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新工科”人才培养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发展思考

2021-10-12 14:56刘卿卿
科技风 2021年27期
关键词:评价指标体系新工科

刘卿卿

摘 要:“新工科”建设的全面启动与部署对未来工科人才的培养和工科学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高校优秀教育力量与产业领域优质资源的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但目前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新工科”改革中所发挥的作用不甚明显,一个重要原因是相关的评价机制没有适应“新工科”的发展要求。本文对当前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评价机制分析基础上,结合高校工科教育现状提出了更加适应未来“新工科”发展需求的工程中心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新工科”背景下工程中心建设与发展建议,为未来工程中心的发展提供相关参考。

关键词:新工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一、“新工科”相关背景与发展现状

当前,在我国推动创新驱动、“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的背景下,“新工科”建设成为我国高校工科领域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领域的热点。依据2017年教育部发布的《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新工科的研究与实践围绕工程教育改革的一系列相关内涵进行展开,主要研究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学科专业的新结构、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等內容。

随着“复旦共识”[1]“天大行动”[2]等文件的形成,“新工科”的相关理论的重要地位和发展趋势已在高校工科教育领域成为共识,2017年6月9日,教育部在北京召开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专家组成立暨第一次工作会议,通过了《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指南》,又称“北京指南”,标志着新工科建设的全面启动与系统部署。

“北京指南”中指出,与传统工科发展理念不同,“新工科”思想更加强调树立创新型工程教育理念,提升学生工程科技创新、创造能力;强调树立综合化工程教育理念,推进学科交叉培养;强调探索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工程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3]。近两年来,各高校已在“新工科”领域根据各自的现状展开相关改革实践,并形成了一系列的理论研究与创新实践成果[45]。

二、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是国家科技创新体制建设和国家科技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依托于行业优势突出、领域科技实力雄厚的高校院所组建,拥有较强的工程技术研究开发、设计和实验专业人才队伍、较完备的工程技术综合配套实验条件,能够提供多种综合性服务,与相关行业联系紧密[6]。相较于一般的工程中心,高校工程中心通过高校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的有机衔接,成为高校与企业之间技术转移、合作交流与互动的重要载体,是衔接两者的中间纽带,也是行业科技成果的聚集地和行业工程化技术的扩散源[7]。通常,立足于高校的工程技术中心拥有相对更加先进的实验仪器与设备和相对更高学历和学术背景的人才队伍等,能够实现更快地将实验室科研成果的工业化转化。

以笔者所在江苏省为例,《江苏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管理办法》中提出,工程中心的建设以产业科技创新为目标,其主要作用是开展工程技术研究、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开发产业发展中的共性与关键技术,持续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产品,促进成果转化和技术辐射,带动相关行业的技术提升与科技进步,增强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工程中心的主要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根据经济建设和市场需求,针对行业内重大技术问题进行攻关,在自主创新与引进基础上创造新成果,开发新技术,并进行工程化研究,为产业化提供成熟配套的技术、工艺、装备和新产品;

(2)接受行业或部门以及企业、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研究、设计、试验和成套技术服务,并为成果推广提供咨询;

(3)培养、聚集相关专业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为行业或企业提供工程技术人才培训;

(4)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科技合作与交流,开展标准制定和行业信息服务,促进行业与领域的技术发展。

不难看出,工程中心承担着“培养、聚集相关专业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的使命任务;而新工科指导性文件“北京指南”中指出,未来新工科的建设要“完善多主体协同育人机制,深入推进产学研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建设一批集教育、培训及研究于一体的区域共享型人才培养实践平台”,通过两相比较可以看出,“新工科”与高校工程中心两者在工科人才培养的理念与目标方面是一致的,工程中心为实现“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平台,因此,在现有工程中心软硬件基础上,研究相关工科人才培养及工科学科发展机制,进而对现有工程中心的相关运行机制、评价体系、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改革,以工程中心建设促进“新工科”发展,探讨出一套协调发展的途径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三、“新工科”背景下的高校工程中心评价指标体系

工程中心依托高校优势学科建设,能够综合高校学科专业与产业化优势资源,开展本领域的工程化关键技术问题研究,所得成果能够更加直接地服务于行业,解决本领域工程化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高校工程中心设立的初衷是更快更好地帮助高校实现技术转移和转化,使高校的学术资源尽快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实现高校和企业双赢。因此,目前高校工程中心的相关政策以及考核和评估指标均是以此作为中心进行制定。虽然与企业工程中心相比,在技术转化、运行成效及成果表达方面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变,但是仍没有充分地考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的主阵地,以及目前“新工科”教育的实际需求,相关的评价体系没有与未来的高校工程教育发展有效结合,没有体现工程中心在工程技术人才培养与“新工科”改革方面所起的作用,使得工程中心的优质资源并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以江苏省工程中心评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科教类)为例,其评价体系共包含两级评估指标,各指标及其含义如表1所示。

猜你喜欢
评价指标体系新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职业院校工程技术教育改革创新的思考
“新工科”建设的五个突破与初步探索
面向新工科的Python程序设计交叉融合案例教学
新工科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毕业设计管理探索
新工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探索
企业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有效构建探讨
民办高职院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工程咨询企业可持续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新常态下大型煤炭企业生态竞争力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