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瀚月 张桂力 余英龙
【摘要】随着疫情期间“停课不停学”口号的响起,全国各院校在采用线上教学替代线下教学的同时,也在尝试和探索不同教学模式来促进线上教学的发展。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以西南石油大学“五位一体”在线教学模式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等方式,从学生、教师、教学管理、教学资源等模块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优化策略,并以此展望未来高校信息化建設的方向,从而为线上教学模式发展和创新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和思路。
【关键词】五位一体 在线教学 高校信息化
【基金项目】基于泛在学习环境的教育大数据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05-0130-03
新冠疫情席卷全国,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全民战“疫”。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鼓励高校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1]。
西南石油大学贯彻落实教育部指导方针,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业,保质保量地完成学校常规教学任务,大力开展在线教学。 2月18日完成全校在线教学部署,规范在线教学标准,提供可操作性实施方案。2月19日至24日,相关职能部门开展24轮在线教学培训,旨在了解在线教学模式,解决教学平台操作问题等。2月25日至3月1日,各教学单位组织任课教师建设前期网络课程并进行试讲。3月2日正式开课,共计255门课程,498个教学班,393名教师开展线上授课,参与在线学习的学生达到32641人次[2]。由于此次教学时间紧、任务重,大部分教师没有单纯线上网络教学的经验,学生也是第一次采用纯线上学习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就此对西南石油大学线上教学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调研。结合“基于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在线教学”模式的组织、实施,进行调研分析,阐述对打造“金课”的思考及未来展望。
一、基于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
随着教育模式的迭代转变,在线教学模式更加符合千禧一代学生的学习习惯。五位一体在线教学模式的五要素是指“学生、教师、职能部门、教学工具、教学资源”,要素之间有机统一、相辅相成,着眼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在线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强调在教学过程中的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占主导地位,结合学生特点,科学合理规划课程内容。由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欠佳,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成教学任务,激发其学习兴趣。在地域空间分离情况下,应强化相关职能部门监督作用,将在线教学课程质量纳入教师考核体制中,与教师的切实利益挂钩,提高教师积极性、自主性,鼓励创新教学方式。
在线教学无一例外都是通过教学辅助工具顺利开展。选择合适的教学平台减少重复课程建设时间,提供多样在线教学活动,后台量化统计教学过程,为教师改善教学策略提供数据支撑。教学工具的有效利用需要大量教学资源支撑,但在大量的资源中,学生容易迷失自我,教学资源多而不精,因此教师应结合教学重难点,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合理整合各类教学资源,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二、五位一体在线教学模式的效果分析
在西南石油大学在线教学开课两周后,为了及时了解以学生为中心的五位一体在线教学模式的实施效果,不断优化在线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本研究采用以全校师生为调研对象的问卷调查法,掌握教师与学生对线上教学的看法,了解线上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参与本次调查问卷的人数为264人,师生比例为4∶6,近97%的师生使用过在线教学工具。经调查,能够基本得出在校师生对于线上教学满意度较高,基本认可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线上教学顺利开展
突发疫情状况,虽然时间紧、任务重,但超过80%以上的师生已顺利有效地开展线上教学,如图1所示。同时,超过70%的师生普遍认为线上教学能够实现与线下的教学目标,并达到同样的教学效果,如图2所示。
(二)教学资源有效整合。
在线上教学中,整合利用教学资源尤为重要,在大量的教学资源里,大部分师生认为教学课件(PPT,Word,PDF文档)、教学视频、作业(练习)和线上考试对线上教学帮助最大,如图3所示。学生不仅能够通过不同形式的资源多方面学习课程内容,教师还能通过智能批改等功能详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三)教学平台助力教学
我校鼓励师生使用“学习通”教学工具为主,其他教学工具为辅,但未做强行要求。大部分师生采用学校课程中心平台和学习通APP进行在线教学,近60%以上的师生对于此作为交互工具、线上教学工具感到较为满意,如图4、图5所示。
但由于疫情发生得很突然,在师生毫无纯线上教学经验的情况下,因此短时间内开展线上教学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硬件设施要求过高
线上教学相较于传统课堂,对硬件设施、学习环境有一定的要求。首先,绝大部分师生认为网络是否畅通是师生进行在线互动时最影响教学的首要因素,网络不佳直接影响上课效果。其次,超过一半的师生认为学习环境是否安静也是影响在线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若学习环境嘈杂,有其他干扰因素,势必会降低学生线上学习的注意力,降低学习质量。最后,大部分师生还认为电脑配置或手机性能也对线上教学有一定的影响。如图6所示。由于学校没有强制性规定教师使用相同教学工具,所以不同科目的每位老师根据课堂需求自行选择,不同软件对于电脑配置或手机性能都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学生不仅需要下载不同种类的手机APP,还需一定配置的移动终端。
(二)前期网课建设不够
由于疫情突然爆发,规划建设网络课程内容时间不足,除此之外,部分教师的教学理念较为传统,对于前期在线教学推广与培训不够重视,导致目前心有余而力不足。超过40%以上的师生还是更加喜欢面对面的教学模式,只有将近5%的师生喜欢纯线上的教学模式,如图7所示。由于纯线上教学无法面对面进行师生、生生的互动与交流,教师与学生无法短时间适应纯线上教学。前期网络课程建设不够是导致师生不适应在线教学的首要因素,如图8所示。缺乏科学合理规划的课程内容,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质量降低。
(三)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由于线上教学不受空间的限制,课堂情况无法直观观察,只能通过辅助功能对学生进行监督。因此,部分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发布过多的作业、测验等,不仅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增加了教师的教学任务。超过50%的师生认为,相较于传统教学,更应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如图9所示。当学生具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能够自觉完成学习任务,配合一定量的教学监督,才能达到客观的在线教学效果。
三、在线教学优化策略
通过此次疫情,全国大面积开展线上教学,在线教学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大力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但在此期间,由于教学任务重,时间紧迫,发现了以上问题。基于对在线教学实施效果的调研结果,提出以下优化策略:
(一)合理选用教学工具,有效强化考核管理
市面上的在线教学工具参差不齐,应选用贯彻整个教学过程,包括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教学、课后的监督等过程,贴合师生使用习惯,具有轻松学习、人性化监督管理等优势的教学工具。因此,教师与学生只需有针对性地掌握一种教学工具,减少重复熟悉不同教学软件的时间,把精力集中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也更加便于学校相关部门对教师与学生的考核与监管。
(二)及时创新教学观念,着力建设网络课程
在互联网的时代大背景下,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千禧一代的学生习惯于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数字化原住民无法适应传统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呼唤大学教学改革。混合教学模式是传统教学方法与在线教学方法的有机结合,同时可促进教学的过程化与个性化的有效结合[3]。因此,教师需要坚持终身学习,顺应时代的改变,不断学习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利用互联网优势提升自己,并带动教学质量提高。此外,应大力推廣在线教学模式,开展在线教学高阶应用培训,着力建设优质网络课程,不断提高在线教学能力。
(三)大力培养自学能力,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终身教育的需要。教师要创造条件帮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使学生乐学、爱学、善学,既能掌握学习的客观规律,又能充分张扬学生的个性,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可通过翻转课堂的模式,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生对新知学习的热情,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给学生提供学习目标和空间,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四、对今后在线教学的展望
疫情的迅速蔓延,迫使全国各类学校开展在线教学,也大力推动了高校信息化建设。这次大规模地开展在线教学,为改革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教师亲身体会到了在线教学的优势,逐步适应新型教学模式,为教师开展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提供了新思路。各大教学平台将会优化教学功能,扩大网络服务器,提升师生使用感,为师生提供资源、服务、数据等一体,支持交互、共享、创新的网络学习空间[4]。
我国目前提出打造“金课”,但缺乏确切清晰的表明“金课”的评价标准,导致缺乏对在线教学清楚的认识,难以有针对性地改进、完善课程体系。因此,线上教学如火如荼地开展,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也将出台,为建设在线课程提供准备。
参考文献:
[1]关于在疫情防控期间做好普通高等学校在线教学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jyb_xwfb/gzdt_gzdt/s5987/202002/t20200205_418131.html
[2]【停课不停学】师生“云端”相聚 开启线上教学第一课[EB/OL].https://www.swpu.edu.cn/news/info/2511/1906.htm
[3]欧阳林艳.“新工科”背景下数据库课程应用型教学模式改革[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4):7-9.
[4]教育部关于发布《网络学习空间建设与应用指南》的通知[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16/s3342/201805/t20180502_334758.html
作者简介:
张瀚月(1995年5月-),女,汉族,四川内江人,硕士研究生,初级实验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