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设计在生物化学教学的初探

2021-10-12 22:13吴晴阳郑佳莉宋美玲
科技风 2021年27期
关键词:甘油三酯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

吴晴阳 郑佳莉 宋美玲

摘 要:生物化学是医学类的基础学科,脂代谢是生物化学课程中的难点也是重点,知识点繁多,尤其是甘油三酯分解代谢途径复杂,难于理解。随着手机、平板电子产品的普及,混合式教学越来越受到学生和老师的欢迎,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课堂。本文针对混合式教学模式对甘油三酯的氧化分解代谢进行了专门的教学设计,课堂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情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讨论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由最新研究导入新课,围绕热门关注点和临床案例进行讨论,旨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分析归纳能力,并對教学效果进行了多元评价。

关键词:教学设计;甘油三酯;微课;混合式教学

生物化学是江西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大专药学、大专医学检验、大专护理的重要基础学课,具有理论性强、知识抽象、内容繁杂、结构复杂、知识更新快等特点[13]。本校生物化学每周2~3个课时,知识点多且难度很高,尤其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内容复杂、抽象,所以在有限的课时里学生很难吃透,往往是在学完之后理不清头绪,对知识点理解不透彻;另外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很多是没有经过实践的间接知识,缺乏感性认识,难掌握、应用能力差。其中甘油三酯的氧化分解代谢过程复杂,身体的不同部位伴随着物质的变化和能量的产生或利用,还有酮体代谢,学生对此难以理解,又容易发生知识混乱。但是甘油三酯的代谢与临床很多疾病密切联系,比如高脂血症、冠心病、酮症酸中毒、动脉粥样硬化等密切相关,因此要求学生要对这些知识点必须理解透彻。另外学生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与日常生活中常见到各种减肥广告中的减肥药左旋肉碱有关系,而学生又对此比较感兴趣,选择这部分内容进行混合式教学的尝试可行性更强,更易于操作。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展开的简短完整教学活动[4],具有精短、易懂、表现形式多样等特点,可通过网络传播,适合学生自主学习[56]。因此微课对生物化学课程进行微课化、将“大模块化”资源变得“短小精悍”、碎片化,更符合现代学生的学习特点。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手机平板的普及和无线网络的发展,基于微课的学习平台也将广泛运用到教学中,极大地拓宽学生自主学习或者探究性学习的途径[7]。由于智能学习设备、学习平台、互联网不断普及,学生可以汇聚零碎时间,利用这些设备随时随地学习微课资源,因此微课对学生学习会更加有价值。混合式教学是指实体课堂教学(线下)和网络课堂教学(线上)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模式,即将“教师讲授”内容通过课前微课,课前自学,课前测试来实现,而实体课堂更多是以教师主导下的学生自主参与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合理提升了学业挑战度、增加了课程难度、拓展了课程的深度,因此合理的教学设计可以将微课和混合式教学模式很好地结合切实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教学设计作为一种面向教学系统、解决教学问题的活动,必须结合学习与教学理论,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课外学习设计、教学评价和教学反思等进行科学规划,创设有效的教学程序,从而优化教学效果[8]。本文以“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为例阐述混合式教学背景下生物化学课程教学设计的思路。

本次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强调学生主动对知识的探索、发现和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策略和情境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分析归纳、思考评价,利用情境教学法、任务驱动法、讨论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结合多种信息化手段,依托超星学习通平台和微信群平台,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拓展教学时空,达到突破难点,掌握重点,实现知行合一,素能教育的目的。

1 课前分析

1.1 教材分析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及全国高等医药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生物化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主编:何旭辉、吕士杰。第五章第二节《甘油三酯的代谢》,P9099。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是医学专业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但因其理论知识比较抽象、知识点较为分散和涉及分子结构式较多等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时产生畏学心理。所以,生化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注重将教学内容与医药学临床实践相联系,同时结合丰富的生活实际,对授课内容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脂代谢”一章是生物化学课程中三大营养代谢中很重要的章节,主要包括脂类物质的结构与功能、甘油三酯的氧化分解、脂肪酸合成、胆固醇合成和血浆脂蛋白代谢等内容。其中甘油三酯的氧化代谢过程复杂,物质代谢伴随着能量的代谢并且还有能量计算,同时还伴随着酮体代谢及血糖的调节,学生对此难以理解,又容易发生知识混乱。但是甘油三酯的代谢与临床很多疾病密切联系,如酮症酸中毒、高脂血症、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密切相关,所以学生必须要对这些知识点学习透彻。

1.2 学情分析

知识基础:教学对象是大专药学专业一年级学生,了解一些有关甘油三酯的基本知识,但甘油三酯在体内的动态变化掌握比较薄弱,对抽象的知识存在理解认知鸿沟。

认知习惯:缺乏自主学习意识,对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缺乏耐心、兴趣,对知识点的整理与总结缺乏高度和完整性。但对新颖、活泼的教学形式易于接受,尤其对临床案例充满好奇。

认知需求:喜欢交谈讨论,偏爱直观的知识呈现形式,追求教学活动中与教师平等对话。

性格特点:自尊心强,好面子,由于基础差又害怕表达;活泼,容易接受新的事物。

1.3 培养目标

素质目标:通过引用文献,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利用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将与药物相关的内容与该内容结合,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

知识目标:掌握脂肪动员、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利用的相关概念;熟悉脂肪动员、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利用的基本途径的关键酶、关键物质和亚细胞定位;理解脂肪动员、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利用的基本途径。

猜你喜欢
甘油三酯混合式教学教学设计
高甘油三酯血症
打呼噜会导致血脂异常
年轻人最怕甘油三酯高
体检时甘油三酯水平正常,为何仍需注意?
基于SPOC平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基于SPOC模式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研究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