实践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有助于贯彻落实素养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到这种融合教育的优势所在,通过这种融合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不断地帮助学生发展体育核心素养。
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前滚翻”的实践技巧时,要将理论化的知识学习与实践化的知识应用相结合,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高质量与高效用。体育课程中向学生讲解前滚翻的技巧,将重点落实到头部,双手的运用以及双腿发力等方面,进而,教师鼓励学生在生活当中进行前滚翻的练习,对于这套知识进行分解,一步一步地掌握前滚翻的技巧。这项体育运动的锻炼有助于拉伸学生的筋脉,使得学生的身体柔韧度更强。理论化教学与实践化教学的融合教学模式有助于体育教师更好地把握课程教学的进程,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拥有更加强健的体魄。
四、结语
随着体育教育的不断发展,教师通过为体育课程引进更加先进的教学手段,优化体育教学体系,丰富课程教学的内容,更好的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在实践锻炼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能力与道德品质。教师将素养教育与体育锻炼有机结合,能够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吸收体育知识,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优化初中体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方波.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快乐体育教学探讨[J].课堂内外·初中教研,2021(2):137.
[2] 顾芳芳.浅谈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挫折教育[J].情感读本,202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