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
摘 要:信息技术在各类学科和各领域中的使用,使其优势愈发明显,它可以和学科教育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但由于传统教育教学观念根深蒂固,在此形成的教学模式下,想把以网络信息化技术为手段的教学模式广泛地推广和应用较为困难。
关键词:小学英语;信息技术;创设情境;丰富课堂
情境教学是新课改时期素质教育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教学方式,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均有着较大的帮助。
一、在信息技术环境下通过多媒体技术来创设教学情境
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由于环境和条件的限制,小学生对所学的英语知识运用得不灵活。但网络信息技术的出现改变了这一现状,使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更加便捷。依据小学生认知心理,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同时便于布置一些练习题来检测学生学习的情况。创设教学情境要贴近小学生的实际生活,使小学生在模拟的情境中能够应用学习到的英语知识进行阅读和写作,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1]。
例如,在小学英语三年级“Would you like pie”单元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紧密结合教材内容创设周末在郊外野餐的情境,展示一些图片。教师可以在图片中设置一些和教学内容有关的具有延伸性的问题,让学生加以思考。如,怎样询问对方是否喜欢这個食物。首先,教师留给小学生一定的时间思考,让学生用自己所掌握的英语词汇表达出来,接着教师提问,以检查学生对本堂课英语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学过的英语知识编写基本的对话和同桌一起练习,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让小学生的英语阅读和写作都能得到训练。但是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有限,学习中还需要教师的指导。最终,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二、通过信息技术运用情境教学使课堂情境更具多元化
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这种语言进行沟通交流,然后综合运用。对于小学生而言,需要学习和掌握的就是沟通和理解的部分,情境教学的运用可以增加学生沟通的机会,把自己带入情境角色,培养其创造力,让学生对课堂的融入度更高。情境教学无疑是英语课堂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然而由于课堂的固定性和情境的重复性,缺乏创新和多样的教学模式,学生的兴趣无法长期保持,从而逐渐丧失对课堂的关注度,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此时,信息技术的使用在课堂情境教学中便开始显露出其重要性。相较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固化与单一,运用了信息技术的课堂具有多样性和抽象性。首先,多媒体和互联网的引入往往使教学富有空间性,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和图像更立体、更全面地了解一个知识点,对知识点的理解更深刻。比如在学习“保护自然资源”时,通过信息技术采集一些如“global warming”“Endangered Animals”的视频和影像,使学生了解世界各地因为自然生态被破坏而造成的不良后果,这种教学方式学生更容易接受。
三、通过紧密结合信息技术与情境教学来丰富课堂形式
小学课堂因其施教对象的年龄较小,认知不全面,需要不断丰富课堂,使课堂主题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能让学生积极参与。情境教学法是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方法,其关键在于老师创设情境,让学生自由表达观点,在表达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小学阶段,英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听力习惯。在传统课堂上,很多英语教师一般是自己朗读课文,或者用复读机播放课文,整个教学过程特别枯燥乏味,学生一直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下,导致对英语学习没有兴趣。小学阶段的学生,特别是对英语知识有一定了解的学生,他们渴望得到老师的认同及肯定,在这个阶段,多媒体课件可以用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比如,在对“The Kings new clothes”这一单元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其对童话故事的热爱程度,根据教材内容,对《皇帝的新装》这个传统的童话故事重新进行适当的改写,激起学生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兴趣。在多媒体课件中教师可以根据这个童话故事的情节,选择相对应的背景音乐,穿插到幻灯片当中,使音乐与课件相互融合,这样可以大幅度地提升学生对这篇课文的阅读兴趣,学生的注意力也高度集中,同时学生的听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锻炼。老师多鼓励学生用英文回答问题或者提出问题,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听力,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逻辑能力。
综上所述,英语教师通过运用合理且有效的情境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合适的学习模式,并将其与互联网相互结合,提高对课堂知识吸收的高效性,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精力学习英语,为学生之后的英语学习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于立旭.谈信息技术在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下旬),2018(15).
[2]倪曼.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活动研究[J].英语广场,2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