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虹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改革的产物,主要指的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全体学生合理分组,教师全面发挥个人的引导作用,带领学生展开深入学习、探究。这类教学中涉及设疑与体验等环节,可以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彰显学生的主人公地位,既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又满足新时期提出的教学要求,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有益探索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413
引言
作为小学阶段最为基础的一门学科,语文学科的教学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可以将合作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入到小学作文教学的课堂中,让学生能够更加自觉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老师应该充分意识到合作学习为小学作文教学带来的好处,从而更加积极地实施这一措施来提高教学效率。
一、积极开展科学分组,打牢小组合作教学的基础
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下的语文写作教学,分组是教师需要解决的一大难题。分组的不同结果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师的小组合作写作教学的实施效果。优质的学生分组能够对教师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失败的分组则会影响教师的教学实践,对教师的小组合作语文写作教学形成一定的负面影响,产生得不偿失的局面。因此,在开展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时,小学语文教师需要重视学生分组工作,争取通过积极的分组来打牢小组合作的教学基础。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习作:那一刻,我长大了”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开展写作教学。“那一刻,我长大了”需要怎样进行写作呢?学生需要抓住“那一刻”和“长大”进行分析,那一刻代表一个时间点,而“长大”则是一个行为所产生的感觉。教师需要把这个题目进行适当的转化,然后让学生进行理解,这能够促使学生彻底理解题目的意思。“长大”意味着要承当很多责任,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认真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如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分担一些家务劳动,这对学生来讲都是长大的表现。而在开展小组合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学生能够在小组中参与写作合作学习。但是,学生分组是一件十分重要且复杂的事情,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对学生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然后按照同质异构的分组原则对学生进行分类,最后划分到相应的学习小组当中。这样一来,每一个小组都有一个组长对小组负责,而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小组当中发挥自己的长处,使得小组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
二、布置多项探索任务,落实素材分享活动
素材的积累是写作教学活动中的重点内容,但对许多学生而言,素材积累只是对素材的抄写,并且在现实中,单个学生能够找到的素材是有限的,并不能有效丰富学生的素材储备。在合作教学模式下,教师需要为学生布置多项探索任务,即引导学生围绕着某个主题,进行素材的探索、积累实践。在学生从各个角度积累到一定的素材之后,教师便可以组织开展素材分享活动。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在确定主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以话语等方式,展示自己搜集的素材。通过分享活动,教师既可以增强学生对所搜集素材的认知,又可以丰富学生对单个主题素材的认知。
以《习作:我的心爱之物》为例,在这一主题的写作教学活动中,学生们选择描写的心爱之物类型并不相同,所以教师便可以基于学生选择的不同,将学生组成“异质”小组,以便丰富学生的素材认知。例如,有的学生选择的心爱之物是自己的自行车,有的学生选择的心爱之物则是家中的小奶猫。在不同的选择之下,学生积累的素材便会有较大的差别。比如,选择自行车的学生积累的素材是自行车广告中的词语、修辞语句,如“小巧玲珑、时尚、酷炫”等,以及“生活就像一辆变速自行车,有的挡位能够让你快速前进,但是需要……”。而选择小奶猫的学生积累的词语和修辞语句则具有较大差别,包括“可爱、萌”等,语句也主要是比喻、拟人等形式的语句。但在实际的写作过程中,这些素材中蕴含的写作思路都是可以借鉴的。教师将自行车、小猫等不同选择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并让他们交流彼此的素材,并探讨自己素材应用在其他学生选择中的可行性。
在引导学生积累素材之后,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积累的素材,并在分享之后交流不同素材中蕴含的写作思路的迁移应用可行性。在实际的合作教学中,教师可以先给出引导,如将一个学生积累的词语应用在描述另一个学生心爱之物的句子中。如此,教师便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引导与启发,提高合作积累素材活动的有效性。
三、采用合作式写作法,增加学生之间写作互动
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将班级学生分为不同小组,设定作文题目,大家各抒己见,对观点、素材等进行统一,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一篇作文的寫作。
例如教师在作文课上,设置作文题目为“以快乐的一天”为主题,开展一篇作文的写作。将学生分为4组,教师在小组划分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写作水平,将不同写作水平和思维结构不同的学生放在同一组,平均小组成员的写作能力,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成立写作小组之后,小组成员共同对作文素材、作文修辞方式、作文的写作方式等进行构思。经过协商,选择出比较新颖、感人的素材,进而围绕相关素材展开写作。小组成员在完成写作之后,可以由小组其他成员进行修订,提高作文质量。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互相指导,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这对学生写作能力提升有一定帮助。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阶段使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激发,也有利于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提升,并且能够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来,借助合作学习的方式还能够使学生的合作意识增强,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能够建立起良好的写作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文敏.小组合作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探究[J].散文百家(理论),2020(09):168.
[2]任丽娟.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写算,2019(04):58.
[3]杨静.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思路[J].中华少年,2018(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