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大学生精神困境与存在主义心理治疗

2021-10-14 02:18魏倩
大学·社会科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存在主义责任意识

摘  要:缺乏生命意义感是当前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的精神困境,对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都产生了诸多不良的影响,本文从社会、家庭和学校各方面探讨了大学生精神困境形成的根源及症状,并且从存在主义心理学视角,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包括引导大学生找寻自我价值感,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自由、选择和责任,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启发大学生对生命和死亡的认识及理解。通过这一系列的策略减少大学生精神困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精神困境;存在主义;价值感;责任意识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33-0131-03

当代大学生承受着来自学习、就业、成长的巨大压力,如果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应对,则可能出现各种迷茫、失落的精神困境,这种心态很容易导致大学生萌生厌学的情绪,产生不知道为什么而活、存在的价值感低等心理问题,甚至导致抑郁症及自杀行为。鉴于此,高校需要深刻剖析这种精神困境背后的产生根源,并从存在主义的视角分析大学生存在的意义和责任,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启发和策略。

一、大学生精神困境形成的原因和症状

(一)原因

大学生精神困境的形成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既有社会变革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又有家庭、学校教育方面的片面教导:

1. 社会变革发展带来的多元文化冲击

第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迅猛,国家与国家间的交流紧密,不可避免会带来多元化的价值观,网络信息化和自媒体的发展使这些边缘信息逐渐渗透到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如果大学生不具备筛选各类信息的能力,很容易导致价值观的混乱和人生目标的迷失。

2. 家庭学校教育方面的片面教导

第二,家庭生活中,父母的养育方式极为重要,尤其是早年的成长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如果孩童时期,父母通过打击、批评和指责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对爱和安全感的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孩子依据原初体验构建出来的自体就是匮乏的,这种客体关系体验会深入影响内在的人格,长大后一旦发生丧失性事件,如失恋、学习下降等,则很容易激活早年的记忆,陷入无价值感中。

第三,学校在后天教育中存在流于形式的弊端。在部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仅仅专注于书本知识的讲授,大学生也仅仅关注是否能通过考试,思政课并没有真正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起到引导的作用。甚至还有个别教师自己都无法严格遵守社会道德规范,更难以做到言传身教,大学生很难获得真实的触动心灵的榜样力量。

(二)症状

精神困境带来的心理危机可能使大学生在学习、生活各方面都出现一些偏差的思想和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缺失理想信念

不少大学生对以后的发展没有明确的计划,对生活没有理想,找不到方向,对当前的状态不满意也不做出改变,奉行所谓的“躺平”,不去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学习上,不少学生把不及格看得很随意,被动地应付学业和考试,对不断补考习以为常,甚至有的学生多门科目不及格。

2. 丧失热情和乐趣

有些大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热爱和探索精神,不仅不关注国家和社会中的重大议题,甚至对班级和集体活动的兴趣也很低,不知道自己热爱的事情是什么,内心寂寞但不喜欢参加社交活动,没课的时候最喜欢宅在宿舍里。部分大学生因为对学业无比厌倦,出现旷课、不写作业、缺考等行为。有调查显示,有85%的学生有过旷课的经历;即便有些学生能按时上课,但也有不少于一半的学生在课堂上玩手机、打游戏。

二、存在主义视角下对大学生精神困境的心理治疗

以哲学为基础的存在主义心理学,是用精神分析的手段,通过对存在、选择与责任这几个主题的分析与探索,找到个体自我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从而实现心理治疗的一种方式。“存在主义现已被越来越多地运用于解决高校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1]

(一)引导大学生找寻自我的存在感

存在是存在主义心理学的重要概念,萨特说:“存在先于本质。”存在是一个人所有活动的基础。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只有一个人能够体验到自己为什么存在以及如何存在,才会对个人的理想和方向积极追寻,这是一种健康的心理发展状态。“个体健康与不健康的依据是他是否能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真实的、有价值的。”[2]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的觉醒体现出非常重要的意义。大学生在生理上已经走向成熟,已经具备了足够的自我意识,但精神上的颓废、空虚和迷茫导致大学生自我的存在感被淹没,因此引导大学生找寻自我的存在感,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式。觉知自己的存在是每个人都能够拥有的能力,使每个人都能够突破有限的存在限制,实现更广阔、更有成就的自我价值。“人探索生命意义是其生命的原动力,生命的无意义感会导致空虚感,即存在主义虚无。”[3]

引导大学生提高自我觉察,找寻自我存在感,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自我体验——让学生回想自己在成长过程中最具有存在感的事件,描述在这个事件中自己为他人、为社会贡献了哪些价值,得到了什么样的良性反饋;自我接纳——不爱自己的人不会去爱别人,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客观地看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纳自身不完美的地方,不去盲目与他人对比,做最好的自己;付出爱心——高校应引导大学生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爱心小事,懂得爱是付出而不是索取,通过付出得到他人的真诚反馈,从而建立存在的意义感和价值感。

(二)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自由、选择和责任

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自由是存在的基础,自由也是责任的前提。奴隶是没有责任的,一个人只有坚定地认为自己是自由的,才能充分发挥自主性,并且做出基于自己意愿的自由选择,这样的人才能对自身的存在有清醒的认识,对责任有明确的担当。“每一个人都要为自己是谁并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负责,人的本质是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不断的重新定义自己。”[4]颓废的精神困境使大学生失去了选择的动力和能力,没有形成完整的价值观,也就无法承担应有的责任,实现自我潜能。

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自由、责任和选择:自由是注定的——这是精神领域的自由,也是一种相对自由,是基于符合社会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之上的自由,自由意味着独立,意味着背后无所依托,因此大学生应该认清楚自己已经成年,父母不再有义务替自己做选择了,必须独立做出人生的选择并且承担选择背后的意义,我们无法选择所处的外部世界,但是我们可以选择给外部世界赋予什么样的意义;承担自由选择的结果——这种承担,不仅是针对个体,而且涉及外部环境和整个社会,我们所处的境遇都是自我选择的后果,因此不能把责任推到任何人的身上,选择颓废,就只能过没有希望的生活,选择奋进,最终会收获成功,勇于承担责任,是一个人成熟的表现,在承担责任的过程中体会到每个人的人生都是有价值、有意义的;坚定自我评价——不要被外在的评价所动摇,不要被他人的目光所塑造,每个大学生作为一个独立稳定的个体,需要从社会或他人的评价中分离出来,从社会构建的种种虚幻中挣脱出来,做真实的自己,坚定自我的认知,找到自我真正的价值。

(三)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

精神困境給大学生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是不少大学生封闭自我,甚至出现社交恐惧,表现为经常蜗居在宿舍,远离人群,不与社会打交道,独来独往。这种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疏离极易导致心理问题。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地球连成了地球村,交流的便利使人们不爱走出家门,某种程度上使人成为孤岛,很多人在网上扮演着与现实生活中截然不同的角色,造成现实世界与网络世界的脱节。因此,高校要使大学生认识到人是关系的产物,互动是人际交流的基础。个体必须要跟社会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个体要想走向更好的发展,必须在社会中与他人进行联系,通过深入和改变社会,来体现自我的存在和价值。人与社会是相互依赖、共同存在和发展的。人只有在社会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才能更好地理解自我的责任感。

因此,在这个过程中,高校要帮助大学生通过关爱他人、照顾他人的情绪、良好的互动来形成良性的社会支持系统。善于观察和借鉴,通过不断地实践及不断地学习,提升社会交往的技巧,构建有效沟通的模式;尊重他人,乐于助人,同样也会获得他人的尊重及个体自我的满足感;鼓励大学生走出去,积极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志愿服务类的相关活动,在对他人和社会的付出中体验人与人之间的真情;鼓励大学生有勇气主动与他人建立连接,克服人际交往中的胆怯心理,如有少部分学生存在的社交恐惧的心理问题,则需要进行专业的心理咨询来解决。

(四)启发大学生对生命与死亡的认识和理解

一个人对死亡的理解直接决定了他的生存意义和目的。“只有一个真正严肃的哲学问题,那就是生活是否值得活下去的问题。”[5] 不少大学生感觉生命没有意义、无趣、迷茫,少数个案还会产生自杀倾向。这是对生命不负责任的态度和行为,也没有真正认清死亡的意义,因此高校要启发大学生正确地认识生命。“人在早年就一直能够感受到死亡的威胁,所以,人最重要的一个发展任务就是处理面对死亡的恐惧。”[6]存在主义心理学认为死亡是每个人最终必然走向的终点,每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正因此生命的意义才尤其珍贵,不可替代。很多大学生认为死亡代表着虚无,生命最终将陷入无意义中,但是存在主义心理学告诉人们,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结果,而在于从生到死的过程。这个过程如何度过,是每个人自由选择的结果。死亡带给人们的启示是更好地关注生命,关注当下的每一刻,不要寄希望于虚无缥缈的来世,重新回到当下的生活。因此,当前来看,对大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显得非常关键,主要有这样一些方法:带领学生参观烈士陵墓,从榜样人物的事迹上来启发大学生怎么去对待生命,明白什么样的生命才有意义和价值;组织一些生命专题教育课程,请一些癌症康复者亲身讲述与死亡做斗争的过程,让学生理解生命力的伟大,加深对存在本身的重视。

三、结语

针对大学生存在精神困境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用存在主义哲学的方法来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治疗,解读当代大学生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帮助大学生确立存在的价值感,能有效地改善和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大学生更好地走入社会,发掘自我潜能。

参考文献:

[1] 吕伟红. 存在主义心理治疗对高校心理咨询的启示[J]. 学术交流,2011(07):41-45.

[2] 杨韶刚. 存在心理学[M].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

[3] 欧文·亚龙. 存在主义治疗[M]. 北京:商务印书馆,2015:235.

[4] 车文博. 人本主义心理学[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76.

[5] 罗洛·梅. 存在心理学:一种整合的临床观[M]. 杨韶刚,等,译.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35.

[6] 维克多·弗兰克. 活出意义来[M]. 赵可式,等,译.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8:64.

(荐稿人:魏凯,苏州大学副教授)

(责任编辑:邹宇铭)

基金项目: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萨特自由责任观的伦理向度及心理治疗意义”(项目编号:2019SJ A2130)。

作者简介:魏倩(1981—),女,硕士,苏州大学应用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哲学。

猜你喜欢
存在主义责任意识
存在主义美学视野中的《罪与罚》
大学生恋爱过激行为分析
高校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卡夫卡作品中的黑色幽默创作手法
有效提升少儿图书编校质量探析
论电影《筋疲力尽》中的艺术创新
浅谈韩国犯罪题材电影中的特点
伍迪?艾伦电影的存在主义特色
军队财务收支管理创新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