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
【摘 要】教育部门所提出的“双减”政策主要针对当前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过重的问题,对中小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能够在有效的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有所获,学以致用,便无需应付过多的课外作业和校外培训,学生能够有正常的休息和娱乐时间,和学习保持协调,进而使身心得以健康全面发展。而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关键就在于教师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变,多元化教学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更适应当前小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探讨“双减”背景下的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
【关键词】“双减” 小学数学 教学多元化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23.039
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数学是一门让很多学生感到困惑和头疼的学科,因为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使得很多学生容易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很难获得比较理想的数学学习效果,因此数学成绩长期得不到提升。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不少数学教师会给学生布置过多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而很多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也倾向于给孩子报一些和数学有关的补习班,这样学生的身心负担更重,学习压力大,效果却适得其反。
新课程改革提倡要改进和创新课堂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不仅是把视野聚焦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上。课程改革持续多年,仍然没能够取得比较令人满意的成果,原因是多方面的。2021年“双减”政策的落地无疑是一针“强化剂”,进一步明确了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理念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探寻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和优化,实施多元化教学,为数学课堂注入更多活力。
一、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的意义
(一)满足当前学生个性化发展需要
结合以往的教学实践,可以看到很多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表现在智力水平、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等方面。而过去数学教师总是习惯采用集中式的授课方法,对所有学生采取统一的教学方式,灌输一样的教学内容,如此一来,一些学生很难适应和习惯教师固定的教学模式。一些学生本就对数学学习怀有恐惧心理,再加上教师教学方式的不当,更加无法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越来越多,问题不能够及时得到解决,为学生后续的数学学习埋下了隐患。多元化教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需求,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最大程度地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拉近学生之间的水平,保证所有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共同提升,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充分体现出教育的公平和公正。
(二)适应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提出了要求,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实施的目的从根本上来看是为了改变教师固有的教育理念和传统的教学方式,但最终都是为了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在我国已推行多年,但实际收效甚微,在当下“双减”政策的推动下,在数学课堂上实施多元化教学,既是为了贯彻落实“双减”政策的要求,更是不断改进和完善以往素质教育推行和新课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三)提升教师素养,保证教学质量需要
不少数学教师因难以挣脱传统的教育理念和模式,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形成了固定的思维和习惯,这不仅影响小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制约数学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创新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创新是现代优秀人才所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养。在教育领域教育工作者尤其要追求创新。小学数学教师对实施多元化教学表现出积极的态度并将其落实到自身教学工作中,就充分体现了数学教师自身思维和行动的创新,体现了教师对成长和发展的渴望和追求。在探究多元化教学有效性的实践当中,数学教师的视野能够更加开阔,学习内容更加广泛,育人能力和专业素养也能得以提升,还能够保证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推动数学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二、“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多元化教学策略
(一)教学目标多元化
任何一门学科教学都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引领,小学数学也不例外。按照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也要充分体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與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够再像过去一样,仅仅关注学生基础数学知识和数学技能的获得,更要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自主个性化发展,包括学生能够掌握的数学学习方法、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学习品质和习惯的养成、对数学学科和教师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等等。全面而合理的教学目标设计能够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更加科学协调,使数学教师明确应当做哪些工作的安排,兼顾学生学习和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多元化
数学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是保证学生数学学习获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必须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方式和手段,积极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来展开数学教学工作。
1.采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兴趣。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智力和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发展,但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能力具有非常明显的形象直观的特征,而数学学科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因此对于数学教师来讲,最重要的工作就是为学生创设条件,帮助学生实现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和转换。现在科技和教育实践的结合已经不再是新鲜的话题,实践证明,现代科技的融入更能够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兴趣,数学教师可以积极利用好多媒体,通过实施多媒体教学来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满足学生的形象认知需求,逐步引导学生从形象认识到抽象思考的转化,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例如,在讲“长方形和正方形”一课时,笔者一开始就运用多媒体展示日常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四边形物体,如门、窗户、汽车、地砖、广告牌等等,让学生观察这些物体。然后对学生提问:“结合你们的观察和分析,回想你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历,想一想这些图形有什么样的特点?”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几分钟,学生可以和同桌或前后桌进行讨论和交流。随后邀请学生给出自己的答案。在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引出了本课“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课题后,笔者又应用多媒体工具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这几个图形展示出来,再次让学生观察分析其特点,并且让学生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这些图形?为什么?”基于多媒体的支持所展开的课前导入和师生互动取得了明显的效益,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积极性更高,充分调动了自身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经验。
2.利用任务驱动教学,引导学生自主发展。很多数学教师对于自身和学生在课堂上的定位不够明确。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教學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获取和理解数学知识,助推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师的作用仅仅是引导和支持,不能够在学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做过多的干扰和支配。如果教师总是在学生探究数学知识时插手,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形成习惯,一遇到困难不是先独立思考,尝试自主解决,而是寻求教师的帮助,对教师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这样学生就会越来越怠惰,失去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学习态度也愈加懒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出现,充分体现出以人为本,小学数学教师需要采取任务驱动法来引导学生自主发展、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有意识地加强对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分析理解能力的培养,逐步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充分发掘并展现学生自身的优势和潜力。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做适当的纠正和帮助,更多的还是要由学生自主参与、自主纠正、自我管理,这样学生的学习认识和体验将会更加深刻,各方面的能力也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3.利用合作学习,共同进步。合作也是现代优秀人才不可缺少的基本意识和素养,小学数学教师既要重视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独立思考,也要关注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很多时候,学生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面对一些复杂的数学问题,学生经历独立思考无果之后,就应当积极寻求团队的帮助,集结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来共同解决问题。由此帮助学生打开思路,突破思维障碍,通过了解他人的想法,获取他人的学习资源来实现自身数学学习效果的提高。而数学实践活动,通常也需要学生以合作的方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抓住这一机会,不仅要重点加强对学生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良性发展,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和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4.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丰富体验。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适用于任一领域,对于小学生来讲,他们有着活跃的思维、充沛的精力,相比起端坐于课堂上听教师讲授理论知识,富有趣味性的实践活动更容易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更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参与。而在多样化的数学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将会得到更加明显的发展,学习体验也会更加丰富,对所学知识的印象将更加深刻,这也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契机。这就需要教师协调理论授课和实践活动的比重,不能够仅让理论在课堂上一家独大,而要重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讲“小数的初步认识”这一课时,在“小数加减法”的课堂练习中,笔者便组织学生展开了快速计算抢答的活动。当完成了本课的理论教学工作,学生对小数的概念有了基本认识之后,笔者又给学生准备了几组小数加减法题目,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要求不同小组的学生在看到所给出的题之后快速计算,举手抢答答案,答得最快越多、正确率最高的小组可以获得奖励。再如,在“角的度量”一课中,笔者让学生以教室中的物体为测量对象,找一找整个教室中存在的角,然后量出其角度,最后说一说自己是怎么量的。学生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这种能动性的活动能够使学生暂时放松下来,调节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内容多元化
教材是教师授课的载体,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传递的信息大多源于教材,但这是远远不够的。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仅是起步,虽然重在夯实学生的数学知识基础,但是小学数学教师也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开阔视野,增加知识积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特别是要帮助学生建立对数学学科较为客观而完整的认识,从而改变学生认为数学学习仅是为了提高成绩的单一认知,使学生发现数学的深奥,感受到数学学科的魅力和价值,由此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和应用数学知识的意义。教师追求教学内容的多元化,教学内容既要包含现有数学教材上的各类信息,更要根据学生的兴趣、不同的教学需要适时为学生做课外拓展。
笔者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当看到学生注意力有所分散、开小差的时候,便会插入一些数学趣味小故事。有时是有关数学的历史,特别是中国数学发展史,有时是一些著名的数学家小时候的经历,这类课外拓展相比起严肃的课内知识,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所以在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时,笔者也会尽量减少一些书面作业的比重,多让学生从自身兴趣的角度出发,根据课堂上教师所给出的提示进行课外拓展阅读与数学有关的书籍,了解更多课外知识。实践证明,很多学生是比较满意这种安排的。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教学评价也是教师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评价能够对学生起到的作用甚至比肩教学方法的使用。小学阶段的教学评价以激励性的评价为主,重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但数学教师要避免教学评价流于形式,而是要关注评价的多元性,在评价过程中也要渗透分层理念。针对在数学学习上表现不同、差异明显的学生,教师的评价需要立足学生实际,挖掘学生的“闪光点”,以富有感染力的评价方式和语言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注和关心,感受到教师的肯定和支持,继而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应对自身数学学习,能够看到自身的优势所在。教师还要以合理的方式指点学生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共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理性看待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阻碍。这一过程更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拉近师生距离的机会。以有效的评价和师生互动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营造和谐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小学数学高效课堂自然而然就会形成。
三、结束语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实施多元化教学,需要教师在教学目标的设置、教学方法的使用、教学内容的设计以及教学评价的安排上体现出多元化的特征。对“双减”政策、素质教育以及新课改的要求有深刻的解读,对自身教学工作和学生实际的数学学习情况有充分的把握。教师应不断反思过去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深究其原因,把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充分展现数学学科育人价值、真正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作为自身教育生涯孜孜不倦的追求,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创新、不断修正与完善。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勇于打破束缚,破除传统落后的教学模式,改变旧有的教学思维和习惯,积极开展多元化教学,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这门学科的快乐和价值,乐于参与各种数学学习活动。这样才能够保证数学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益,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和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自然就不需要课余承担过重的作业安排和培训负担。学生能够把时间和精力放在更多有价值的事情上,探索自己的兴趣,培养自己的特长,让学生拥有一个正常快乐的童年,为今后的健康成长和高效学习提供保障,才是我们的教育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王芹.多元化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书育人,2021(34):48-49.
[2]杨万锦.浅谈多元化评价策略在小学低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32):123-124.
[3]王森.寓教于乐——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1(72):94-96.
[4]乔丽萍.浅析多元化教学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家长,2020(34):124-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