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Livescribe Smartpen的交传教学、研究与实践新范式探索❋

2021-10-09 03:52朱珠
外语与翻译 2021年3期
关键词:译员口译录音

朱珠

北京外国语大学

【提 要】以Livescribe Smartpen电子笔为代表的新技术设备便于实时存储交传笔记过程中的音频、视频信息,并通过回放功能精准再现口译笔记的“动态”过程,有助于教师改进交传教学模式,有助于研究者透过交传笔记探索口译认知过程,同时有助于口译员提高新型口译模式(“交传-同传”结合)的工作效率。

1.引言

Pöchhacker(2004)指出,自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起,随着以巴黎学派为代表的释意派的兴起,口译研究出现了释意论范式(IT)、神经语言学范式(NL)、认知语用范式(CP)、文本研究范式(TT)和话语研究范式(DI)等多种范式。其中,虽然神经语言学范式和认知语用范式与信息化技术的运用密切相关,但仅有Kurz(1994)、Tommola(1999)等少数神经科学家简单地尝试使用EEG等扫描技术探究口译过程中译员的大脑活动。而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到今天,新技术设备如电子笔已开始大规模应用,推动着口译教学、研究和实践朝着新的信息化范式迈进。

以电子笔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为交替传译教学、研究和实践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具体而言,交传译员在笔记过程中需同时完成听力理解、短时记忆、信息筛选和重组等多重认知任务(Gile 2009:175),普通纸笔记录的方式无法完整体现译员完成笔记的动态过程,而电子笔等信息技术设备具有录音播放、存储、复听等功能,并且能够与其他信息化软件交互作用,能够有效地弥补传统笔记方式的局限。本文主要介绍以电子笔为代表的信息化技术为交替传译教学、研究和实践范式带来的巨大改变。

2.传统交传笔记模式的局限性

传统交传以纸笔记录原文信息,以笔记“产品”为导向的交传笔记模式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都突显出一定的局限性。

第一,教师主要依据口译笔记和译文录音进行分析,无法全面、准确掌握学生在笔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做出的决策。部分学生在笔记过程中会出现犹豫、漏记、反复修改笔记等现象,对其进行准确分析需完整还原笔记过程,而这在传统的以笔记“产品”为分析对象的教学模式中却难以体现。尽管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回顾了解部分情况,但由于在笔记过程中学生需同时完成听力理解、短时记忆等多重认知任务,往往不能完整、客观地回顾笔记过程,甚至无法辨别译文中的漏译、误译、增译和犹豫等问题是记忆还是笔记造成的。

第二,研究者无法对口译笔记过程进行全面、深入分析。中西方口译笔记研究普遍关注口译笔记策略和技巧、口译笔记与交传质量、口译笔记教学、交传笔记过程中的认知问题等话题(如刘建军2010;王建华、郭薇2015;Dam 2017;Gile 2009;Henderson 1976),对笔记的分析多集中在笔记的数量、形式和语言等“静态”层面,难以深入。尽管一些研究者已经意识到口译过程的重要性,并尝试通过录像的方式来记录,但由于交传笔记具有很强的个人特色,笔记的搜集、转写和整理十分不易,这一研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具有很高的难度。目前只有Andres(2002)完成了类似研究。该研究对14名口译学习者以及14位职业译员笔记过程进行了拍摄、录音,对笔记中各个意群在原语中出现的时间节点进行了记录和分析,通过对笔记和译文内容的综合分析,该研究发现了交传笔记过程中的延迟现象(Décalage),即笔记符码书写与对应原文的时间差。

第三,交传对译员的笔记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要求颇高,但多数职业译员缺乏对口译笔记技能的系统性学习,口译笔记技能欠佳,在交传口译实践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当原文含有大量数字、罗列细节时,或原语讲话人语速较快、信息较为密集时,一些译员容易出现无法完整记录原文信息、无法平衡听力理解与笔记、无法识别笔记等问题(详见Kellett Bidoli2016)。

综上所述,以“产品”为导向的传统交传笔记模式在教学、研究和实践中都表现出明显的局限性,下文将详细介绍Livescribe Smartpen电子笔,并以此为例说明新技术设备为口译教学、研究和实践带来的革命性改变。

3.Livescribe Smartpen电子笔功能简介

目前市场上存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电子笔,一种可以直接在平板电脑上书写(如Apple Pen),另一种使用电子笔在专用的纸质笔记本书写,Livescribe Smartpen属于后者。图1为Anoto公司推出目前功能最齐全的Livescribe 3 Smartpen电子笔,笔身长16厘米(约等于普通铅笔长度),重34克,笔尖处的红外摄像头可拍摄笔记书写的过程。该笔可记录讲话人原音并通过蓝牙传输至电脑。该电子笔一般与带有感应功能的笔记本搭配使用。完成笔记后,可直接点击笔记本,通过耳机复听与笔记对应的原音,也可导入电脑或平板回放。

图1 Livescribe 3 Smartpen和专用笔记本1

4.基于Livescribe Smartpen的交传教学、研究与实践的新范式

电子笔促进了交传笔记从“产品”到“过程”的过渡,有利于教师改进交传教学模式,研究者揭示交传笔记过程中的认知活动,同时有利于提高新型“交传-同传结合”口译模式的工作效率。

4.1 基于电子笔技术的交传教学模式

澳大利亚莫纳什大学(Monash University)口译教师Marc Orlando率先于2010年将Livescribe Smartpen电子笔引入该校的交传教学之中,并于2012年在该校各语种口译教学中推广(Orlando 2015:298)。该设备便于教师实时完整记录、存储和回放学生的口译笔记过程,为交传的教学理念、授课材料、教学方法、评估方式提供了新的视角。

第一,教学理念由传统的关注笔记“产品”转变为关注笔记“过程”。借助电子笔,教师可以同步记录原文录音和学生的口译笔记过程,准确观察学生书写笔记的全过程。将音频和视频数据导入电脑后,点击任意符码便可同步回放书写过程以及对应的原文录音,完整再现口译笔记过程。对过程的关注有利于全面观察学生完成口译笔记的具体方式,并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原文和录音反思交传中的问题,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交传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不再是授课的中心,而是通过师生互动、学生互动来完成教学。

第二,授课材料由原文音频、视频内容转变为学生的实时课堂表现,实现了课堂的“翻转”。由于电子笔和相关技术能够完整记录学生的口译笔记过程,并且能够实时将所有信息回传到中控电脑,教师的授课转向以观察、描述和评价学生表现为主,不再像传统方式一样从参考译文出发进行教学,有利于全面掌握学生的实际课堂表现,并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实现授课材料由“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每一位学生的口译笔记动态过程都作为课堂分析和讨论的素材,未来教师通过积累大量的口译笔记素材还可以建设口译交传笔记多模态语料库,实现交传教学素材的规模化、系统化。

第三,教学方法由传统的“单向式”教学转变为“多向互动式”教学。传统的交传授课方式为由教师播放录音,学生完成笔记和转换,再由教师抽取一些学生的录音进行点评。电子笔所记录的口译过程视频和音频内容可以完整重现口译笔记情境,数字化的信息内容便于传输和共享。在交传课堂中,教师可以借助电子笔,采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与教师点评等多种模式进行教学(Orlando 2010)。学生自评模式:首先,由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学生在听取录音的同时用电子笔完成口译笔记,并生成口译译文;其次,学生复听译文录音并针对其中出现的问题做记录;最后,学生点击专用笔记本上与译文内容相对应的笔记符码2,在电脑上观察笔记过程,同时复听与其对应的原文录音,完成针对个人口译表现的综合评价。学生互评模式:教师将全班学生分为3-4人一组的小组,先由教师统一播放原文录音,学生在听取录音的同时用电子笔完成口译笔记,并生成口译译文,再由各小组同学针对组内成员的笔记过程和口译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教师点评模式:首先,由教师播放原文录音,全班学生在听取录音的同时用电子笔完成口译笔记,并生成口译译文;其次,由教师调取其中某一两位学生的口译笔记信息,结合译文录音,针对口译笔记过程中体现的口译策略和问题进行详细点评,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四,电子笔有利于打造立体式的交传课堂评估方式。当教师能够掌握的信息覆盖到交传从输入到输出的全过程时,视线就不再局限于学生的笔记内容或口译录音,而是对学生口译过程中所有的现象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例如,当教师发现学生在口译笔记过程中有任何犹豫、遗漏、重复等现象时,可通过播放对应的原文录音还原笔记过程,深入分析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并结合译文对笔记技巧、短时记忆表现、口译策略、译文质量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综合评价。Orlando(2010)在分析电子笔记录的学生口译笔记过程时发现,25位学生中,有21位学生在笔记过程中都存在不断更正笔记的现象,但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需要结合视频材料、原文录音和译员的口译译文进行综合评价。此外,教师还可将电子笔记录的音频、视频数据导入专业分析软件ELAN(Eudico Linguistic Annotator)3,对数据进行详细标注分类,为学生提供更为全面的反馈。Orlando(2015)对使用电子笔的学生进行了访谈,他们普遍认为,电子笔可以帮助他们准确记录笔记过程,并有意识地提高笔记技能。

陈菁、吴琼(2019:69)指出,目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信息技术与口译教学的深度融合阶段:“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10年,以电子计算机、人工智能以及虚拟仿真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正在逐渐融合到口译教学中,促成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革”。这一阶段口译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教师主要发挥引导作用,以学习和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逐渐取代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第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题,能够通过使用合适的技术实现自主化、半自主化学习;第三,口译教材向立体化转变,学生的学习素材不再依赖单一的教材,而是来自多样化的信息网络。

在这一发展背景下,将电子笔引入交替传译课堂顺应了口译教学信息化发展的趋势,具体来看,该技术主要可促进交替传译教学理念、教学材料、教学模式和评估模式的转变,构建全新的交传教学模式:有利于构建“交互式交传教学模式”(如图所示):

图2 “交互式交传教学模式”构成要素

该模式的主要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教学,在该理念指导下,所使用的教学材料由传统的教科书转变为基于学生课堂表现所提炼总结的口译练习材料,同时,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表现不断进行调整。对学生的考评方式可采用平时课堂表现与期末测试相结合的方式,从各方面综合考评学生的表现。

4.2 基于电子笔技术的交传研究

电子笔的主要技术优势体现在可完整记录视频、音频以及精准回放。借助电子笔,研究者可以完整记录和重现交传口译笔记过程,或在此基础上,通过ELAN等专业软件对电子笔搜集到的音频、视频数据进行分析和批量标注。

第一,电子笔促使交传笔译研究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弥补了过去只关注笔记“产品”的研究空白。电子笔笔尖配备的红外摄像头可拍下笔记书写全部过程,内置的录音设备也会录入对应的音频。笔记书写完成后,可将电子笔中的视频和音频数据导入电脑,再根据研究需求点击任意笔记符码回放笔记过程,复听与该部分笔记对应的原音内容,达到完整重现笔记的书写过程的效果。复听时,可通过软件页面底部的进度条进行快进、回放、暂停等操作,获取原语片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笔记片段的开始和结束时间、每个笔记符码的耗时和平均耗时、笔记符码间的时间间隔等详细数据。相较传统口译笔记模式,电子笔可以对交传笔记过程进行更加全面的记录,方便研究者将视频、音频与文本进行综合比较。Vardé(2014)曾借助电子笔完成针对十五名译员的交传笔记实验,发现实验对象在笔记过程中存在“笔记与原文的时间差”“犹豫”和“增补、更正笔记”等现象。此外,通过复听这些现象出现时的原文以及对应的译文,该研究还发现,译员通常会采取“主动跳过不熟悉内容”“通过记忆弥补笔记的不足”和“更正笔记”等策略来帮助自己完成口译任务,这些都是以“产品”为导向的交传研究无法观测到的现象。

第二,电子笔与其他软件或设备配合促使交传研究转向规模化、系统化,极大地提高了交传研究的科学性。例如,杨柳燕(2017)借助电子笔和ELAN完成了针对译员口译笔记过程的个案研究。该研究涉及大批量数据,包括口译笔记数据搜集、数据标注、数据分析、与原文和译文交叉对比等系统性步骤。在该研究中,作者在使用电子笔的基础上,利用视频、音频标注软件获取详细数据,并对译员口译笔记认知过程和口译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充分体现了电子笔这一现代技术设备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此外,Chen(2017)运用具有类似功能的电子笔对五位中英职业译员的笔记进行了研究。该研究运用摄像设备完整记录了译员使用Wacom Pro Pen电子笔在Crintiq 13HD平板电脑上书写的过程,并借助The Eye and Penii软件记录、分析各项庞杂的数据。作者认为,电子笔等设备能够帮助研究者有效记录、分析交传笔记过程,所搜集的大量数据能够作为分析交传过程中译员认知负荷的重要参考依据。

由此可见,电子笔在记录并重现交传笔记过程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能够帮助研究者揭示最为“神秘”的交传笔记过程,同时,配合其他设备和软件,还能够对所搜集的数据进行规模化、系统化处理,帮助研究者“从视频、音频、文本三个维度交叉校验数据,最大程度上实现对口译笔记认知过程的还原”(杨柳燕2017)。

4.3 基于电子技术的新型交传模式

在口译实践中,一些职业译员开始使用掌上电脑等设备录下原文讲话,再根据录音以同传的模式完成口译,创造了新型口译模式——“交传-同传结合模式”。相较其他录音设备,电子笔可以实现笔记与录音的互动式复听,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新型口译模式的工作效率。

研究者和职业译员都针对新型口译模式进行了讨论。Hamidi&Pöchhacker(2007:288)证实,“使用电子设备辅助的交传-同传模式有利于提升译员的口译表现”。Orlando(2014)发现新的口译模式(即:交传-同传结合模式)中,译员的信息准确率更高,表达更为流畅,并且能够更有意识地与听众进行眼神交流。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译员Michele Ferrari最早于1999年在口译实践中使用了具备录音和复听功能的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掌上电脑),开创了“交传-同传结合模式”,他在采访中表示,“传统的交传模式中,译员面临原语难以理解、信息密集和语速较快等问题,要实现完美的交传是不可能的,因此我希望找到完整重现原语的更佳解决方案”(Ferrari 2012:6-7,转引自Gomes 2002:5)。

当讲话人语速太慢,或存在大量的“嗯”“啊”等内容时,上述研究和实践中运用的设备无法帮助译员有意识地跳过部分内容,导致同传输出的语速和节奏受到严重影响。而Livescribe Smartpen电子笔能有效弥补这一缺憾,该设备除具备录音功能,还能与配套笔记本上的内容形成互动式复听,便于译员将笔记与录音有机结合,更好地实现“完整重现原语”的目标。在复听过程中,译员可以根据笔记直接跳过冗余的内容,有针对性地点击重点部分进行复听,使新型的交传模式更为高效、精准。

引入电子笔的新型交传模式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口译实践中,还体现在口译学习的初级阶段。当口译学习者的短时记忆能力和笔记能力还不足以完整记录原语信息时,电子笔设备能够帮助译员完整记录原语信息,在适应交传工作模式的过程中减轻记忆认知负荷,集中精力完成交传任务。此外,结合前文提及的专门的笔记本,能够记录口译学习者在实战状态下的笔记过程,有利于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给学生进行针对性辅导。

5.电子笔设备存在的局限

作为新型技术设备,电子笔在交传笔记教学、研究以及口译实践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然存在改进空间。首先,电子笔比普通的笔稍重,书写不及普通笔流畅,初学者需花费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很好地掌控。其次,电子笔需要定期充电,笔芯和专用笔记本都需要定期更换,对普通口译学习者来说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第三,在口译实践中,电子笔在录音时会收录环境杂音和敲击键盘的声音(Websites for Translators,2012),录音降噪功能还需进一步提升。Orlando(2015:310-323)总结了部分职业译员发表在网上论坛和博客的看法,目前他们对该设备的两种不同态度:一部分译员对在口译实践中使用电子笔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电子笔口译弥补口译笔记技巧的不足;另一部分译员则持保守态度,他们认为一些诸如音效欠佳、不断摘取和佩戴耳机、有杂音收录等技术性问题对译员会造成干扰。

6.结语

综上所述,由于静态的笔记“产品”无法体现口译笔记的书写“过程”,一方面,交传笔记的教学和研究仍然普遍停留在“静态”层面,对笔记过程中“动态”的认知加工活动的分析难以深入,相关研究也较少;另一方面,在交传实践中,职业译员仍然需要依赖纸笔完成口译笔记,承担着巨大的短时记忆负荷。

随着技术手段的革新,以Livescribe Smartpen电子笔为代表的信息化设备推动了交传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巨大变革。在教学方面,电子笔为记录和评价交传笔记“过程”提供了条件,促进了交传教学理念、教学材料、教学方式和评估方式的改变,有利于建立以学生表现为基础的交互式教学模式,弥补传统交传教学的不足,对交传的考评方式进行改革。同时,也便于收集整理大规模的学习者笔记过程,建立口译交传学习者数据库,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系统化归纳总结,不断为教学手段的改进和革新提供数据支持。在研究方面,电子笔促使交传研究转变为以“过程”为导向,还可借助ELAN等音频处理软件进行规模化、系统化交传研究,提高交传研究的效率。在交传实践方面,译员能够借助电子笔的存储和回放功能精准定位并回放原文内容,提升新型“交传-同传结合模式”的工作效率,同时这种工作模式有利于帮助口译初学者尽快适应口译实战状态,记录交传实践中的口译笔记表现,为提升口译技能提供更为全面的参考。尽管目前该设备在技术层面仍然存在一定的改进空间,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提升,期待电子笔能够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从长远来看,以Livescribe Smartpen为代表的新技术设备正不断推动着交传教学、研究与实践朝着新的范式迈进。

注释:

1图片来自Livescribe官方网站:http://www.livescribe.com/int/smartpen/ls3/#compare_section

2杨柳燕(2017:93)将口译笔记中的“文字、符号、图形或线条”统称为“笔记符码”。

3关于ELAN的详细信息请参见:www.lat-mpi.eu/toos/elan。

猜你喜欢
译员口译录音
美国法庭口译制度研究及启示——以夏威夷州法庭口译为例
Funny Phonics
funny phonics
Listen and Choose
医疗口译中口译人员角色的动态转换
Listen and Color
口译中的“陷阱”
译员扮演何种角色?
略论笔译与口译的区别
译员与翻译企业的劳资关系及其和谐发展