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菁菁
摘 要:首先阐述绘本阅读方法的概念简介,确定研究基点;然后详细论述新课程背景下绘本阅读方法的实践:借助绘本材料进行绘本阅读、借助电化教学进行绘本阅读、借助学生创编进行绘本阅读。
关键词:新课程;绘本阅读;小学生;实践
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量少、知识积累弱、认知能力差,因而在语文认知方面存有一定的困难。因此,绘本阅读开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被广泛使用,从而为低年级小学生找到一条浅易阅读、直观认知和高效成长的捷径。由此可见,教师主动探究低年级小学生的绘本阅读认知方式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
一、绘本阅读方法的概念简介
绘本阅读是指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图画、有文字、有人物、有故事的图文素材,让低年级小学生以此为信息获取方式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能够通过绘本阅读为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搭建一个“过渡桥梁”,使低年级小学生快速适应以文字为主的信息载体形式,主动从幼儿园状态进入小学认知状态。
二、新课程背景下绘本阅读方法的实践
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尊重和遵循低年级小学生的主体特点、认知需求和个性喜好,为低年级小学生提供绘本阅读材料,促进小学生快速通过“过渡期”。
(一)借助绘本材料进行绘本阅读
为了帮助低年级小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阅读活动,教师可以自己绘制、网络下载或直接购买一些与课文内容有关的绘本材料。然后,教师可以通过校内印刷设备将其制作成为小学生乐于接受的绘本材料,以此“替代”课文内容让小学生进行绘本阅读,刺激小学生快速获取文本信息,满足直观认知需求。
以一年级上册《在一起》为例,本文的主人公是“小黄鸡”和“小黑鸡”,主要活动就是“刨土”“捉虫”和“做游戏”,活动地点只有“青草地”。因此,教师可以使用简笔画画出小黄鸡和小黑鸡,再加上刨土和捉虫这两篇課文中提到的固定动作,还要加上自由想象基础上的小黑鸡与小黄鸡进行游戏活动的具体动作。然后,教师还要根据图画内容用课文语言适当加以说明。这样,《在一起》一课的绘本阅读材料就准备好了。
(二)借助电化教学进行绘本阅读
纸质绘本材料便于小学生随时阅读,却不能多次使用。因此,教师可以借助电化教学为学生输送电子版的绘本材料,借助电子白板的强大表现功能助力绘本阅读的科技化、虚拟化和先进化发展。
以一年级上册的《说话》为例,本文特别适合教师利用电化教学设备展示绘本阅读材料,因为本文内容是“说话”,包含各种各样的声音信息。声音信息是纸质绘本阅读材料的“短板”,却是电化教学的“强项”。因此,教师可以先从课文中提取主体元素,有“小溪流”与“哗哗”、“小雨点”与“沙沙”、“小鸽子”与“咕咕”、“小鸭子”与“嘎嘎”、“小花猫”与“喵喵”、“小青蛙”与“呱呱”等。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溪流、下雨、鸽子、鸭子、花猫、青蛙等图片,并对应搭配上合适的声音。这样,电子版的绘本阅读材料就制作成功了。
(三)借助学生创编进行绘本阅读
在教师纸质绘本阅读材料和电子绘本阅读材料的共同启发和帮助下,学生已经在“见多识广”中慢慢了解绘本阅读。因此,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绘本阅读的“接收者”积极转变为“创作者”。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主体感知和主观想象创作有个性、有兴趣、有立意、有创新的绘本材料,推动绘本阅读发展。
以一年级上册《小白兔》为例,本文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内容非常简单,特别适合小学生自己利用简笔画进行绘本阅读素材制作。如第一张图画,小白兔的全身照;第二张图片,小白兔的大耳朵,仅仅有头部即可;第三张图画,小白兔的小尾巴,仅仅有后腿和尾巴即可;第四张图画,小白兔的嘴部特写,要有三瓣嘴、长胡子等。学生还要为各幅图画搭配上简单的文字说明。教师要让学生交换欣赏其他同学制作的绘本阅读材料,在欢乐的氛围中牢牢记住这只“小白兔”。
三、结语
教师以新课程改革为指导思想,以绘本阅读为研究对象,积极寻找绘本阅读的最优化构建,并借助绘本材料进行绘本阅读、借助电化教学进行绘本阅读、借助学生创编进行绘本阅读而付诸实践,以此为学生的语文认知、高效阅读和快乐成长助力。
参考文献:
[1]陈爱华.谈绘本阅读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的有效作用[J].教师,2019(27):52-53.
[2]奥瑞.绘本阅读在小学中年级语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J].天津教育,2021(1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