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芊
[摘要]当代美国电影界唯一的知识分子伍迪·艾伦也是最伟大的喜剧天才之一。在犹太教义和美国现代文化教育背景下,伍迪·艾伦虽然兼具了两种民族的性格,但是却逐渐被存在主义所吸引。通过分析可知,他的电影作品都有其存在主义的观点。作为电影界中的另类,伍迪·艾伦摆脱了好莱坞体制,创作出独具特色的伍迪式电影。在其诸多电影中,他将其对人生意义的哲学思考贯穿于其中,不仅受到哲学界的关注,还成为突破传统模式的标志。
[关键词]伍迪·艾伦;存在主义;电影;特色
从存在主义者角度讲,作为存在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悲剧论就是指人在与自己对立的世界中永远是异乡者,永远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1]在这样的一个世界,人虽然能够进行自由的选择,但最终的归宿依然是死亡,人只是在世间毫无目的地走了一圈,并时刻受到死亡的威胁。人对个人利益、集体利益以及其他事物等的忧虑,最根本的还是因为对死亡充满恐惧感。由此,人们时常消散于社会人群中,劳烦于日常琐事中,试图以身心的劳猝来冲淡对死亡的恐惧。作为一个悲观主义者,喜剧大师伍迪·艾伦在其电影中表现了他对人与人关系的悲观绝望和对世界的消极认识。
一、悲观主义
作为伍迪·艾伦具有典型悲剧性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犯罪与不端》是通过四个故事来进行发展的。[2]第一个故事讲的是一位名医裘达由于自己有外遇而深感自责,就想要离开情妇桃乐丝,但桃乐丝不但拒绝分手,还将他们的奸情向他的妻子告发,并要揭露他挪用善款的罪行,于是迫于桃乐丝的威胁,他选择请杀手将其杀掉。第二个故事讲的是一位自认为是社会好人的制片人克里夫答应为其妹夫拍摄一部歌功颂德的纪录片时,他并不知道这是其妹夫的姐姐所“恩赐”给他的一份工作。在工作过程中,他不但改变了郁郁不得志的心理,还和其助手产生了情愫。第三个故事讲的是德国犹太存在主义哲学家路易斯·李维的思想和人生,作为纳粹反犹太运动的幸存者,面对家人的死亡,李维教授虽然言语中表现得比较乐观,但最终他还是选择了自杀。第四个故事讲的是克里夫另一个本性善良的妹夫本·拉比,在知道裘达有外遇后对其进行劝说,但是他却在裘达的治疗中逐渐失明了。在这部电影中,李维教授和本·拉比可以说是最富悲剧色彩的人物:李维教授虽然能够观察到生活的本质,但却太过透析澄澈;本·拉比虽然本性善良,但却盲目信仰上帝。比如李维教授,他认为我们所存在的宇宙是盲目的,只有倾注我们的爱,才能够使我们在这无情荒漠中过值得过的生活;物理的世界本质上反映的是人对他人的冷漠天性,缺乏爱的人类是无法独立生存下去的。由于薄弱的乐观主义无法构想出一个完整的世界,李维教授无法相信生存的意义而自杀了。作为本片中的一个相对单纯的正面人物,本·拉比认为社会中存在着真正的道德体系,他知道自己活着的真正价值。但是,他越信仰上帝,越看不见世界的真相。虽然他们两个是完全对立的人,但他们都有自己相信的真理和最终的悲剧。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是伍迪·艾伦眼中的人生——悲剧是与生俱来的。[3]因此,伍迪·艾伦在其电影中所融入的悲剧意识,不仅是让观众通过分心移神而暂时忘却痛苦的事实,更重要的是指出所有的事物最终都是失败的结局。
二、反传统的爱情观
在伍迪·艾伦的存在主义中,爱主要是对围绕与他人关系中的自我操守、责任和生存与死亡的意义等讨论话题的弥补。[4]因此,作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重要主题,爱情在其电影中也总是脆弱易逝的。男女主角在开始一段全新的恋情时总是满怀热情与希望,但却在一次次的灵魂或肉体的背叛中夭折,不仅使爱情原本的迷人光环消逝,还进一步揭露了其疲惫不堪的真面目。
作为伍迪·艾伦反传统爱情观的重要代表作,《曼哈顿》的主人公伊萨克·戴维斯是一个犹太人,在一个电视台喜剧节目做撰稿人。在和17岁的女孩特雷西恋爱时,他虽然和特雷西相处得很和谐,但由于担心两个人的年龄差距太大而又不敢直视自己的爱情,致使其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离开了特雷西,并开始与玛丽恋爱。在和玛丽最初的恋爱是快乐的,但不久玛丽坦白自己依然爱着他的好朋友耶尔,这使伊萨克意识到和特雷西在一起的时候是其真正的快乐时光,但当他飞奔到特雷西的住处时,却只得到了特雷西要搬去伦敦完成音乐学业的消息。在这部电影中,伍迪·艾伦所要表达的绝不是一个简单的浪漫爱情故事,更主要的是揭示爱情中迷恋与背叛的主题。[5]比如,由于两人存在较大的年龄差距,伊萨克对于特雷西所给的纯真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爱情摇摆不定,从而抛弃特雷西转而追求中年知识分子玛丽。再如,虽然伊萨克的好友耶尔已经结婚并爱着自己的妻子,但他依然与其前女友玛丽保持着不正当关系;而玛丽虽然挣扎过,但仍然选择与耶尔继续见面。作为都市有闲阶层,包括玛丽、耶尔和伊萨克在内的影片中的成人们都十分重视他人的看法,都试图采取一定的方法来给对方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却常常无意识地忽视和掩盖了真实的自我。比如,伊萨克就扮演着被异化的自己,选择满口知性主义的玛丽,却忽视了特雷西真诚的、纯真的爱情——这些原本更为珍贵的东西。
三、虚无主义
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中,他不仅经常自编自导自演,还能够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融入电影中,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其电影总是带有一些自传的性质。[6]虽然他所扮演的角色不能够跟真人画等号,但是这些角色的特征都具有真实的成分,这也提醒着观众要关注他的真实生活和他在自己出演的影片中的作者身份。
作为伍迪·艾伦电影中最接近他本人的一个角色,电影《怎样都行》中的鲍里斯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知识分子。他放弃了上流社会的生活,离开了美丽的妻子,高傲到无视上帝,自认为是天才,获得诺贝尔奖是迟早的事,羞辱他人以显示自己的才气是他人生中最大的乐趣,在俯视别人的时候很享受众星捧月般的崇拜和夸赞。比如,鲍里斯在电影《怎样都行》开始时的“演讲”:“……所以你知道就好……这一切都有什么意义……这能怪他吗……你又能怎么做?”这段话更像是伍迪·艾伦悲观的内心自述。伍迪·艾伦在电影中所构建的主人公鲍里斯虽然是一名博学多识的知识分子,但是在他内心深处总有一种无法用学识或理性思考来填补的空虚感。他时常在夜晚从“死亡”的梦中惊醒,不相信通过科学能够更加清醒地看清世界,也无法接受每个人都必须死亡的事实。他认为人类都是微生物,自己的国家是自以为是的、无知的、可耻的、性压抑的、偏见的和暴力的,自己的人生也是虚无的产物。他在婚姻失败、事业受挫后认为生活毫无意义,甚至执著地相信只有多唱几遍生日歌才能够将手上的细菌清除干净,以此来逃避虚无。鲍里斯认为,整个世界不存在永远有价值的事物,也不存在绝对的是非善恶。他在两次自杀未遂后却使其人生产生了更多的可能性,由此虚无已成为其人生的基础。此外,《怎样都行》本身就昭示了伍迪·艾伦的悲观主义人生观。
四、独特的无神论观点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否认神的存在和一切预设的规则。[7]作为一名强无神论者,伍迪·艾伦不仅否认神的存在,也相信神不存在。换句话说,神不仅没有存在的可能性,也说明其存在是虚假的。在多部影片中,伍迪·艾伦都将其强无神论思想融入其中,并且还用其自身的生活经验坚定地认为神不存在,对宗教的怀疑与否定也成为其作品的一个主题。对于上帝存在的问题,伍迪·艾伦在之前就指出,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都会走向死亡,包括“上帝”。因此,伍迪·艾伦认为人信仰神是毫无用处的,自然也就不会信仰神,更不会相信有神的存在。比如在影片《犯罪与不端》中,裘达的父亲索尔是一位虔诚的教徒,他对上帝的信仰已变得盲目不堪,不再具有任何逻辑,始终相信一切罪行都逃不过上帝的眼睛。但是,受到父亲教育的裘达却逃过了上帝之眼,在现实生活中犯了谋杀之罪,并继续他的浮华生活。影片中所设置的这样的结果,与父亲索尔的信仰形成强烈的对比,具有强烈的反讽意味。再如,在影片《怎样都行》中,梅乐迪的母亲在鲍里斯家找到梅乐迪,把这归功于上帝的仁慈和指引,而梅乐迪的父亲却跪在门口请求上帝的宽恕。但是,这些行为在鲍里斯(伍迪·艾伦的代言人)眼里是十分可笑的,并认为他们是盲目信仰上帝,更是一种自欺欺人的行为。
此外,伍迪·艾伦认为运气可以决定甚至改变命运。[8]作为一个关于运气的故事,《赛末点》讲的是爱尔兰穷小子克里斯·威尔顿通过网球教练的身份结识了富家公子汤姆,而罗伊(汤姆的妹妹)却对克里斯一见钟情,他们的父亲不但没有嫌弃克里斯,还为了使他能够更有资本和罗伊在一起,帮他打开了进入上流社会的门路。但是,克里斯却爱上了汤姆的女友——一个与自己经历相似的美国女演员诺拉。一段时间后,克里斯为了权力和罗伊结婚,而他与诺拉在偶遇后旧情复燃并恢复了情人关系。最讽刺的是在罗伊想要孩子无果时诺拉却意外怀孕了,而克里斯为了保住自己优越的选择,不但拒绝了诺拉的要求,还选择杀了诺拉及其房东,并因为运气成功地逃脱了法律的制裁。在《赛末点》的开篇,伍迪·艾伦就将其所看透的生活本质直接表现出来——生活中纯粹依赖运气的事情太多,而人们怯于直面这样的现实。存在主义者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偶然产物的集合,都具有偶然性,都不是任何预先设定好的东西。因此,从本质上说,存在是荒诞的、虚无的。伍迪·艾伦在《赛末点》中设置了这样的情节:克里斯在杀人之后,伪造出一个因毒品抢劫杀人的犯罪现场,而一位吸毒者恰好捡到了最关键的罪证——房东的一枚戒指,更巧的是这位吸毒者在另一起抢劫贩毒案件中被杀,这就是克里斯虽然杀了人却依然能够回归上流生活的“运气”。在这部影片中,上帝的眼“瞎”了,“运气”胜利了,克里斯成为影片开始时所说的那个“幸运儿”,这也印证了伍迪·艾伦的观点。
五、选择的自私本性
存在主义者认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的自由,也就是说选择是存在的需要,并让存在具有无限的可能性。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中,任何选择都是自私的产物,不存在全知公平的上帝挽救良知,不存在正义禀赋的英雄拯救世界。伍迪·艾伦认为人在自我存在之前不会选择做出可耻的事情,不存在恐怖和自私的行为,但是选择被赋予了自由的权利,人的自私也随着选择存在方式而出现。比如,在电影《赛末点》中,克里斯虽然拒不承认自己的罪孽,并因运气而逃脱了法律的制裁。但是,从本质上讲,他选择杀人的动机是出于彻底的自私,这是因为他和罗伊的爱早就名存实亡了。他之所以始终选择罗伊,主要是因为罗伊能够使他的处境变得更好;而选择犯罪,也主要是因为他对名利的自私追求。对于一个从爱尔兰来的穷小子来说,克里斯能够借助自身的一点本事获得富家女的爱慕和帮助并借势进入上流社会,在爱情和事业上获得双丰收是其运气使然,他不可能因诺拉的威胁而让这些化为乌有。由此,在抉择时,自私的本性迫使他做出犯罪的选择。
六、结语
总之,在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中,其存在主义具有一定的特色。伍迪·艾伦将其悲观主义、虚无主义、反传统爱情观、无神论和选择的自私本性等融入其电影作品中,使得其电影作品更具有独树一帜的特点。因此,若想真正理解伍迪·艾伦的电影作品,就必须对其存在主义观点有一定的了解。
[参考文献]
[1] 司琪.二十世纪70—90年代伍迪·艾伦电影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2] 张晓明.伍迪·艾伦影像艺术风格解析[J].艺苑,2015(05).
[3] 冉苒.伍迪·艾伦电影的日常化叙事[J].电影文学,2016(05).
[4] 朱婧文.论伍迪·艾伦电影中的存在主义[J].电影新作,2014(06).
[5] 赵洁.悲喜交加的城市漫游者——伍迪·艾伦电影创作研究[J].戏剧之家,2015(22).
[6] 徐笑笑.论伍迪·艾伦的“艺术喜剧”[J].电影文学,2014(01).
[7] 李根.伍迪·艾伦与悲伤喜剧[J].山东社会科学,2014(S1).
[8] 夏学杰.伍迪·艾伦在嬉笑中思考[J].环球人物,201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