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2021-10-16 12:33刘玲玲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34期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刘玲玲

摘要: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缺乏创新,且较为的单一、机械,大多都是教师都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一言堂,满堂灌”的教学,针对于数学基础理论知识以及公式定理等向学生进行单调地分析与讲解。这种枯燥、单一的学习方式,促使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排斥、抵触心理。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出现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广泛使用,则能够有效改变这一现状。小组合作学习的本质与核心在于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促使学生在合作探究当中不断获取知识、掌握技能。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其应当根据自身学科的特点出发,积极组织与开展小组合作教学模式,从而促进数学课堂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基于此,本文重点探究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34-208

引言

在现阶段的初中数学教学当中,存在教学节奏快慢程度不准确、教学内容简易难度极端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下降等问题,从而将促使课堂教学成效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得不到显著性的提高。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能够从多个方面突破数学教师的教学困境,让学生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方法,为其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因此,本文重点探究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具有实质性的价值与意义。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兴趣爱好以及认知特点,以小组合作学习为基础,创设多种多样的教学情境,利用情境来带领学生满怀动力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使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切实发挥自身的作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学习欲望的核心目的。具体实践而言,教师在实施小组合作之前,要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目标进行透彻性地分析与探究,并以此为前提来对教学情境进行科学的构建,提高教学情境的有效性以及导向性,促使学生能够在小组学习当中实现相互合作以及相互促进,进而为其数学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1]。

例如,在冀教版初中数学《随机事件的概率》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在上课之前可以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制作一个抽奖箱子,并准备两种颜色的球,如绿色球8个,红色球11个,在课堂当中进行有效应用。教师在对概率的基本知识讲解与分析之后,可以促使学生从抽奖箱中抽出8个球,随后由小组的其他成员被摸到的绿球次数进行记录。教师通过这种学习模式能够为学生创设一个合作游戏化的学习情境,学生之间可以动手操作并相互合作,从而促使课堂教学更具趣味性与生动性,在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帮助学生更好更有效的掌握有关知识。

二、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引导小组合作

在当前的初中数学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模式中难免会出现多种多样的不足与问题,如教师在分组时无法科学有效的进行划分小组,大多数情况都是根据学生的成绩排名以及座位情况来展开分组,这种分组方式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学生在小组当中无法将自己的价值进行有效的发挥,不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高效开展,所以教师应当结合教学实际来引导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教师要本着相互促进、相互帮助的分组原则来进行分组,以求小组成员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学习,通过科学分组来明确每个学生在小组中扮演的角色,强化学生的合作意识,从而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以及责任感。教师在带领学生参与小组合作时,可以组织和设计一些具有竞争意味的小组比赛,来强化学生的相互帮助以及竞争意识。从而为学生学习成效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冀教版初中数学《平行四边形的判断》一课的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小组之间进行合作学习,对平行四边形的判断采用多种多样的方法进行探究,比如可以利用定义判定法: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也可以应用其他方法,如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即若AB∥CD,AD∥BC等。教師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激励学生小组之间进行积极的探究与思考,并在思考与探究中寻找更多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更好的引导学生对有关知识点进行切实有效的记忆与掌握。

三、开展小组实践,强化合作学习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的模模式的开展不能一味地局限于课堂之中,还可以将其广泛的应用在课外实践当中,将课堂拓展迁移到户外。在课后环节应用小组合作模式能够实现数学知识以及课堂教学的有效拓展与延伸,促使学生切实意识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学以致用的能力与意识,同时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为此,初中数学教师应当积极地组织与开展小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对所学知识的了解与认知,将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与意义切实有效的彰显出来,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进一步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2]。

例如,在冀教版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一课的教学后,为了强化学生对本章节知识点与理论的记忆与掌握,教师可以促使学生在课余时间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帮某书店统计各种人群对于不同书籍的喜爱状况,让学生对在公共场合对各种人群进行采访,询问人们对最新上架的书籍的喜爱程度,并将有关的数据记录下来,制作成有关统计图,从中分析出有关结论。这样一来,便能够将小组合作学习的范围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可以强化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以及学以致用的能力,还能够实现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与拓展,为教学成绩的提升提供有力的保障。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开展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兴趣爱好以及具体情况,通过科学有效的划分小组、清晰教学目标、全面有效的引导与鼓励学生参与竞争等方面转变学生以往死板的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与欲望,引导学生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当中,明确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另外,初中数学教师还应当结合具体学情与实际状况,积极反思教育教学过程,发现其中的问题与不足,及时地优化与改正。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促进初中数学课堂的高效开展,也能够为学生学习程序的进一步提升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官.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文渊(高中版),2019,000(002):389.

[2]李枝尚[1]. 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J]. 山海经:教育前沿,2019,000(005):0184-0184.

猜你喜欢
小组合作学习初中数学教学策略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合”乐而“不为”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